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在已經結束的辛辛那提大師賽第二輪中,克耶高斯最終以7-6(1)/0-6/6-3擊敗同樣年輕的丘裡奇,晉級16強。而看到他在場上的專注與天賦同時在線的拼搏場景,真想由衷地說一句:專注於網球的你本可以更強。但或許正是這種假設性的評判才是克耶高斯與對他有所期望的人之間最大的“頻道不同步”。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初識澳洲小將,你一定會發出這樣的感嘆:這真是從事網球事業的好苗子。高挑的身材完美符合了當今網壇不斷顯現的高大化趨勢,緊收的腰身和寬闊的臂膀或許看起來有些瘦弱,臉上帶著標誌性的桀驁不馴從球員通道走出,頭上緊扣著的耳機告知我們他正沉迷於自我的世界而不希望被打擾。這是20多歲的澳洲人留給觀眾最直觀的印象。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既然被稱為天賦超群的新生代,超出常理的賽場表現是最直觀的依據,這位澳洲小將在轉入職業賽場不久就向我們展示了他超強的實力:2014年7月,溫網第四輪擊敗時任世界第一納達爾,首次溫網之旅便進入大滿貫八強;2015年初進入澳網1/4決賽,同年的馬德里大師賽以 6-7/7-6/7-6爆冷戰勝費德勒;2016年馬賽公開賽奪得個人ATP世界巡迴賽首冠,成為ATP歷史上首個奪冠的95後球員,隨後連奪亞特蘭大及東京公開賽冠軍;2017年在墨西哥站以及印第安維爾斯大師賽第四輪連續淘汰德約科維奇。作為現役唯一一位在首次相遇便將費德勒、納達爾和德約科維奇挑落馬下的球員,這是澳洲小將帶給我們的驚喜,而這份驚喜又給那些期待男子網壇“江山代有人才出”的觀眾更多的期待。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但幾乎是與他賽場上那些令人驚豔的表現同時出現的,是他性格上的“缺陷”與賽場外紛紛擾擾的禍從口出引發的“嘴仗”。賽場上的非道德行為,斥責主裁和球童,憤怒的摔拍,消極比賽接受心理治療等種種劣跡為他帶來的是長久的負面頭條榜。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最為大眾熟知的一次是在2015年羅傑斯杯上,當瓦林卡贏下首盤搶七之後,克耶高斯居然對著瓦林卡說:“你的女朋友被別人睡了!”,而這一切剛好被麥克風捕捉到,賽後餘怒未消的斯坦連發四推指責克耶高斯的惡劣行徑並呼籲對他從嚴處理,儘管椰子回應是瓦林卡出言不遜在先,自己只是祭出一記殺招反擊。彼時的澳洲天才被噓聲以及羞恥的印記包圍著。時過境遷,當初的雙方已經冰釋前嫌,同樣傷病之後堅定復出並同時進入本站16強的雙方也難掩對對方的欣賞。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現在的人們更多的是將克耶高斯歸結為神經刀式的一類選手,天賦卓越但缺乏對網球持續的投入與專注。但即便如此,專注與天賦同時在線時表現出的接發球能力,天賦的力量,敏捷的反應以及那些不走尋常路的打法常常讓頂尖選手目瞪口呆。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當同輩的蒂姆和小茲維列夫等已經逐漸領先,後起的沙波瓦洛夫、西西帕斯等更是後浪前湧之時,這位更早取得突破的澳洲天才卻好像沒感受到應有的危機與激勵。或者是生長於澳洲富足中產家庭的經歷讓他並不急於對生活做出改變,更重要的是在從事網球所帶來的常年奔波、壓力等副產物以及鉅額財富之間讓澳洲天才難於抉擇。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克耶高斯在接受美國老牌雜誌《紐約客》專訪時曾袒露心聲:人們常期望自己做出改變,但從事職業網球所面臨的與家人相隔萬里,單調重複的訓練是自己難以承受的。如果能夠將自己的天賦最大化變現的前提是讓自己變得服服帖帖,打法更規矩同樣讓自己無法接受,自己的打法是出於本能,而非常年累月訓練去符合人們的期待。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理解了這段話或許也就能夠更好地理解為什麼克耶高斯在某些時段缺乏對勝利足夠的渴望。在他的成長曆程中,家人是他心中的牽掛,正是由於剛剛轉入職業賽場的在外奔波最終讓他錯過了與疼愛自己的祖母最後的一面,為此他將祖母活了“74”年刺青圖案留在自己的手指內側,每每想到與親人相處的美好瞬間,想到那些永遠也無法彌補的遺憾就讓他心痛,甚至一度下定決心去過平凡的生活。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但正像他在一封親筆信中所表達的,他仍然很享受勝利,討厭失敗,也承認自己沒有盡到一個職業網球員該有的努力的事實。與其說現今的專注與勝利是為了證明自己的天賦沒被揮霍,倒不如說他看清了只有通過賽場上的勝利與天賦的兌現才能讓自己過上期望中的平凡生活。而談到讓他感到最滿意的事情則是以祖母的名義在堪培拉的萊納姆網球中心設置了一個小的收容所,而更大的希望是幫助那些無家可歸的孩子建立一個運動中心讓他們有地方打籃球、打網球、游泳。

克耶高斯,專注的你可以更強!

如果拋去那些與外人紛擾糾葛不清的言論和行為,從人性而非體育的角度,去重新認識一個真實的克耶高斯,就會發現:在天賦、迷茫、不羈的外衣下同樣隱藏著戀家的柔情,善良的天性。我們無法去確切的評價在競技意識高度發達的網球領域,他這種並不強烈的好勝心與些許淡泊的心境孰好孰壞,但現今的生活彷彿正是他逐漸成長並發現生命意義的所在,一切都取決於他的專注與努力。(來源:網球之家,作者:馬登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