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紅芯瀏覽器引發出來的問題?

光輝路上吃喝玩樂


2003年,上海交通大學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教授宣佈自己發明的“漢芯一號”打破國際芯片行業壟斷,創造了有中國自主知識產權的民族芯片,一時引發巨大轟動,上海市科委授予其上海市科技創業領軍人物稱號,2004年上海交大將其特聘為長江學者,陳進又藉此申請了數十個科研項目,騙取了高達上億元的科研基金。

2006年陳進被人揭發他所謂的“漢芯一號”不過是用老外的芯片磨去LOGO,打上自己商標的貼牌貨,和技術專利自主知識產權一毛錢關係都沒有,壓根就是個騙子。事後上海交通大學向有關媒體通報表示,陳進被撤銷各項職務和學術頭銜,國家有關部委與其解除科研合同,並追繳各項費用,但陳進本人是否受到處理外界諱莫如深。

紅芯瀏覽器可以看做是“漢芯一號”事件2.0版本。但他比“漢芯一號”更噁心,“漢芯一號”可以說是在資訊尚不發達時代的一種老式騙術,手法拙劣智商感人,而十幾年過去了,紅芯還敢故伎重演,那就是侮辱全國人民的智商了。

與“漢芯一號”不同的是,紅芯老闆聲稱他們都是民間融資,沒有騙國家一分錢。這個邏輯很有意思,簡單點說就是告訴你們這些吃瓜群眾,我們是騙,但我們沒有騙你的錢,所以關你毛事。

紅芯的COO,也就是那位一笑露牙齦的高婧還用了一種非常文學的方式為自己的行為辯解: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跟貼中有位網友很有才,既然要站在巨人肩膀上,為什麼不用最新版本,用個老版本哪是肩膀,也就是站在巨人的褲襠裡,到底要幹嘛?

對於紅芯的做法,只能說:不但無良,而且無恥。無良的是他們就是騙子,無恥的是他們用民族的名義來行騙。

這不剛出來的新聞,兩位創始人的簡歷就把扒出來了,紅芯老闆陳本峰以前在簡歷中標註自己是科大訊飛的創始人之一,科大訊飛在出事後第一時間表示,他只不過在科大訊飛實習過。

吸取教訓的牙齦高婧趕忙把自己簡歷中畢業院校一欄從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改為香港科技大學-哈佛大學交換學習。

原來作假是有前科的,難怪各行各業要建立誠信檔案。

高婧曾經對記者說:“我天生就愛吃苦”,在這隻想說:你吃屎去吧!

紅芯事件再一次給我們國內的科技工作者敲響警鐘,以民族作為藉口圈錢是非常危險的事情,當你的產品無法承載民族希望的時候,你的末日就來了。還有就是:做騙子總會穿幫的,無論你是男的女的,千人計劃萬人計劃,爬的越高,摔的越慘。



日慕鄉關


紅芯公司的瀏覽器核心產品號稱自主可控、自主研發和早前發生在芯片行業的漢芯一號的作假手段同出一轍。一個借英特爾的芯,一個借谷歌的芯。

他們的目標只有一個:騙取國家研發資金,騙取外界融資來進行研發下一代自主可控的的內核核心。紅芯團隊說沒騙國家一分錢,呵呵,他們想說明什麼?

其實這些手段相對都是比較低級的,要不沒過多久就露餡了,特別是紅星瀏覽器一聲質疑就立馬將產品下線。最後成了一個笑話,完成了一次犯罪過程。

這個問題相對也說明了社會犯罪成本低,利潤逆天就能讓人不計代價的一個事實。

說到做假者本人,都是高學歷,高收入人群,就象明星在股市的不計犯罪的割韭菜一樣。為什麼?錢真的那麼重要麼?

如果有10%的利潤讓人瘋狂,有50%讓人不顧一切,有100%的利潤可以挺而走險,有300%的利潤,可以踐踏人間一切法律。
紅芯Redcore,基於自主可控、國際領先的瀏覽器核心技術,面向大中型企業,提供IT去邊界化時代的“移動化”、“安全上雲”的企業級統一工作平臺,及身份安全、數據安全、行為安全等多層次雲安全服務。公司於2012年9月由國家“千人計劃”特聘專家、微軟最有價值技術專家(MVP) 陳本峰,及《福布斯》“30位30歲以下創業者” 高婧創立,並獲得了科大訊飛,晨興資本,IDG資本,達晨創投等頂級VC的投資,核心管理團隊來自微軟、IBM、埃森哲、百度、Websense等國內外知名企業。

看看陳本峰的頭銜,還有,,,,

看到他們的遊戲我只想笑,何苦啊,何苦


不過有的時候有些事還是不能一概而論,比如漢芯造假的陳進同學現在的表現也還不錯。對於紅芯這幫人這會兒應該讓他們安靜幾年反省反省。為什麼不把知識和能力用在正途上?

反正都成了國際笑話了,看他們怎麼自主可控,^_^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