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我的軍旅和退休生活

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我的軍旅和退休生活

76年作訓科全體人員照片

前排左起:陳明華、武林海、姚光明、石學貴、

後排左起:常青、王保華、安泰、趙普連

參軍入黨是我從小的理想,因為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沒有新中國,我們就不會有機會上學讀書。

1958年7月,我從海寧中學高中畢業,並參加了高考。自己認為考試比較理想,平時表現也不錯,我是班團支部書記,學校優秀共青團員,很有信心成為家族裡第一名大學生,時刻等待著高考錄取通知書。當時上大學國家包住包吃,還不交學雜費,自己只負擔路費、衣著、書本和日常生活開支,父親也為我提前籌措著這筆費用。

7月13日,學校召喚我,海軍招收高中畢業生入伍,共青團員要帶頭參軍。我考慮了一個晚上,我能夠讀書全靠黨的關愛,現在完成了學業,應該要響應國家號召;但是又受到父親舊思想的影響,認為“好男不當兵、好鐵不打釘”,讀了12年書,要去當兵,有點不捨得。

為此,班主任吳承章老師專門到我家做父親思想工作,最後父親同意了。我毅然帶頭,第一個報名,並通過了嚴格的身體檢查、政審關和高考成績綜合評分。1958年7月30日成為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並如願以償去福建前線護衛艇當一名航海兵。

在福建當兵一年後,我進了全國唯一培養潛水艇各級指揮幹部學校,即在青島的海軍潛艇學院,1962年我光榮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四年半後我以優異成績完成了各門功課,並被評為五好學員。由於各種因素,潛艇學院畢業生淘汰率極高。我班畢業32名學員,只有6名分配潛艇上,我被分配到青島的潛水艇部隊,出任某潛艇的航海觀通長。

回憶過往,服從命令、聽從指揮是軍隊幹部必然的行動準則。部隊永遠要聽黨的指揮,1964年,潛艇南調東海潛艇支隊,從條件較好的城市到條件艱苦的海島。作為個人來說也是一樣,1965年我被調到機關工作,當時很多人說調到機關升遷慢,像我這樣從正規軍校畢業,各方面條件較好的應該在潛艇上發展。而我毅然服從上級的調令,到機關安心工作。

1965年去農村搞社教,1968年去學校搞軍訓,1971年去安徽農場勞動(五七幹校),1972年調到新建支隊司令部作訓科工作……從軍隊到地方再回到部隊,頻繁調動,我毫無怨言,愉快服從,並做好每一項工作。這是每一個共產黨員起碼的行動準則。

1985年百萬裁軍,部黨委考慮我的情況,讓我轉業到地方工作,可以結束與妻兒長期分居的生活。正當我準備回地方之際,又接到要參加海軍司令部作戰導演的任務,並要我擔任潛艇導演組組長,從作戰方案、兵力分佈、投入戰鬥到演習,都要我一手策劃,我坦然接受,精心做好各項準備。

此時,海軍學院領導接到地方通知要我到海寧報到,任科委主任。由於潛艇演習沒有開始,學院帶隊領導也很為難,我回地方,眼下沒有人能接上班,而不去地方,我的檔案已調地方,學院黨委轉業命令已經下達,怎麼辦?

經過上級的研究部署,決定我暫時不轉業,在部隊安心工作,完成海軍交給的任務。就這樣我被部隊留下來,次年我被安排到編修《海寧戰鬥條令》工作,編修三年完成,因工作出色榮立三等功。留部隊工作還是回地方工作都是為黨的工作。

在黨的利益面前,個人利益必須讓步。1966年我結婚成家,夫妻長期分居兩地,我愛人支持我安心在部隊工作。在1969年和1973年愛人兩次分娩,我都因部隊工作走不開,沒有一次回去照顧。有時候一年一度的休假也沒有保障。

1975年,我擔任潛艇支隊司令部作訓科長,工作更加繁忙,兩年沒有休假,更談不上對孩子的關愛和教育,一切都是愛人擔當。愛人又要工作又要管孩子還要照顧其父母,而她所在單位沒有給年休假,來部隊探親沒有幾次,我愧對妻子和孩子。直到退休回海寧,老夫妻才“團圓”。

1991年,我退休回到了故鄉,2014年落實在海寧軍隊離休退休幹部休養所,我感受到地方政府對軍隊離退休幹部無微不至的關懷。

30多年軍旅生活,讓我不時回味一起為國防建設艱苦奮鬥的情景以及相互關心、相互幫助的戰友之情。在我生病之際,很多老戰友老首長到醫院探望和慰問,有的還不遠千里從河南、河北、江蘇、上海專程來海寧探望我,讓我非常感動。

今年,海寧籍已退伍退休的潛艇兵召開了“第一屆海寧籍潛艇兵聯誼會”,29名老兵聚集一起,暢談在潛艇部隊的工作、生活情景。

潛艇,是國家最重要的戰略武器之一,是有力的“水下尖兵”。能為國家經濟建設保駕護航,為人民安居樂業站崗放哨,是潛艇兵的驕傲。海寧人傑地靈,一方水土培養了我,海寧也是讓我度過幸福晚年的地方,感謝軍隊,感謝戰友,感謝海寧。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

不忘初心,永遠跟黨走——我的軍旅和退休生活

大家好,這裡是“潛艇兵之家”,請關注我們支持一下可敬的潛艇兵們,這裡每日為您推送有關他們的文學、攝影作品、戰友聚會報道等信息,如果您喜歡本文請評論、轉發吧,和朋友們一起分享人民海軍的風采!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