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說01|多一點了解,多一份幸福

人和人最大的區別就是認知上的差別。

“保險是騙人的”、“保險是傳銷”.......

當我們還依舊選擇“道聽途說”,最終失去的就是對家庭的“保護”。一個家庭裡可以掙不到100萬,但一定要考慮如果發生了意外疾病風險,需要100萬的時候,怎麼辦?

當看到新聞端很多人得病無錢治療、街邊因病祈求成群、朋友圈的輕鬆籌漫天,我們還無動於衷嗎?

“遠離貧困,從一份保障開始”

—保監會2017年公益宣傳語

保險,家庭裡必備的“守護神”,沒有之一。

1

保險,是什麼呢?

保險,本意是穩妥可靠保障;後延伸成一種保障機制,是用來規劃人生財務的一種工具,是市場經濟條件下風險管理的基本手段,是金融體系和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的支柱。

從經濟角度看,保險是分攤意外事故損失的一種財務安排;從法律角度看,

保險是一種合同行為,是一方同意補償另一方損失的一種合同安排;從社會角度看,保險是社會經濟保障制度的重要組成部分,是社會生產和社會生活“精巧的穩定器”;從風險管理角度看,保險是風險管理的一種方法

保險,大體可以分為:人壽保險和財產保險,就好比一個父母有兩個兒子,大兒子負責與“人”打交道;二兒子負責與“物”打交道。

大兒子“人壽保險”負責的業務,又可以分為“人身保障”和“資產保全”兩大類。人身保障,主要是“大事、小事、沒事”;資產保全,主要是“資產剝離”、資產“轉移”、資產傳承。

二兒子“財產保險”負責的業務,又可以分為“車輛保險”、“工程險”、“家/企險”、“團體險”,像我們小時候讀書的“學平險”、出門旅遊的團體險,都屬於“二兒子”的業務。

險說01|多一點了解,多一份幸福

一圖看懂保險

洗衣機、冰箱、電視等都屬於電器,但每個電器的功能和作用都不同。同樣,保險分了很多種類,清清楚楚知道保險責任,才能避免被“忽悠”。保險不會“騙人”,因為保險不是“人”,保險合同也不會“說謊”。

2

人壽保險解決三件事:大事、小事、沒事

大事:大病、身故、傷殘;

小事:住院醫療、意外醫療、住院補助;

沒事:子女教育規劃、養老規劃、資產傳承;

學會運用科學的手段,進行有效的“風險”管理,才能避免大事,解決小事,一生沒事。建立起家庭四大賬戶,就是有效的解決三件事。

據稱,標準普爾公司曾調研全球十萬個資產穩健增長的家庭,分析總結出他們的家庭理財方式,從而得到標準普爾家庭配置象限圖。 此圖被公認為最合理穩健的家庭資產分配方式。

險說01|多一點了解,多一份幸福

家庭資產象限圖

家庭資產象限圖把家庭資產分成四個賬戶,分別為要花的錢、保命的錢、生錢的錢、保本的錢。這四個賬戶作用不同,所以資金的投資渠道也各不相同。只有擁有這四個賬戶,並且按照固定合理的比例進行分配才能保證家庭資產長期、持續、穩健的增長。

四大賬戶簡單來說, 保險就好比“穿衣服”,有的人在大街上“裸奔”、有的人只穿“內衣內褲”、有的人“內衣”不穿,直接“穿棉襖”。

您現在是什麼狀態呢?

建立四大賬戶,本質就是分別抵禦人生風險。

3

創造財富,未必需要保險

常言道:“打江山容易,守江山難”,對於人生財富積累來說:“創造財富,未必需要保險。但守住財富,一定需要保險”。

保險,是家庭財富保護神,受到全球富人的追捧。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規定:人壽保單不納入破產債權;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規定:受益保險金不用於抵債;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規定:保單是不查封罰沒的財產、不存在爭議的財產分配方式。

關於保險在資產保全上面的功用,可以用很大的篇幅來進行溝通(後期小宇再來和大家探討)同時,對於全球很大地方的富人來說,都面臨著遺產稅“吞噬”財富的“危險”。

“世界上只有兩件事是不可避免的:一是死亡;二是稅收。還有一件比死亡和稅收更不幸,那就是死亡和稅收結合的產物——遺產稅。”

—本傑明·富蘭克林

中國兩極分化的背景下,遺產稅的推出,或許只是時間的問題。

4

購買保險與否,真的跟誰都沒關係。唯有關係的是自己和身邊的人。

生病的時候能給你幾十塊幾百塊的是陌生人,給你幾千塊的是親戚朋友,給你幾萬塊的是親人家屬,給你十萬上百萬的只有保險。

還記得那去年3月份,深圳衛視報道的那則新聞《悲劇!63歲母親為獲30萬保險款救兒子自殺》:深圳蓮塘,一位63歲母親跳樓,以自殺的方式希望獲得保險公司30萬賠償款來治療兒子重大疾病,奈何保險早已未交費失效。

險說01|多一點了解,多一份幸福

悲痛的事情

生命裡不能承受之重,當我們看到這樣的新聞,除了為偉大的母愛感慨,還能夠做什麼呢?如果說如果,在有能力的時候每月拿出點錢為兒子給自己提前規劃了重疾保障,結果怎會這樣?奈何缺乏保險常識白白做出了犧牲,或許唯一得到的是社會公眾的關注和一些稀微稀微的資助。人到面臨重大的經濟危機的時候這時,除了自己規劃好未來,誰的親戚和朋友能輕易給你幾十萬?這裡沒有溫情,殘酷的現實讓我們都要勇於面對。

不管你怎麼看保險,事實上每天都有不少家庭因為一場大病,一次意外搞得揹負債務,賣房賣車,傾家蕩產。生病,並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沒錢治病。

中國保險二、三十年的發展,過往粗放經營的發展方式,保險業開放性的特徵,吸引了很多人的加入。在這個過程中,少數個別的案例,讓人們“被騙”。保險代理人職業道德素質的缺失導致了很多問題的產生,從而影響了整個行業,乃至大家對保險的認知和態度。但我們卻不能忽視保險,為了社會穩定、老百姓的家庭幸福,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

沒有誰對醫院感興趣,不是嗎?但生病後想到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去醫院,保險也一樣,在您不需要的時候買,在需要時用。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將來的您一定會感謝現在買保險的您。

請記住,保險,不能改變我們的生活,但能防止我們的生活被改變。

保險,讓生活更美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