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阿阿膠的未來是條龍,還是條蟲?

8月15日晚,東阿阿膠公佈了半年報,正如自己原來所預料的:“當下業績想大幅度增長是不現實的,而實現大幅度下滑似乎也概率不大”。

一、關鍵數據:

收入29.86億,同比29.34億,增長1.76%;

淨利潤8.62億,同比9.01億,增長-4.35%;

扣非淨利7.80億,同比8.39億,增長-7.01%。

經營現金流量淨額-8.82億,同比-5.91億,增長-49.13%。

淨額的減少,一方面與上半年的3億稅金有關,一方面應收票據較同期增長4億多元。

綜合毛利率63.19%,同比67.11%,下降3.92個百分點;

淨利率28.94%,同比35.76%,下降6.82個百分點。

營業成本10.99億,同比9.94億,增加1.05億,或10.57%;

銷售費用6.91億,同比7.11億,減少0.2億,或-2.79%;

管理費用2.06他,同比1.86億,增長0.2億,或10.85%。

成本的增加,也相應地拉低了利潤水平。

工業收入24.15億,同比增長-4.48%,毛利率77.59%,同比增加1.80%;

阿膠系列收入23.43億,同比增長-5.21%,毛利率77.28%,同比增加1.79%。

主要產品的毛利率保持穩定,並略有增加。

母公司22.09億,同比24.30億,減少2.21億,或9.09%。

從工業收入、阿膠系列、母公司收入分析,上半年主導產品的收入增長是小幅度下滑的。

單從第二季度分析:

收入12.9億,同比12.6億,增長2.55%;

淨利潤2.53億,同比2.97億,增長-14.84%;

扣非淨利1.83億,同比2.54億,增長-27.87%。

第二季度,是近幾年以來淨利與淨利潤同比下滑幅度較大的一個季度

二、一點淺見

公司的半年報出籠以後,我有意識地瀏覽了一下網上的評論,特別是雪球上的評論,可以說是“一片倒阿(膠)聲”,中醫黑們、阿膠黑們興奮莫名更不用說,就是一些未必持有阿膠的投資者(如果他們要算是投資者的話),似乎也表現出了自己的“先見之明”,諸如我早就判斷(股價)如此云云,似乎他們不是事後諸葛,而是先知先覺的智者。——其實說句閒話,果真是如此聰明的智者,何必在股市上受這低迷行情與人性的折磨,以身試水去從事實業豈不更好?!

所以,對於如吾等既想從股市分得一杯羹,而又後知後覺的愚者來講,在此“關鍵時刻”,還是要透過財報,分析一下投資東阿的根本邏輯是否發生了根本性改變?進一步說,東阿阿膠這家公司,現在究竟是碰到了發展的瓶徑,還是在“憋大招兒”?

而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應該先分析目前公司在發展戰略上的三個關鍵點:

1、價值迴歸戰略的微調。

自老秦走馬上任以來,為擔當起品類繁榮的大任,可以說是隱去品牌推品類,寧可犧牲市場份額,也要堅持其不斷的提價策略。這也是市場對其一直詬病之處。但是冷靜地考慮,單純的提價策略就是今天不觸碰到天花板,未來有一天也一定會觸碰到,畢竟提價不能提到天上去。這是常識。

所以,在提價效應越來越弱化的情況下,一方面擇機溫和提價,至少要戰勝通脹,一方面要保量,要重新爭奪必要的市場份額,這可能是公司需要“藝術處理”的。

有分析說,今年公司增長之所以小幅度下滑,主要原因是受年初“水煮驢皮”事件的影響,這種影響不能說沒有,但我認為,這不當是主要原因。目前東阿遇到的問題,主要還是“提價”與“保量”兩條腿走路,還是單條腿走路的問題。在提價效應越來越弱化的情況下,保量、放量是必須爭取的(包括複方阿膠漿的放量,衍生品放量,推出新品等)。從今年股東大會上傳來的信息,以及有關報道看,公司實際上已經在考慮這個問題。

然而“保量”、“放量”這個目標究竟能否達到目的呢,如實說,現在確實是公司碰到的最大問題(這一點與茅臺當下的所謂供不應求,確實有著很大的不同),當持續進行觀察。

2、公司主動進行渠道重塑。

營銷渠道問題一直是東阿阿膠公司的一大問題。其實不獨東阿,強勢如茅臺這樣的企業,在營銷渠道治理上也因為歷史等諸多原因,至今天仍然沒有理順。在這一點上,不得不讓人佩服格力電器的董明珠總裁,其創造的與經銷商共同捆綁的營銷模式,至今天仍然少有企業能夠匹及。當然,這是一點題外話。

按照常識,公司歷年的提價行為,必然會造成渠道一定程度的混亂,如囤貨,如誰返利多就推銷誰等(商家畢竟是逐利的,待價而沽這種事誰也會幹)。如果公司對渠道沒有很強的掌控力,經銷商的渠道混亂程度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為構築“構建工商命運共同體”(財報語),公司自去年底主動進行渠道重塑。——這裡,如果非要給東阿公司挑點毛病的話,我個人也認為,東阿在營銷上也一直是短板,至少不是其強項。這一點,從近些年一直更換營銷經理就可見一點端倪。按照我本人的生活的經驗,常常是人無完人啊,比如,老秦這樣從學徒開始幹到公司老總的實幹家,可能在一鐮一鋤地踏實做事上往往更擅長,而對於營銷就未必。當然,這只是我個人的一點揣度,甚至是有些不自量力地去妄議企業家了!

