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开放续写口岸繁荣

思想有多远,一个人就能走多远,一个城市开放的深度就能到达多远。这句话在边城满洲里一次次得到印证。

深度开放续写口岸繁荣

创业 因更开放

来自克拉斯诺亚尔斯克的俄罗斯青年瓦列里今年7月在互贸区开了三家店。

第一家在互贸免税区A厅,他和一个中国朋友合伙开了一家俄罗斯食品店,他从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带来的员工会穿着俄罗斯民族服饰,在这家店前招揽生意;第二家店是位于停车场入口处的一家俄罗斯西伯利亚美食咖啡厅,这里会出售抓饭、俄罗斯饺子、罗宋汤、沙拉等俄罗斯传统美食,到了晚上,瓦列里还会去互贸区首届啤酒节卖他的俄罗斯大肉串;第三家店在互贸免税区B厅,在这里,他销售在家乡森林里收集到的西伯利亚蜂蜜、雪松松子、草药茶等天然食品。

深度开放续写口岸繁荣

瓦列里原本在家乡开店,看到满洲里互贸区深度开放这个商机,决定到这里掘金。中国的市场让他兴奋,未来,他计划把他的天然食品带到北京、天津这样的大城市去经营,让更多人喜欢上来自西伯利亚森林的馈赠。

满洲里的青年创业者陈硕瀛却誓做中俄贸易的使者。

他在互贸区经营的宝泰云仓主营俄罗斯食品,由于临近国门景区,游客进入互贸区就可以直接到宝泰云仓购买货品,云仓里入驻了各家快递的代办点,购买后可直接打包邮走。他创立的“宝泰国际综合商贸服务平台(中俄双语)”面向俄罗斯消费群体,是集跨境大贸贸易及小商品零售商城、对俄商旅服务及跨境金融服务为一体化全方位的中俄商贸交易平台。目前,陈硕瀛正积极运作该平台,努力实现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单真正意义的跨境结算。

与此同时,互贸区正积极打造中俄互市贸易区便民跨境电商创业孵化基地,免费为大学生提供线上电子平台、办公场地、俄罗斯免税进口产品、物流配套服务及专业课程辅导,鼓励、引导、帮助大学生创业。

深度开放续写口岸繁荣

背靠大树好乘凉,互贸区深度开放给中俄创业青年们带来了无限的商机,使这座口岸城市再次走向繁荣。截止到7月18日,满洲里互贸区入区游客58155人次,互市贸易免税交易区共交易俄罗斯商品11802吨,实现交易额6800余万元,该区自2016年深度开放以来,累计交易额近3.6亿元。区域内边民贸易、金融服务、旅游观光、餐饮娱乐、国际会展、信息咨询、跨境电商等产业竞相发展,成为满洲里开展对外经贸合作的先行区。

合作 向更深处

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和满洲里口岸功能的日趋完善,对俄蒙周边地区的深度合作成为一种必然。

2017年4月份俄罗斯首列小麦专列通过满洲里口岸进口中国,小麦作为战略物资属国家级限制商品,满洲里口岸能获批为对俄小麦进口指定口岸,进一步提升了满洲里口岸的战略地位和影响力。目前,满洲里口岸已获得国家级粮食进口指定口岸、对俄油菜籽进口唯一指定口岸、对俄小麦陆路进口指定口岸、对俄荞麦、燕麦、葵花籽、亚麻籽进口指定口岸的权限,进口俄罗斯粮食的品类已达到7个,年进口并落地加工俄罗斯农产品近20万吨。

深度开放续写口岸繁荣

进口品类、扩大进口量的同时,在落地加工环节也带动了地方就业、增加了地方税收。在项目实施中,我市与西伯利亚大铁路沿线的俄罗斯节点城市: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克麦罗沃、阿尔泰等地区开展农业领域合作,双方企业在俄罗斯建立合资企业,从农作物培育、种植、运输、检疫、销售等环节合作经营,优势互补、利润共享。2019年伊泰、恒升等粮油加工厂达产后,可形成面粉加工能力100万吨,食品油加工能力80万吨的规模,满洲里届时可成为全国最大的对俄农产品进口加工基地。

对俄农产品进口加工项目进一步打开了满洲里与俄罗斯腹地城市深度开放的大门,我市先后与鄂木斯克市、克拉斯诺亚尔斯克市、新西伯利亚、巴尔瑙尔市签订了友好城市协议,双方交往日益紧密,这些城市先后7次派高层代表团访问满洲里并举办企业推介、对接会,满洲里市政企代表团也积极相应、高规格回访,市委书记陈立新、市政府市长许爱莲多次亲自带队出访俄罗斯,全力推动项目落地实施。目前,除农产品项目合作外,内蒙古大学满洲里学院与鄂木斯克国立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首批近20名互派留学生也与2017年9月份到位。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中蒙医院与鄂木斯克眼科专科医院、骨科康复医院、外科诊疗中心等医疗机构合作也已全面展开,并在满洲里市人民医院举行了友好医院挂牌仪式;伊利亚果品、茉莉花艺术玻璃有限公司、凯胜木业等企业也与俄罗斯各自领域企业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此外,航空、物流、旅游、文化、体育等领域合作也已相继开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