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脈絡分析

我從2004年開始在國家級食品研究單位工作,期間有幸參加中國第一次工業汙染物產排汙普查乳製品分行業工作,中國第一個乳製品行業廢水排放標準的制定、乳製品行業清潔生產審核標準的制定等工作,之後離開食品行業進入投資研究領域。謹以此文紀念我自己的青蔥歲月!

液體乳保質期技術革命引發乳製品工業歷史性發展機遇!

我國乳製品產業原來處於市場分散孤立、各省乳品企業基本老死不相往來、相安無事的局面。全國沒有大型乳品廠的液體乳能夠獨大到覆蓋全國的格局。這一現象背後有著深刻的技術制約因素,那就是當時液體乳產品的保質期太短。液體乳的保質期在原有的技術條件下只能保存幾天,這直接限定了產品的潛在市場範圍,技術條件決定著乳品工業沒有大龍出現!

液體乳保質期方面的革命技術開啟了全國乳製品市場的地圖,乳製品行業開啟輝煌的歷史發展期。

超高溫瞬時殺菌技術與無菌包裝技術的出現,讓液體乳的長期常溫保質成為現實,潛在市場範圍被瞬間打開,液體乳製品市場從理論上可以實現在一地生產,再運到省外銷售的生產營銷模式。

我們看到,在這一關鍵歷史機遇期,伊利和蒙牛異軍突起,他們從北方一省的乳品企業迅猛成長為全國性乳品企業。

在燃燈看來,伊利和蒙牛的相互競爭讓二者都得到了自我成就,也成就了中國乳製品產業的輝煌發展。伊利和蒙牛能夠成為全國性的乳製品企業,與他們的戰略遠見、戰略決心、戰略格局密不可分。

革命性的液體乳長期保質技術不是秘密,大家都知道國外有這種技術,但是誰有決心引進這種技術來打國內市場,這與公司的發展戰略決心密不可分!可以說,只有具備開拓全國市場雄心的企業才能實現宏圖霸業,伊利和蒙牛在這點上是高度一致的。反觀當時的其他知名乳製品企業,或者茫然無知、或者固步自封、或者只能坐山觀兩虎相鬥!

在伊利和蒙牛剛開始打一線城市市場的時候,我有機會與導師一起參觀一家一線城市知名乳品企業,我們和該企業的產品研發負責人一起交流後,導師讓我看看還有什麼問題要問,我只問了一個問題,“現在伊利和蒙牛的常溫保存的液體乳產品正在本市銷售,你們為什麼不生產這種常溫保存的液體乳產品?”我得到的回答讓我啼笑皆非,這位研發負責人說:常溫保存的液體乳的營養性不如低溫保存的乳製品,我們的產品供不應求。他說的是實情,常溫液體乳的營養性確實不如低溫保存的液體乳,但這種差異可以說微乎其微,這種差異與巨大的新市場機遇相比根本不值一提!讓別人打上門來了還不知反思,這種戰略滯後性帶來的後果可想而知,這種企業的擴張慾望極低。之後的行業演繹大家都有目共睹,常溫液體乳成為產業主力,具有長期保質期和常溫保存的優勢被市場高度認可,目前已經成為市場的主流,伊利蒙牛迅速向全國擴張,成為全國性龍頭。

乳製品產業擴張邏輯

當液體乳保質期不再成為發展障礙的背景下,乳製品產業自然進入擴張期,從需求端看,乳製品產業的擴張是市場地理空間的擴張,從供給端看,乳製品產業的擴張關鍵是原料乳資源的擴張和高技術水平的乳品加工工廠數量的擴張。

簡單講,中國乳製品行業發展的核心邏輯就是搶人和搶奶。搶人就是到人口多的地方建廠,人多的地方就有更大的市場空間,從一線城市到二三線城市的市場擴張是乳製品行業發展經典發展路線,目前向鄉鎮一級的擴張佈局正處於深耕細作之中。

