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基層做信訪|望花區創業園區晶花社區書記吳永輝

信訪工作其實就是幫助老百姓協調解決一些他們自己解決不了的問題和困難,只要用真誠感化、用真心對待,得到群眾的理解與認可,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2005年,年輕的吳永輝走上了社區的工作崗位,迄今已經走過了12個春秋;在這12年中,因為工作需要,工作崗位與工作地點多次被調換,名副其實的成為“革命的一塊磚”。2008年她光榮的成為創業園區晶花社區的調解員,對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紮紮實實、銳意進取的工作精神,以及立足崗位、奉獻社區和居民的工作態度,拉近了她與來訪群眾的關係,逐一解開了他們的“心結”。

吳永輝曾在老河西社區工作過,那裡曾是典型的棚戶區,社區居民組成複雜。那一年,政府在遼寧歷史上展開了最大規模、最大難度的棚戶區改造工程。河西地區地形複雜,房屋分佈散亂,無業、下崗人員比較多,做起工作很是困難,為了更好的完成工作,她每天都會早早的到單位,深入居民家中,與居民促膝交流,耐心解答百姓心中的疑問,努力消除居民的顧慮,她的笑容和真誠,深入百姓心中,得到居民的交口稱讚。

棚改動遷後,成立晶花社區,吳永輝再次被委以重任。社區管轄內的1號、2號兩棟老樓,非棚改新樓,建築時間較久,又在地勢低窪地,排水設施陳舊老化,雨季常有積水,多年未能徹底解決問題,多有怨聲,更有擴大之勢。吳永輝包保管理這兩棟樓後,聽說了大概情況,便多次到現場進行勘察,耐心地向居民詳細瞭解情況;又向社區書記、創業園區相關部門彙報,提出可行性意見。很快,她的意見得到回應,在園區城建部門的幫助下,對排水口附近的垃圾、磚頭、泥土進行了徹底清理,確保了雨季排水口的暢通;為居民能平安度過汛期,吳永輝又向社區書記提交了防汛應急預案,並組織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志願者成立防汛應急隊伍,在雨季,隨時待命。2016年7月,撫順市遭受了特大暴雨襲擊,千台山沖刷下來的雨水泥漿,全部灌入了1號、2號樓,排水設施再次被堵,積水迅猛上漲;吳永輝帶領防汛應急隊伍第一時間迎難而上;她帶頭淌著沒膝的積水,疏通排水口的髒物,頭上、身上溼透了,滿身泥漿,手也劃破了,她都無暇顧及,直到排水暢通了,她才挺起了腰,鬆了一口氣。曾經抱怨的居民們,看到這個 “羸弱、漂亮的小姑娘”一直衝在第一線,他們的怨言都沒有了……

在基層信訪工作中,信訪人總是將社區工作人員放在對立面,經常是冷言相對甚至辱罵,他們只能將委屈放在心裡,自己說服自己,工作還是要做好。在轄區內一位老人,撿拾積攢廢品,堆積在窗戶外,氣味大、影響環境,周圍住戶、過往居民怨聲載道,他們帶著情緒到社區反映,言辭十分激烈。經實地調查,堆積廢品、影響環境衛生的情況的確屬實。由於社區沒有執法權,唯一能做的就是勸解、告誡老人儘快處理廢品,吳永輝和社區書記便不厭其煩的到老人家中進行協調;可這個倔強的老人,只對廢品稍加整理,並不完全處理掉,說是要等價格上漲再賣。天氣漸漸熱了,廢品的臭味依然存在,其他居民不依不饒,對社區工作也產生了很大意見,最後導致這棟樓的居民開始不配合社區工作。吳永輝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她利用休息時間,跑了幾家廢品收購站,瞭解廢品行情,又接連幾日都到老人家中,幫他分析廢品價格走勢,告訴他現在是處理廢品的最佳時期;她“專業”的話語,征服了老人。第二天,老人的廢品就少了一大半;幾天後,終於處理乾淨了。這棟樓的居民們看到了她的努力,也都理解了她的工作,之前和諧的關係又得以恢復。

信訪工作,是為人民群眾排憂解難的工作,是構建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是人民群眾表達訴求的重要渠道,是化解矛盾的重要手段。吳永輝靚麗可親的笑容、溫婉的話語,使氣勢洶洶的來訪人怨氣全消;耐心地聆聽,中肯的講解,深入細緻的疏導,撫平了來訪人激動的情緒;接訪後,努力做到“事事有迴音,件件有落實”,把信訪小問題解決在基層,化解在萌芽。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吳永輝連續三年被評為創業園區“先進個人”的榮譽稱號;如今,這個“羸弱、漂亮的小姑娘”已成為群眾心中的貼心人,百姓心中的自己人。

我在基層做信訪|望花區創業園區晶花社區書記吳永輝

我在基層做信訪|望花區創業園區晶花社區書記吳永輝

我在基層做信訪|望花區創業園區晶花社區書記吳永輝

我在基層做信訪|望花區創業園區晶花社區書記吳永輝

我在基層做信訪|望花區創業園區晶花社區書記吳永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