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關東喜歡吃金槍魚等紅色魚肉的魚做的生魚片,關西則喜歡鯛魚等白色魚肉的生魚片。可以說正是因為日本是四周被海包圍的島國,所以捕魚容易,生魚片的文化也很發達。也有用新鮮的鳥、牛、馬肉做成生肉片吃的情況。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餐宴之核心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生魚片自古以來就是日本料理的中心所在。傳統烹飪料理的菜譜根據用什麼做生魚片來決定煮菜和燒烤。總之生魚片左右著菜譜的整體情況。

插魚鰭 讓你知道吃的是什麼魚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原本各種魚的魚塊不分魚肉顏色紅白被盛放在盤子裡,為了容易區分把魚鰭插在魚塊上,刺身這個詞由此而來。後來插魚鰭的習慣消失了,“刺身”這個稱呼流傳至今。

刀工是刺身文化中的關鍵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日本刺身被拼為sashimi(刺身),這個詞是從1392-1573年間產生的,也就是日本室町時代。根據資料顯示,這個詞的來源有許多種說法:一種解釋是“刺身”是tachimi的轉音,而tachi是日本的刀的稱呼。(《言元梯》)所以刀工一直是刺身最關鍵的一部分。

擺盤 一器一種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生魚片的盛盤方法原本遵守「一器一種」的習慣。這是因為把幾種生魚片放在一個食器裡會使各種魚的味道混雜,食材也就不美味了。但是,現在一般把幾種魚盛在一個食器裡,做成「拼盤」。據說生魚片拼盤在江戶時代末期產生。當時大眾生魚片文化普及,平民帶盤子去魚店,適量選購做成拼盤。

蘸料、配菜 缺一不可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配菜為生魚片添加蘿蔔、紫蘇、海藻等讓裝盤看起來漂亮。配菜除裝盤外還有去除口中味道的作用。在送生魚片入口之前用蘿蔔配菜蘸醬油吃,有消除嘴中其他料理的味道,使生魚片的味道更為顯明的作用。

據傳生魚片的原形始於鎌倉時代。原本是把魚切成薄片生食的漁夫的速食料理。當時還沒有醬油,所以把魚肉切成細丁佐以綠芥末和薑絲來吃。進入室町時代後,伴隨醬油的產生和普及,演變成現在這樣沾綠芥末醬油的吃法。但是因為當時醬油還非常高檔,只有那些身份比較高的人才能吃得到。生魚片在一般平民間普及是在醬油普及之後的江戶時代末期。江戶城內甚至流行起專門做生魚片的被稱作「刺身屋」(生魚片店)的攤子。現在生魚片作為代表性的日本料理為世界所知。

常見的生魚片都有哪些呢?

三文魚

《日本人吃生三文魚壽司嗎?》中介紹,三文魚被認為是分佈於大西洋北部的大西洋鮭,它與其他鮭魚和虹鱒的區別主要是肌間脂肪豐富,花紋漂亮。這種魚當然是目前中國人最愛的刺身原料之一,現在大部分三文魚都是挪威進口的,當然還有云南麗江據說也有三文魚,其實是虹鱒,這種虹鱒不建議生吃,寄生蟲風險比較大。

日本人不吃三文魚的原因主要是因為認為大規模人工養殖,不是非常上檔次的魚類,在日本比較上檔次的有金槍魚和鯛魚。其實在日本的大多數回轉壽司店都有三文魚賣,而相對更高檔一些的飯店則幾乎沒有。日本回轉壽司店的三文魚品質也是參差不齊,有的肌間脂肪多,花紋漂亮,而有些則無肌間脂肪,相比之下,國內三文魚品質比較均衡,大多數肌間脂肪比較多。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三文魚

河豚

有人把河豚稱作“壽司中的俄羅斯輪盤賭”(Russian roulette of sushi),在動畫片“辛普森一家(The Simpsons)” 中曾有一集專門講到它。河豚在食用前需要精心準備,把可食用的魚肉與有毒的內臟仔細地分開。日本廚師為了獲得烹飪河豚料理的資格,需要經過幾個月的培訓,並通過一項苛刻的考試。只有30%的應試者能夠通過。河豚肌肉主要為白肌,無肌間刺,是製作生魚片的上佳原料。切得晶瑩剔透的河豚肉被擺成菊花的形狀,透明得能看見盤底的花紋,刺身下面堆放著一點魚皮。

舌尖上的刺身 這可是日本人的最愛

鏈接:http://travel.163.com/15/1222/17/BBF38NJI00063KE8.html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我們聯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