即使到了今天的國際化發展和國內深化發展階段,乳品市場發展的核心邏輯仍在沿著市場空間擴張和原料乳資源爭奪這兩條主線展開。近幾年,國內企業也向海外擴張,除了搶奶源、搶市場的邏輯之外,又多了兩個搶技術和搶品牌,澳洲、美國、歐洲是重要擴張方向。澳洲是世界重要的的奶源基地,歐洲的乳品技術世界一流,美國的乳製品市場廣闊誘人。非洲是未來發展的儲備空間。

目前乳製品龍頭處於立足國內市場、開拓世界市場的態勢之中。從競爭的角度看,在消費升級和全球物流大發展的背景下,國內乳製品生產企業也開始受到國際乳製品企業的衝擊。

乳製品工業大發展也伴隨著乳製品工業化程度的深化。從技術層面看,乳製品產業的歷史性擴張期,也是高技術水平產能對傳統技術產能的替代和超越期。除了液體乳的保質期技術,現代乳製品的工廠規模,單條生產線的加工能力,自動化水平,多產品生產線的生產能力,包裝的安全性和包裝效率,生產線的食品安全控制能力等,都不是市場孤島時代的傳統技術裝備所能比擬的!

乳品企業的擴張能力分析

燃燈認為,乳製品企業的擴張能力是一種核心競爭力!

乳品企業擴張能力具體包括:原料乳資源的把控能力、加工工藝裝備的技術水平、專業人才的培養能力、營銷能力、融資能力等等。

客觀上講,伊利和蒙牛之外的乳製品企業沒有迅速跟進,這與原料制約密切相關。內蒙的原料乳生產具有產業優勢。乳製品原料的爭奪一直是乳製品行業競爭的核心焦點之一。原料乳的生產能力是大型乳製品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之一。

燃燈認為,我國的乳製品加工環節早已工業化生產,雖然早期工業化技術水平一般,但是原料乳的生產模式則長期處於半工業化狀態。一般的生產狀態來看,奶牛散養在農戶那裡,乳製品工廠組織收購農戶手中的牛奶,即使到今天,集中工業化養殖奶牛,再直接對接加工工廠的原料乳生產模式也是鳳毛麟角。原料乳的這種傳統散養生產模式與工業化養殖奶牛生產模式並存,我稱之為原料乳生產的半工業化狀態。組織好的原料乳生產,一般工廠與農戶有協議,統一收購,統一運輸。有的工廠只負責收原料,有的是農戶直接送去,有的是中間商到農戶那收購後,運到工廠。不同的模式下,食品安全隱患是不同的,原料乳從一開始到進入生產加工之前經手的環節越多則安全隱患越大。

乳製品企業對於奶源的競爭策略,直接影響企業發展格局。奶源是制約擴張速度和質量的硬性約束之一。有奶源的地方,往往是大型乳品企業優先考慮的擴張方向。大型乳製品企業必然沿著從奶源擴張到市場地理空間擴張發展的道路。中小型乳製品企業則往往固守一部分奶源,從而無力擴張導致市場空間狹窄,從根本上無力與大企業競爭!

在技術升級的大背景下,併購往往不是好的擴張選擇,原有的老廠生產技術普遍落後,生產規模一般偏小,伊利和蒙牛以新建廠的方式主導擴張不是偶然的!

在乳品工藝技術和裝備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乳品企業的加工工藝裝備的技術水平對於擴張很關鍵,達到世界先進水平的工藝裝備在企業的擴張過程中才能有競爭優勢,如果是一般的甚至是落後的工藝裝備被用於擴張過程,則競爭隱患將被明顯放大。

乳品企業擴張對於專業技術人員和管理人員的調配是壓力巨大的,只有那些在人才培養方面有深厚積澱的企業才能在擴張過程中持續發力而獲得競爭優勢。

乳粉霸主離場開啟新戰國時代

從液體乳保質期還很短的時代開始,乳粉廠最原始的作用之一就是調節液體乳的生產,一般將剩餘的液體乳加工成乳粉,防止液體乳變壞或者浪費。乳粉也有很強的獨立需求,尤其是嬰幼兒奶粉市場經久不衰。乳粉的市場生態比較複雜、相對獨立,有的企業主要生產乳粉原料賣給其他企業,有的企業購買乳粉甚至直接進口國外乳粉,再自己生產乳粉或者其他乳製品。

