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乍洩 P2P的黎明就要來了

前日,A股收盤報2705點,盤中失守2700點,兩市近70只個股跌停,整個股市又是一片哀嚎,股市早已是千瘡百孔。

樓市調控日益趨緊,“堅決遏制房價上漲”樓市調控的決心沒有變,讓樓市上漲的希望再次破滅。

而網貸P2P行業的“雷潮”依然在蔓延,平臺退出依然在繼續。何時結束“雷潮”,估計誰也不好說。投資人信心的崩塌對任何行業來說都是致命的一擊。

據第三方機構不完全統計自8月1日以來,8月份短短一週的時間已經有不下40家問題平臺,或清盤、或停業、或退出、或跑路、或提現困難等。時間拉長至7月份,問題平臺數量更多,7月份問題平臺不下200家。

然而好在的是,一系列的利好,接踵而至。

曙光乍洩 P2P的黎明就要來了

01 曙光乍現

8月4日報道,“允許合規企業機構繼續經營,條件成熟的機構可以按要求申請備案。”監管層對於真正的P2P網絡借貸公司和機構是認可的,對於整個行業也是認可的。

這可以說是給合規經營的平臺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給投資人增添了一點對行業的信心。在當前行業信心不足的情況下,通過備案的平臺,無疑可以增強行業地位,獲取投資人的青睞,這也給合規經營的P2P平臺提供了信心。

8月6日,人民日報再次為P2P發聲,發佈《互聯網理財,去偽存真回本源(金海觀潮)》文章,針對當前P2P行業的現狀進行了客觀的分析,“當前平臺的退出,是正常的市場出清,也是良幣驅逐劣幣的過程,經歷整治和轉型之痛後。網貸平臺將會水落石出,不規範的會出局,轉型成功的會堅持到最後,真正成為借貸雙方之間的信息橋樑。”

當前網貸行業正處於艱難的轉型期,但凡企業或機構的轉型,總會經歷陣痛期,我們相信經過大浪淘沙,激濁揚清,最終剩下的P2P平臺都是“真品”。

02 轉型整改

近日,不少地區的“互金協會”紛紛聲明,要求P2P平臺下架計劃類等不合規理財產品。P2P平臺要擁抱合規就必須要進行整改與轉型,就必須要回歸信息中介的原始地位,合規整改陣痛期是必然要經歷的。

根據“互金協會”的要求,下架計劃類理財產品,就必須要穿透底層資產,重新將標的打散,迴歸到最底層的資產,這也是當前多數平臺正在做的事情。自人人聚財下架計劃類產品以來,已經有小牛在線、信用寶、融金所、銀多網、財富星球、百金貸、蜜蜂有錢等多家平臺宣佈對其產品進行調整。估計以後也會有越來越多的平臺對其產品進行調整,這是合規所需,也是大勢所趨。所以單從這個角度上來講,平臺“拆標”,迴歸底層資產是必然的,也是為了合規需要,但前提是標的是真實的,當然就像好多人所說的那樣,主要敢於“拆標”的平臺,大概率應該是真標。如若真是為了合規,那也沒有辦法。

但是,“拆標”,三月變三年,三月變兩年、一年。這無疑給投資人很大的打擊,原來的合同說變就變,平臺所謂的誠信哪裡去了。所以,平臺在“拆標”之前還需做好萬全之策,最大限度的保障投資人的權益。多數投資人也表示,如果平臺時為了合規需要,能夠真實的匹配底層資產,也都可以接受。但是如果是為了打著合規“拆標”的幌子,套路投資人,那就太糊弄投資人了。

而對於投資人而言,若平臺真真正正的是要擁抱合規,平臺對投資人的權益也照顧到了,那投資人就應該理性地看待“拆標”。另外投資人還需要真正的去理解“拆標”和“展期”的意思,“拆標”並不等於“展期”,好多投資人將二者混為一談,就不太應該了。

03 網貸P2P的黎明要來了?

那麼,網貸P2P的黎明就要來了?

黎明是否到來還不好說,但至少也看到了乍洩的曙光。監管層開始“護盤”P2P,行業日漸趨穩。但這都不是關鍵,網貸P2P的黎明是否到來,關鍵還是要看投資人的信心,畢竟網貸行業的信心早已崩塌,信心的恢復必然是一個漫長的過程。

但是,可以肯定的是網貸的未來是有的,依然值得期待,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等待期,看投資人信心何時恢復,或許半年、或許一年、亦或許三年。。。。。。

當前階段,投資人要做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專業能力,提高自身的風險辨識能力,要認清平臺的本質,不要只看收益,收益是與風險共存的。要時刻記住,永遠不要在自己不熟悉的領域內做投資,也不要盲目的跟風投資,用很多資深行業人士的話來講,“我們現在很多的投資人是不適合投資P2P的。”也就是說,網貸平臺需要去偽存真,激濁揚清,投資人也需要大浪淘沙的。

畢竟,那些曾經閉著眼投資、躺著賺錢的時代早已經一去不復返了,面對誘惑還需要把持住自己,把持不住,稍有不慎就會是待割的命運。

未來的日子,希望各位投資人都能夠“安全過冬”,避過風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