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散投資中雷多?因爲你完全做錯了!

前兩天看到一個評論,都說投資雞蛋不要放在一個籃子裡,於是有人投P2P分散了幾十個平臺。說是本身風格激進,投資都是高利高反的平臺,為了降低風險,選擇分散投資。

近兩個月雷潮一來,滅了大半,結果現在哪個維權群都有他。於是有別的網友留言說,雖說你雞蛋在不同的籃子裡,但籃子們都在一個卡車上。

真哭笑不得,瞎說什麼大實話。

按照這個人的分散方法,基本可以斷定盲目分散是沒有意義的,只會增加中雷的概率。那怎麼樣的分散才是有意義的呢?

答案是滿足“對沖”的分散。

我們聽說很多金融界富豪都愛玩對沖基金,對沖是什麼?聽起來很專業,實際上很簡單。

比如你本來只有一雙布鞋,天晴的時候穿出去很方便舒服,但是下雨了你就很苦惱,穿布鞋出去會被雨水打溼,腳也會溼。為了“對沖”這種困擾,你買了一雙雨靴。這樣無論晴天還是下雨,你都能如常出門了。

放到投資理財領域也一樣。你今年買了銀行主題的指數基金,虧了不少,這時候你應該補一些銀行的債券基金,去對沖指數基金的風險和虧損。因為債券基金是與指數、混合基金成反比的。

所以這個時候的分散,就不是分散買了很多支不同公司、不同銀行的指數基金,而是正確的分散是指買了能夠對沖風險的債券基金。

萬一真的很慘遇到了股債雙殺呢?那就把眼界放寬吧,我們A股跌了,也許日元會大漲,東南亞市場表現不錯。

P2P的有效分散也有好幾種方法,比如收益分散、期限分散、地域分散、資產端分散等等。

因為近期行業波動因素,我認為收益分散已經不合時宜,畢竟頭部平臺收益相差不多,要想收益拉出差距的只有投一些中小平臺。但當下的中小平臺並不適合投。

比較合適的還是資產端分散。P2P的資產端有憑信用借貸和憑抵押物借貸,在以前的文章中也講過了。要分散的話可以在車貸、個人小額信貸、供應鏈金融上投一些。怎麼這個P2P的資產端是哪種呢?產品詳情介紹會寫有貸款方是誰,買之前花兩分鐘看一下。

然後是地域分散。我曾經覺得地域分散意義不大,沒有邏輯意義,像盲目分散。最近琢磨覺得地域分散還是有必要的。

分散投資中雷多?因為你完全做錯了!

大家都知道,最近杭州的P2P不大太平,比如牛板金、人人愛家、投融家、多多理財都出事了。為何杭州的P2P表現“突出”?其實跟這個城市的政經政策分不開。

杭州是乘著近幾年互聯網電商發展而起來的城市,人口流入和經濟發展帶來的是房價的高企,2018年一季度末杭州住戶存款9268億,同比增幅4.5%;但是住戶貸款達到了10519億,同比增幅28.2%,改革開放以來居民貸款首次出現大於存款。

杭州人的錢都拿去買房了。又因近期搖號凍資的影響,人們就會把放在P2P裡的錢搬去樓市。使得平臺投資人下降,成交驟降,資金鍊緊張甚至斷裂。加上情緒不穩的擠兌和大部分爆雷平臺本身有假標和自融的嫌疑,資金一出問題,杭州平臺就集中出事了。

還有一點是會因為地域性產生影響的,就是車貸。車輛抵押需要線下實體門店支撐,中型車貸平臺在沒有頭部車貸平臺能在全國形成星星之火之前,往往深耕本地,地域性明顯。

如果你投了兩個或以上同一個地方的車貸平臺。地區性的政策一出來,比如某省市近期嚴打暴力拖車情況,那這兩家車貸就很可能同時出事。這是分散所忌諱的。

分散最重要的是有意義的分散,不是隨機分散。我們投資一種產品時,要留條後路,看看跟它“弱相關”甚至“相對性”的投資產品是什麼,找到有效分散的另一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