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讓三鹿倒下了,同時也釋放出三鹿佔有的70%的國內乳粉市場空間。這一事件直接引爆了其他乳粉企業對於乳粉市場的爭奪。同時也引發國家對於乳製品行業的監管風暴,尤其是嬰幼兒乳粉領域。

2016年6月,《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配方註冊管理辦法》發佈,我國對奶粉配方的管理由備案制改為註冊制。自2018年1月1日起,未取得註冊的嬰幼兒配方乳粉產品將不得在境內銷售。新政意味著乳粉行業正進行一輪全新的洗牌。奶粉配方大幅縮減,從之前的2000個縮減到500個,大約70%的品牌將會被市場淘汰。乳粉市場散亂局面將得到根本扭轉。乳粉市場的競爭,更多的表現為配方技術和生產技術的競爭,以及國產乳粉與進口乳粉的競爭,嬰幼兒乳粉配方的科學含量很高,嬰幼兒乳粉產品的生產技術含量很高。

在乳粉市場大洗牌的背景下,2018年之後的乳粉市場集中度大幅度提升,國內大型生產企業獲益明顯。嬰幼兒乳粉的先進生產企業更容易構建配方壁壘和技術壁壘。

消費升級對於乳製品工業的影響

中國乳製品工業的發展,具體表現為產品種類的不斷豐富,高端產品的不斷湧現。

在消費升級的背景下,我國消費者對乳製品的消費總量不斷增加的基礎上,對於高端乳製品的需求也大幅增加。2005年,蒙牛的特侖蘇開啟了中國高端乳製品生產的新時代。嬰幼兒配方乳粉也是高端乳製品的重要代表。2009年,光明乳業推出國內首款常溫酸奶—莫斯利安。這些現象表明,我國消費升級過程對乳製品的品質的需求越來越強烈,這將乳製品工業帶入新的歷史發展階段。

我國乳製品市場不斷深化,從乳粉、液體乳逐漸到酸乳、奶酪的產品縱深發展。

百年乳品企業的特徵分析

我一直認為,中國乳製品工業必將出現百年企業。

從世界歷史角度看,歐洲的乳製品工業歷史悠久,已經出現多家百年老店,丹麥的Arla Foods(愛氏晨曦),成立於1863年的Arla Foods,是歐洲最大、成立時間最長的乳品企業,也是全球最大的有機乳品供應商。荷蘭皇家菲仕蘭公司,創始於1871年,迄今已有140多年的歷史,是荷蘭唯一獲得皇家稱號的乳品企業,擁有荷蘭近80%的牧場。瑞士雀巢公司成立於1867年,在全球擁有500多家工廠,為世界上最大的食品製造商。公司起源於瑞士,最初是以生產嬰兒食品起家,以生產巧克力棒和速溶咖啡聞名遐邇。澳洲的Brownes,成立於1886年,是西澳大利亞州鮮奶、風味奶、酸奶、奶油和奶酪市場綜合排名第一的乳製品企業。Brownes每年採購原奶達1.5億升左右,約佔西澳大利亞州全部牧場年供給量的40%左右。

從我國的情況看,“一杯牛奶強壯一個民族”的口號是中國乳製品工業的夢想,這一理念已經深入人心,從嬰兒到老人的全產品鏈已經形成終生與乳製品相伴的環境。

百年乳製品企業的共同特點是擁有原料乳生產優勢、產品品質優良、產品質量穩定、產品種類豐富、細分市場佔有率很高。

從這些特點出發來審視我國乳製品企業,我認為未來中國的百年乳製品企業還是最有可能在一線乳製品企業中誕生!伊利、蒙牛和光明是目前最有希望的候選者!伊利和蒙牛在綜合實力上更為突出。

我相信,中國的百年乳製品企業是水到渠成、必然出現的。(作者:燃燈道人-c)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