會計工作是相通的,我能跨行業擇業嗎?

單從會計核算來看,會計工作的行業差別並不明顯。無論是生產製造業,還是商業企業、服務型企業,會計核算基本都是相通的。以生產製造型企業與商業企業為例,它們的業態並無本質差別,都是把東西買進來再賣出去。只是生產製造型企業在買賣之間多了個生產環節。會計核算多了成本會計崗位,其餘並無二致。

據我觀察,會計核算行業特徵比較明顯的當屬建築業和金融業。金融業比較特殊,在於它單獨適用自己的會計準則。建築業相對特殊,在於它的納稅處理不同於常規行業。

撇開建築業、金融業這些特例,會計工作基本是相通的,行業特徵並不明顯。在擇業上,低端會計職位幾乎沒有行業差別,所有行業、所有企業都差不多。這是否意味著會計人員可以無視行業積累,任意馳騁於各個行業呢?

對這個問題要分兩個層面去看。如果你是一個基層會計人員,只是做基礎性的會計工作,如出納、費用報銷,自然不會有太明顯的行業特點。如果你做的是成本核算、稅務會計,或財務管理類工作,會計工作就會有比較明顯的行業特色。

譬如,餐飲業就有鮮明的行業特徵。餐飲業的成本核算簡單嗎?可能有人覺得餐飲業是服務業,會計核算很簡單。其實這是一個誤解,餐飲業在後端的表現確實是服務業,可是餐飲業前端的採購、食品製作與生產製造型企業的特徵是完全一樣的。以肯德基、麥當勞為例,它們從食材採購,到薯條、漢堡、雞翅製作完成,完全是典型的生產製造流程,只有等到門店對外銷售時,才算是做服務。細究起來,餐飲業的會計核算既具備有生產製造型企業的特點,又具備有服務業的特點。真要搞懂餐飲業,準確歸集餐飲成本,沒有行業積澱是萬萬不行的。

成本核算如此,對於稍顯高端的管理會計職位,如預算管理、內控、財務分析,則需行業積澱,浸淫日久,方能得心應手。實際上,每個行業都有各自不同的特點。就像醫藥行業有許多特殊的銷售規則,如銷售佣金與提成,不進入這個行業,是不會知道其中的訣竅的。離開了熟悉的行業,意味著具有行業特徵的積累全部作廢。

會計工作是相通的,我能跨行業擇業嗎?

如果你已經成為了一名會計圈的職業經理人,行業特徵更顯重要。獵頭挖人或給你推薦職位時首先考慮的就是行業經驗,這是有道理的。CFO的定位是經營幹部,而不僅僅是技術幹部。作為經營幹部,不瞭解行業、不瞭解市場、不瞭解競爭對手,是無法起到參謀助手作用的。不同行業的經驗積累可能無法互通互用,醫藥行業的運營特點與互聯網行業的運營特點相去何止千里,醫藥行業的財務工作經驗在互聯網行業未必適用,反之亦然。

要求會計人員只在一個行業內擇業可能不太現實,但我還是要建議會計人員,一旦工作職位發展到比較高端時,最好不要離開自己熟悉的行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