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奇福德爲什麼能贏馬龍?




浮生君觀點:

皮奇福德贏了,逆轉戰勝了六邊形戰士馬龍,堅韌得不可思議的英國一哥,抓住了六邊形戰士馬龍不可思議的罕見破綻,完成了不可思議的逆轉!

馬龍輸給皮奇福德的比分為: (11-7,11-9,12-14,11-13,11-7,11-13,6-11) ,局分,馬龍曾經1:0、2:0、2:1、3:2四度領先,雙方比分過10分的三局,竟然都是皮奇福德取勝,最終被皮切福德大逆轉。

這對於在“勝負叢林“中縱橫25年,比賽心理超級沉穩,比賽氣質超級強悍,善打苦戰、惡戰、生死戰的馬龍,這對以處理關鍵球有鋼鐵般的神經,利劍一般果斷的“勝負”大師馬龍來說:

不可思議,何其罕見!



馬龍輸球原因何在?

浮生君認為:

1 馬龍本場比賽的比賽心理遊離,缺乏發自內心的果決求勝欲。

2 皮奇福德具有極強的技戰術能力,對馬龍有精細的研究和針對性訓練,對不在最佳狀態的馬龍威脅很大,勝負一線之間!

身高1.82的英國一哥攻守平衡,極其堅韌難纏! 他的反手擰拉穩定,刁專,犀利,進攻像一個體型放大,速度放慢的張本智和!

他的反手擰拉球速快,力量大,旋轉強,可以說強過張繼科和奧恰,而且更飄,側身難以借力,對馬龍威脅很大。

本場比賽,號稱接擰拉天下第一的馬龍在接皮奇福德的擰和反手拉過來的球時,失誤連連。

3 裁判因素是壓死“超級駱駝“馬龍的最後一根稻草! 第四局比賽,搶戲的裁判突兀的判罰:馬龍被沒有警告的直接罰分,被要求更換球衣。

這干擾了馬龍,馬龍最終11-13輸掉了關鍵的第4局,比賽心理的大堤裂開了一條縫!

馬龍的比賽心理的問題,浮生君在上一篇問答,把30歲,失去引路人的馬龍的迷茫心理作了深入剖析,本篇問答就不再重複。

裁判問題也不是馬龍輸掉比賽的主因,也不過多深入。

這裡主要談一談皮奇福德的技戰術特點對馬龍的威脅,以及馬龍技戰術完善提升的方向!



皮奇福德攻守平衡,反手無敵!

身高1.82的英國一哥護檯面積大,有很好的身體柔韌性,攻守平衡,極其堅韌難纏!

他的技戰術體系基於他反手超一流的擰拉! 他的反手擰拉穩定,刁專,犀利,進攻像一個體型放大,速度放慢的張本智和!

皮奇福德的反手能力太強,馬龍變化了各種類型的發球,他總能擰拉回去,成功率高,威脅大,放眼當今頂尖球員,無人能出其右。

其實,皮奇福德並不是橫空出世,而是一位實力型球員,他今年2月倫敦世界盃和5月世乒賽兩次3-0戰勝張本智和,打得張本智和啞口無言。世乒賽團體賽,面對皮奇福德,張本智和三局得分都沒有過5分!

皮奇福德在2016里約奧運會男團比賽對馬龍,雖然大比分1-3輸了,但比賽內容不落下風!

張繼科反手超強,都奧恰反手出眾,通過認真觀看世乒賽皮奇福德與馬龍的對抗,浮生君認為與皮奇福德的反手相比,這兩位稍遜風騷。

四局比賽,皮奇福德用反手拿下了26分。 第一局11:6速勝馬龍,皮奇福德靠反手,第三局、第四局9:7領先馬龍,同樣靠的是強大的反手。

以馬龍的發球和變化,無論是近網強下旋球,還是落點刁鑽的急速奔球,皮奇福德總能擰拉回去。 即使把球發到正手位小三角,皮奇福德依然能夠用反手擰拉過去,成功率極高,幾乎沒有失誤,柔和的手感,放鬆的程度令人歎服。

皮奇福德反手的擰拉,球速更快,力量更大,旋轉更強,號稱接擰拉天下第一的馬龍在接皮奇福德反手擰拉經常吃不住力失誤。

保加利亞公開賽這一戰,皮切福德通過反手擰拉這一進攻技術,從馬龍手中拿到了38分!

皮切福德對馬龍有著深入透徹的研究,根本不和馬龍比控短和拼正手,始終使用變態般高效反手擰拉爭取主動上手。

馬龍最終輸球的技戰術原因,就是沒有解決好如何接皮切福德的反手擰拉以及如何應對皮奇福德以高質量的擰拉為基礎,從而佔據主動的進攻體系!



這一點,和在日本公開賽擊敗馬龍的張本智和的戰術策略如出一轍!

比之張繼科的霸王擰,皮奇福德的反手擰拉更接近張本智和,線路低、角度大,發力更飄,不好借力反拉。

馬龍在比賽中,有多個強行側正手反拉,動作做到位了,卻借不上力,導致拉球出臺。

和皮奇福特對戰太少,也缺乏情報科研工作對皮奇福德的重視和系統研究,從而進行針對性訓練,即使技戰術套路豐富如馬龍,臨場調控能力強大如馬龍,依然在比賽中深陷皮奇福德的“反手擰拉”泥潭,最終沒頂!



這再次說明了,乒乓球靠天才贏球的時代已經過去,乒乓球是個系統工程!

一場比賽勝負的背後,是兩國從人才(球員和教練)選拔培養到情報科研,日常訓練,技戰術革新,後勤支撐,大賽管理,市場運營整個運營系統的競爭。

龍隊這一戰,輸在不知彼!

不知彼,沒有針對性訓練,賽前準備兩眼黑,加之其他因素際會,馬龍也會輸球!

當皮切福德用變態的堅韌搬回馬龍的四度領先,把比賽拖進決勝局,馬龍罕見的失去了平常心,急躁冒進,第七局1-7落後,習慣性最後一搏扳成5-7後,銳氣已失,再無力迴天!



龍隊兩屆公開賽連敗張本智和和皮奇福德,是否說明龍隊的控短技術在接發球環節對旋轉和落點的控制,難以抑制像張本智和和皮奇福德這一類以反手強行擰拉為主要技術手段的選手的主動上手?

龍隊是否應該加強反手擰拉的使用,加強主動上手?

國乒教研組是否應該精細跟蹤研究皮奇福德,雨果的反手擰拉技術,為國乒主力的針對性訓練提供數據?

國乒對新技術,新戰術,新對手的情報和研究是否能更常態更系統?

而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