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仁好聲音」貴州日報頭版:萬山打破常規激活力 「無中生有」闖新路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原文刊載於2018年08月15日 頭版

“這棟樓,原本規劃為2015年萬山區黨政機關搬進銅仁城區後的新行政樓,但區委、區政府搬進了臨時搭建的板房辦公,把樓讓給了企業。”8月9日,在萬山區“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產業園,工作人員向前來採訪的60多家媒體記者介紹。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產業園(吳緒平 攝)

“讓樓”於企,不僅讓出一座億元稅收樓,更折射出萬山的創新與擔當。

上世紀90年代,汞都走向衰落,GDP、財政收入、城鄉居民人均收入以及就業率等均在銅仁掛末。挑戰面前,萬山不甘落後,奮勇向前。

“萬山要實現轉型崛起,必須牢記習近平總書記對萬山轉型發展的囑託,發揚艱苦奮鬥精神,敢於創新和擔當。”萬山區委書記田玉軍說。

觀念創新突破發展瓶頸,打破常規激發轉型活力,“無中生有”走出綠色新路。正是源於這種創新擔當精神,而今的萬山,GDP、財政收入、招商引資等關鍵經濟指標增速均排在銅仁市前列。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從迷惘到奮發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萬山轉型面臨的最大瓶頸不是交通,也不是資源,而是觀念。”2014年,田玉軍從山東調任萬山擔任區委書記,點燃的第一把火就是引領觀念之變。

歷史上的萬山,因汞而興,聞名中外。但隨著資源枯竭,被貼上了“老少邊窮”的標籤。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對萬山轉型發展作出重要批示,省委、省政府也專門出臺實施意見支持萬山發展。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謝橋新區一隅

萬山抓住機遇,持續開展轉觀念、轉作風、抓落實,創新探索“敢、幹、變、新”改革實踐:

實施幹部“貼標·亮牌”和“工作任務”派遣單制度,形成“立說立行、馬上就辦、辦就辦好”的幹事創業氛圍;

創新樹立“有多少事就找多少錢”的理念,堅決摒棄“有多少錢就辦多少事”的思想;

創新引資、融資模式,破除沒有錢、不敢借錢、借不到錢的困境,截止今年7月累計完成招商到位資金達502億元;

創新人才理念,不惜重金引人才、不拘一格用人才,通過百萬年薪引進電商人才等方式,為轉型崛起積蓄強勁人才動力。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萬山彩虹海(張金榮 攝)

幹部作風轉變、融資理念轉變、用才方式轉變,這一系列創新實踐,讓萬山幹部呈現出新狀態,經濟社會展現出新氣象。

2015年,萬山決定把行政中心由萬山鎮搬進城區,而在臨近搬遷之時,區委、區政府卻決定把新辦公樓讓給企業,黨政機關搬進臨時搭建的板房辦公。有的幹部想不通,對此,田玉軍說:“我們是‘泥腿子’進城,‘小農頭’要舞活‘大城身’,必須牢記囑託,艱苦創業。”,選擇“讓樓”,就是為了引來企業,帶動城市發展,推動產業轉型。如今,萬山“大眾創新·萬眾創業”產業園已入駐企業80多家。

觀念一變天地寬。轉變觀念,轉變作風,營造了良好的幹事創業氛圍,激發了廣大幹部職工的自信與衝勁,萬山從此駛入奮起直追的快車道。

從滯步到疾蹄

打破常規增幹勁

“一輛新能源汽車從第一道工序到總裝完成下線,只需2分多鐘時間,領先同行。”貴州萬仁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通向媒體記者介紹。

貴州萬仁新能源汽車是萬山區2016年的重點招商引資項目,總投資20億元,佔地面積1000畝,是一家集新能源汽車研發、製造與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企業。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萬仁新能源汽車(劉青 攝)

“現在的生產速度快,當初項目的建設速度更快。”王通說,該項目從簽約到破土開工只用一週,420萬立方米的場平工程只用兩個半月,到第一輛汽車下線僅用了15個月。

汞資源枯竭後,萬山曾經陷入長達十餘年的滯步不前,經濟發展速度慢,城鄉居民收入及就業率等出現“負增長”。田玉軍說:“萬山要跑出加速度,既要牢牢守住發展和生態兩條底線,又要跳出思維束縛,敢於打破常規,走出一條綠色發展的新路子。”

