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不同的村趕不同集,有的是一三五的集,有的是二四六的集,還有的地方分單雙號。小時候最喜歡趕集了,因為可以買很多好吃的。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很多村民天一亮就起來去趕集了,去街上賣點會把當季自己家田裡的農作物拿出來賣。不但新鮮而且價格不貴。背個揹簍,在街上找個空的地方,把東西往地上一放,把蔬菜啥的一攤開,然後就和旁邊的聊聊天。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還有一些老一輩喜歡抽的菸葉,也都是菸民自己家裡面種的一點菸,有多的就拿上街換成錢。在農村,很多人都抽菸,抽菸是一種文化交流。去過農村的人都有這樣的體會,幾個老大爺坐一起打牌,滿屋子就是煙氣繚繞,感覺在修道一樣,尤其是在冬天,門窗管的比較嚴實,屋子就跟進了仙界一樣。農民喜歡抽菸,也是幹活幹累了的一種放鬆。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在利川這裡依然還有很多這樣的集市,街道旁邊也還保留著一些比較陳舊的建築。不過沒有往日熱鬧,好多年輕人都出去打工了,只有逢年過節的時候才會人山人海。平日趕集的人並不算多,更多的是一些年紀比較大的農民,很多也是上街為了買一些蔬菜種子。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還有一些篾匠,他們靠自己的一點手藝,製作一些揹簍,筲箕等拿到集市上面出售,換取一點生活來源。

篾匠,是一門古老的職業。篾匠手藝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劈篾,把一根完整的竹子劈成各種各樣的篾。首先要把竹子劈開:一筒青竹,對剖再對剖,剖成竹片,再將竹皮竹心剖分開,分成青竹片和黃竹片;剖出來的篾片,要粗細均勻,青白分明。青篾絲柔韌且極富彈性,適合編織細密精緻的篾器,加工成各類極具美感的篾制工藝品;黃篾柔韌性差,難以剖成很細的篾絲,故多用來編制大型的竹篾製品。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不過隨著塑料製品的出現,篾製品很少人使用了,不過在農村還是比較受歡迎的。

一個小時候常去的一個地方,那就是剃頭髮的老爺爺那裡,那個時候還是手工剪頭髮的剪子,有時候不鋒利,扯的頭髮老疼了,每次都會用剃髮刀給我刮一下脖子後面,生怕他給我劃一條口子,每次都乖乖的不動。那個時候剃個頭發很便宜,幾毛錢到一塊錢不等,逢年過節的時候可能會漲一點價格。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還有一個比較害怕的東西,做好了就會砰的一聲,然後就可以吃了。爆米花的這種製作方式沒幾個人會做了,現在街上都很少看到了。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手工磨豆子,用石磨加工,做出來的合渣可香了。豆子放進石磨裡面,加點水就可以磨出來了,下面用一個桶接著。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下面是恩施鄉鎮的趕場時間表,想體驗一下地方文化的可以去找個合適的時間去體驗下,一定要去集市附近的早點地方過早,感受一下美食。

農村人早上五點半趕場(上街),恩施利川集市很接地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