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總結哲學——在高考中的應用「(辯證)唯物論」第一講

簡單總結哲學——在高考中的應用「(辯證)唯物論」第一講

1、自然界客觀性原理

【原理內容】: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是客觀的。自然界先於人和人的意識而存在,在人類產生後,自然界的存在與發展也不依賴於人的意識。

【方法論】:⑴承認自然界的客觀性是人類有意識地處理人與自然關係的基本前提。 ⑵我們在利用自然、改造自然的時候,務必要尊重自然、順應自然、保護自然,學會與自然和諧相處。

2、世界的物質統一性原理

【原理內容】:自然界是物質的;人類社會是物質的;意識是人腦對客觀存在的主觀映象。因此,世界的本原是物質,世界上先有物質後有意識,物質決定意識,世界的真正統一性在於它的物質性。

【方法論】: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在實踐中檢驗和發展真理

3、物質和運動相互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物質和運動是密切聯繫、不可分割的:(1)物質是運動的物質,運動是物質的根本屬性和存在方式,世界上不存在脫離運動的物質;(2)運動是物質的運動,物質是運動的承擔者,脫離物質的運動是根本不存在的;(3)離開物質談運動或離開運動談物質都是錯誤的。

【方法論】:(1)我們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眼光看問題 (2)反對離開物質談運動的唯心主義和離開運動談物質的形而上學錯誤觀點。

4、運動和靜止相互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l)區別:二者含義不同;二者性質不同:運動是無條件的、絕對的、永恆的,靜止是有條件的、相對的、暫時的。 (2)聯繫:靜止是運動的特殊狀態;動中有靜,靜中有動。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存在和發展,都是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方法論】: (l)要求我們既要用運動、變化、發展的觀點看問題,還要看到事物相對靜止的存在,堅持絕對運動和相對靜止的統一。 (2)既要反對只承認靜止而否認運動的形而上學的不變論,又要反對只承認絕對運動而否認相對靜止的相對主義和詭辯論

5、物質和意識的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1)物質決定意識,意識不過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

(2)意識對物質具有能動作用(1)人能夠能動地認識世界。①意識活動具有目的性②意識活動具有自覺選擇性和主動創造性 (2)人能夠能動地改造世界。 ①意識對改造客觀世具有指導作用(意識對物質具有反作用,正確的意識,促進客觀事物的發展。錯誤的意識,阻礙客觀事物的發展)②意識對於人體生理活動具有調節和控制作用。

【方法論】:(1)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主觀符合客觀 (2)要求我們一定要重視意識的作用,重視精神的力量,自覺地樹立正確的思想意識,克服錯誤的思想意識。

【應用範圍】:說明我國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與黨的指導思想、基本路線、方針、政策、工作計劃之間的關係,即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必須立足於基本國情;說明社會主義既是物質的富有,也是精神的富有,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關係,說明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必須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6、規律的客觀性普遍性原理

【原理內容】:規律是事物運動過程中本身固有的本質的必然的穩定的聯繫。(1)規律是客觀的,它的存在和發生作用不以人的意識為轉移,人們既不能創造規律,也不能改變或消滅規律,但人們可以認識和利用規律。(2)規律是普遍的,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的思維在其運動變化和發展的過程中,都遵循其固有的規律。沒有規律的物質運動是不存在的。

【方法論】:規律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要求我們:(1)必須遵循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而不能違背規律。一旦違背客觀規律,人們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2)在客觀規律面前,人並不是無能為力的,人可以在認識和把握規律的基礎上根據規律發生作用的條件和形式利用規律,改造客觀世界,造福於人類。(3)尊重客觀規律與發揮主觀能動性相統一。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我們在各項工程、宏觀調控等工作中,要按規律辦事,否則就會受到規律的懲罰

【注意】:(1)凡是講到人們在認識自然、改造自然過程中取得了成功(或遭到了失敗),一定是遵循(或違背)了某種客觀性(如:自然界的客觀性、聯繫的客觀性、規律的客觀性);如果人們科學辦事,同樣堅持了實事求是原則。(2)把握例詞:實事求是、遵循和依據規律、因為人的活動而造成某種消極後果、拔苗助長、根據生產力調整生產關係、面向市場、“順天者存、逆天者亡”、“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生態失衡。

7、尊重客觀規律性和發揮主觀能動性辯證關係原理

【原理內容】: ⑴尊重規律,按規律辦事,離不開發揮主觀能動性。規律是隱藏在事物之中的本質的東西,人們不能直接感覺到它,必須發揮主觀能動性,進行調查研究,並認真思索,才能瞭解和掌握規律,並利用規律去改造世界。 ⑵發揮主觀能動性,必須以尊重客觀規律為基礎。客觀規律始終制約著人的主觀能動性,人們是否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決定著人們發揮主觀能動性能否收到積極的效果。 ⑶必須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結合起來。人們辦事情的過程,就是發揮主觀能動性的過程,而要把事物辦好,就必須尊重客觀規律,按客觀規律辦事。

【方法論】:我們在想問題,辦事情的時候,既要尊重客觀規律,按規律辦事,又要充分發揮主觀能動性,把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有機地結合起來。

【應用範圍】:應用這一原理,說明人類各項成功的活動都是尊重客觀規律和發揮主觀能動性的結合。如農業的發展、工業的發展、保護生態環境和消滅病蟲害、防治SARS、宇宙飛船的成功發射,衛星成功發射科學上探索發現、各種工程的興建等等。

【注意】:把握髮揮主觀能動性的例詞:努力、艱苦奮鬥、決心、頑強、百折不撓、“兩軍相遇勇者勝”、“有志者事竟成”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