打破贏得生機,一個一個“萬山速度”、“萬山記錄”,讓萬山活力迸發。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九豐農業博覽園(杜欣 攝)

九豐農業博覽園的蔬菜,從開工到第一批產品上市僅用了4個月,8個月建成2000畝標準化蔬菜大棚,18個月成功申創國家4A級景區。

3個月完成萬山紅大道景觀改造,5個月建成木杉河溼地公園,17個月實現小云南水庫建成蓄水……“一月一小變,三月一大變”成為萬山常態。

項目建設之快,帶來經濟社會快速發展。萬山2017年GDP達到48.2億元,與2011年相比增長近5倍;規模企數量從19個變為57個,規模企業增加值從3.74億元增加到75.55億元……

從守業到創業

“無中生有”展作為

在位於萬山經開區的硃砂工藝產業園區,赤色的硃砂石、精美的丹砂畫、工巧的硃砂飾品,令人賞心悅目,眾多記者嘖嘖稱讚。

“園區今年預計實現產值6億元,帶動就業1000餘人。”萬山經開區經發辦副主任王安民說。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硃砂工藝產業園

汞礦關閉後,許多人認為除了在原有基礎發展工業,別無他法。但田玉軍卻認為:“轉型就是要敢於無中生有,把不可能變成可能。”

2015年開始,萬山陸續關閉一批涉汞企業,不再審批新的涉汞企業,把全區58家硃砂加工企業全部納入硃砂工藝品產業園,建成全國最大的硃砂工藝品線上線下交易中心。

無中生有,要有敢於擔當的勇氣,更要有開拓創新的精神。縱觀萬山由衰而興的歷程,這種精神貫穿始終。

2015年,萬山引進九豐農業,大力發展現代農業。但當時卻引發一片質疑,許多人認為萬山是工業重鎮,發展農業跑偏了方向。

「铜仁好声音」贵州日报头版:万山打破常规激活力 “无中生有”闯新路

萬山標準化蔬菜大棚遍地開花(李銘亨 攝)

然而如今,以九豐農業為龍頭,萬山建成標準化蔬菜大棚1.2萬畝,年產6.6萬噸優質蔬菜,實現了從“一無所有”到“滿園芬芳”。

2015年,萬山計劃連片開發汞礦遺址,引資20億元建設中國第一個以山地工業文明為主題的礦山休閒懷舊小鎮,同樣引發質疑。但短短几年,萬山旅遊異軍突起,硃砂古鎮成為貴州最具活力的旅遊熱點之一。去年國慶期間,景區以3822萬元的門票收入位居全省第三。

創新激活力,擔當展作為。經歷輝煌後的貧困落寞,萬山牢記囑託,以昂揚的鬥志,苦幹實幹、善作善為,重塑輝煌與榮耀。

【記者手記】

超前半步

早在先秦時期,萬山硃砂便開啟煉丹換物、世代相襲的貿易先河。此後3000多年的開採中,萬山創造了很多個“首次”。

新中國成立後,萬山更是率先拉開了現代化工業序幕,曾創下了日處理礦石千噸的記錄。當時蘇聯地質勘探專家曾稱讚,貴州汞礦的選礦和冶煉技術“在世界上是最先進的”。

然而,歷經600多年的超強度開採,資源幾近枯竭,從輝煌走向落寞,從富有走向貧困,汞礦關閉後的十餘年,萬山經濟社會發展舉步維艱,處處“慢人半拍”。

近年來,得到中央、省市關心關懷,不甘平凡、不敢落後的萬山人民,用創新與擔當精神,在“一無所有”的困境中闖出了一條新路,做到了“超前半步”。

萬山的“超前半步”,體現在發展觀念上。“讓樓於企”建成“雙創”產業園,百萬年薪引進電商領軍人才等,充分展示了艱苦創業、改革創新的精神。

萬山的“超前半步”,體現在幹事創業上。無論是“無中生有”打造“武陵菜都”,還是“變廢為寶”建成硃砂古鎮,充分展現了敢想敢幹、敢為人先的勇氣。

萬山的超前,還體現在建設的速度上。3個月完成萬山紅大道景觀改造、5個月建成木杉河溼地公園、17個月實現小云南水庫建成蓄水……充分展現出苦幹實幹、奮勇爭先的激情。

正是這種“超前半步”的精神,讓“千年丹都”處處搶佔先機,煥發生機,一躍而為銅仁和整個武陵山區的一顆閃亮明珠。(楊聰 王瑞馨 王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