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明拯救了中國籃球

姚明拯救了中國籃球


看了幾天的2018年斯坦科維奇盃。雖然有些球有主場因素(裁判判罰方面),但是還是有不少可圈可點的地方。不得不說,姚主席讓我們看到了中國籃球的希望。

首先說,分紅藍兩隊這種模式。可以讓更多的國內球員得到鍛鍊機會,兩隊在場上,很多球員已經展現出了敢做動作這一點。這不是技術問題,是心理問題。以前的中國男籃,老是怕失誤,怕出錯,上場拿球,很少有過人運球單挑的表現。這一點改觀特別明顯。更多的年輕人經歷高強度對抗的洗禮,這絕對是件好事。互相督促,你打不好可能世界級比賽就被人頂掉位置了,良性競爭。

其次,終於看到有通過敢拿球做動作,帶動出的技戰術配合了。相比之前姚明時代的純低位單打,四人拉開;姚明退役後的跑位,導球,勉強投籃時期,已經有了明顯的改觀。

再次,球員們在場上的精氣神和拼勁真的不一樣了。相信很多球迷還記得“偷笑門”的那段黑暗時期。就不多說了,小夥子們很拼。

也還有一些待解決的問題。

各個位置球員的處理球能力,傳球時機還有待提高。當然,這是大賽經驗問題。就像之前阿聯說的那樣,以前熱身賽強度不大,得不到很好的鍛鍊,最後含淚說,不要等到真正的大賽時候再鍛鍊隊伍。這一點,確實還需要一段路要走,畢竟以中國隊在世界範圍內的實力,並不是很容易邀請到很高強度的對抗賽。

我們球員自身的進攻穩定性還是不足。這是姚明後時代球員的通病了。不單單是對抗和體力的問題,是基本功和心理素質的問題。幾場球下來,幾乎對手每場都有不止一個神仙球出現。雖然不是防守問題,但是能看出對方球員的心理素質和基本功的穩定性。

這也是現在的中國球員從易建聯開始,無法完全立足NBA的一個主要原因。

現在在網上可以輕鬆找到很多NBA球員的訓練視頻,他們得模擬實戰式的投籃訓練,一個位置,一套動作會反覆做幾十次甚至幾百次。我相信我們的球員現在也會有人如此訓練,那麼這就不是技術問題了,是比賽時心態問題。

回想一下,姚明打球時期,中投與勾手還有罰籃的穩定性。劉玉棟的穩定性。李楠外線的穩定性。朱芳雨的穩定性。現在的球員在這方面還有一段路要走。

最後,是戰術風格定位問題。幾場比賽下來,不乏個人單挑,精妙的配合。但總感覺,技戰術風格上,還是沒什麼特點。這方面也是老問題了,這需要穩定的教練組成員,領導與球迷給予絕對的耐心與信任,才能慢慢養成。

總體來說,還是讓人看到希望的,小夥子們在努力,在進步。

感謝姚主席為中國籃球做出的貢獻。最後,想說一句,馬布裡一心想為中國籃球做出貢獻,雖然說,考慮很多因素,暫時不可能按照他的想法,讓他做主教練。但是,教練組成員是很龐大的,主教練,進攻教練,防守教練,各個位置的技術教練,體能教練,等等等等。完全可以給馬布裡個機會,專門去指導後衛。在世界比賽中,這是我們一個薄弱環節。

我是一個遼寧人,遼寧球迷。很喜歡郭艾倫和趙繼偉。但是趙繼偉的進攻問題,郭艾倫的傳球時機選擇,一直是他們的問題。再看看方碩在馬布裡的幫助下,有多大提高。今年的孫銘徽,趙睿真的都是很有潛力的後衛,需要有實力的教練來指導。

加油吧!中國男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