據中國經營報的一篇報道(題目:東阿阿膠半年報:渠道重塑為長遠計 奧本海默躍居第四大股東,百度可搜),從去年下半年開始營銷團隊歷時數月調研了多家醫藥企業的成熟經銷代理模式,並開始進行渠道梳理、規劃,包括優化商業分銷商數量,提高連鎖店方面實供客戶資格,增加聯營客戶數量等。在考慮經銷商時,除對物流和資金規模有一定要求外,東阿阿膠還對終端網絡及終端隊伍有著較高的標準,並在招標過程中引入嚴格的評審機制來慎重選擇經銷商。

果如是,應該說今年的業績承壓,當與公司這種主動進行渠道重塑有一定關聯。

那麼,經過這種渠道重塑之後,未來的東阿阿膠是否會重拾成長呢?這是投資者應該思考的一個重要問題。

3、下游的養生體驗建設意欲何為?

2017年年報董事長致詞中說:

“除了在上游發展毛驢養殖、交易、加工三大產業之外,中游聚焦阿膠主業,培育多種產品、多個品牌,以及下游發展健康服務業、養生旅遊業,達到了‘一產控資源、二產抓發展、三產重體驗’的完美結合,實現了產業鏈延伸、價值鏈提升、供應鏈貫通‘三鏈重構’,這才是東阿阿膠全產業鏈體系融合的脈絡走向。”

按照這個戰略設想,東阿近年來投資10億元,爭取2018年底將阿膠生物科技產業園、東阿阿膠城、藥王山和世界毛驢主題樂園等聯合創建為國家5A級景區(目前有的工程已完工)。

當然,對這個大手筆的“養生體驗”建設(公司的目標之是就是將遊客變顧客),市場也是有些非議,比如,是否是形成重資產,形成生產包袱?

但是由此,我們可以引申出一個思考的問題:東阿公司如此大膽設想、大膽投入,是在憋一個什麼樣的大招兒呢?我們是否從中可以窺見到秦玉峰以及東阿公司的戰略野心呢?

我說過,投資要善於站在董事長的高度去考慮問題,而不能只會當稀裡糊塗的小會計。當然,說歸說,但若真正做起來並不容易。然而,股市投資哪有什麼容易事呢?雖不能至,但至少當作如此假想啊!

比如,經過對以上三個關鍵點的綜合思考(以上三點也可以視為公司的組合拳),我歸納一下:2018年,可以說是東阿阿膠發展史上較為“困難”的一年,同時也是其“轉折年”。如果“轉折”上去了,可能未來就是條龍;如果“轉折”上不去,那未來就是條蟲。

而作為東阿阿膠的投資者,其實目前也正處於這樣的十字關口:看對了,未來就是條龍,看不對未來就是條蟲!

當然,這一切要交由偉大的時間去考驗!

三、關於外資

半年報,可能最大的亮點(如果要算是亮點的話),就是奧本海默基金公司-中國基金已經持有233367910股,佔總股本的3.57%,已經躍升為第四大股東。這家基金因為投資貴州茅臺、五糧液、恆瑞醫藥而令人刮目相看。關於這家基金的介紹,網上已經有太多的資料,此處略。

實話說,作為個人投資者由於已經習慣地看到機構們在一些優秀企業身上的進進出出,所以,對於這些數據我一般並不太感冒,因為,這些數據絕對不能作為自己投資決策的依據,其最大作用只能是作為投資決策的參考。當然,這家基金其選股眼光、擇時能力確實太令人稱道,儘管如此,我們也不該作為自己投資決策的主要依據,因為道理很簡單,就是連巴菲特那樣的投資大師都會犯錯,更何況他者乎?

但是有一點是十分明晰的,就是我們當思考:這家如此牛的基金成為東阿阿膠第四大股東,其背後的投資邏輯究竟是什麼呢?

當然,不同的人仍然會有不同的答案。

至於我本人,仍然是抱持著這樣的一條大邏輯:品類興,東阿興;而現在根據公司的戰略調整,可以再加一句話:東阿興,品類也興。而在中國健康升級、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下,阿膠這個品類興,則當是個大概率事件。

按:本人由於長期持有東阿阿膠,因此難免形成自我歸因偏差。因此,本帖並不構成投資建議,切記,切記!(作者:閒來一坐s話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