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幼小的生命宛如春天萌发的新芽

孩童的笑脸是那样纯洁无瑕

每一声砰砰的心跳都是明天的一角

每一个小小的生命都是祖国的希望

用我的双手治愈

多么神圣多么美好

未来在我手上

感觉生命的重量

我们是平凡人

❤️ 我们是不平凡的儿科医生 ❤️

今年的8月19日是首届中国医师节,继教师节、记者节、护士节后,正式成为第四个行业节日。本周,让我们走进浙大儿院,聚焦这一特殊群体——儿科医师。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你们是最美天使”

8月13日,中共浙江省委宣传部、浙江省卫生计生委联合发布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评选结果。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医疗队获评“最美天使”特别奖;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ECMO团队等10名个人或团队获评十大“最美天使”,另有29名个人或团队获得“最美天使”题名奖。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此次“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评选活动是面向全省40多万卫生计生工作者开展的最高规格的选树先进典型活动。榜样就是一面旗帜、一种力量,省委宣传部、省卫生计生委号召全省上下特别是卫生计生系统向“最美天使”学习,为弘扬“最美浙江人”精神,高水平高质量推进“健康浙江”建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明办主任黄明辉,浙江省卫计委党组书记、主任张平,党组成员、副主任王国敬、马伟杭、徐润龙,党组成员、驻委纪检检查组组长杨援宁等领导出席发布会并为“最美天使”颁奖。各市、县(市、区)卫生计生委(局)及省级医疗卫生计生单位代表、媒体记者等300余人参加发布会。

发布会现场,一个个“最美天使”VCR的展播,感人肺腑,温暖心田。他们当中,有跨越万里、情洒边陲,让边疆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浙江一流优质医疗服务的援疆团队;有追求卓越、勇攀高峰,以高超医术挽救无数患者生命的精诚大医;有不忘初心、无怨无悔,数十年如一日相伴精神病患者的特殊天使;有牢记使命、永不言弃,竭力救治一个又一个心肺衰竭新生儿的生命卫士。

VCR中 ,浙大儿院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科主任林茹动情地说:“每当成功挽回一条生命,你会拥有任何一个其他职业都无法体会到的喜悦和满足。”这句发自最美天使内心的话语,也打动了现场观众的心。浙大儿院ECMO团队正是以敬佑生命的医者仁心,将一个个在死亡线上的孩子拉了回来。就算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他们都会拼尽全力。拯救生命是职责,是誓言,更是身为医者的永恒追求。

让我们一同走近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浙大儿院ECMO团队,他们跳动着最美的“刀尖上舞蹈”。

医者仁心

浙大儿院心脏中心ECMO团队

大会为ECMO团队撰写的颁奖词

皆因骨肉相连

缘起血脉相融

争分夺秒的生命赛场

只为不辜负那无限信赖的眼神

热血融进心房

涌动着澎湃的感谢

敬佑生命

因为一力承担 所以一路荣光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打造一流的“精品ECMO”团队

造福重症心肺衰竭儿童

2007年7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ECMO团队成功为一位出生仅6天、体重仅2.8kg的大动脉调转术后左心低心排的新生儿实施了ECMO辅助,87个小时后孩子成功脱机,这个孩子成为国内第一例由儿童医院开展ECMO技术挽救的病人,浙大儿院也建立了国内第一支儿童ECMO团队。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如今,在浙大儿院院长、心脏中心主任舒强教授的带领下,ECMO团队不断壮大,成员已从3人扩大到20余人,现有外科医生2名,ECMO医生7名,监护医生12名和若干专业护士。其中,主任医师3位,副主任医师5名,研究生学历及以上占70%以上。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ECMO是目前为止最高级生命支持技术,通过ECMO技术可大大提升医院的重症病人抢救水平。十年来,浙大儿院ECMO团队抢救了百余例心肺衰竭患儿,是国内儿童医院成功救治患儿数字最高的医院。其中总脱机率75%,存活率63%,出院率总存活率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单病种暴发型心肌炎的救治存活率达到85%,高于国内外同行水平。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至今,这支队伍仍旧保持亚洲ECMO存活最小年龄、最低体重记录;2013年在国内首例联用ECMO和左心辅助装置两项最高级别体外生命支持技术,反复8次关开胸无感染,使1例复杂先心病患儿成功度过了术后1个月危险期,为心脏移植提供机会;2015年在国内首次为出生仅18小时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建立ECMO并实现了院间转运,为患儿赢得了手术机会,填补了国内ECMO救治新生儿呼吸衰竭成功的空白;2018年成功救治卡肺囊虫重症肺炎呼吸衰竭患儿,这是国内第二例该病种以ECMO抢救成功案例;不久前,团队成功救治年龄最小的呼吸衰竭的患儿,该患儿出生仅32天。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在取得傲人成绩的同时,为了救治更多的病人,浙大儿院ECMO团队积极推广ECMO技术。ECMO团队负责人浙大儿院心脏中心副主任、体外循环及体外生命支持科主任林茹任中国心血管麻醉体外生命学会常委,中国医师学会体外生命支持分会委员,中华胸心血管外科学会体外循环学组委员,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分会委员、小儿学组副组长,浙江生物医学工程学会体外循环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林茹带领专家们陆续协助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杭州市第二人民医院、浙江绿城心血管医院、南京市儿童医院、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市儿童医院和武汉亚洲心脏病医院实地建立ECMO,并建立规范的操作流程。同时,林茹等专家积极参与国内相关培训,为基层医生讲解、授课,不断推广ECMO技术的,为造福危重症儿童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成绩的背后是ECMO团队成员高度的责任感、敬畏生命的高尚情怀以及精力体力的巨大付出。医学既是一门科学,最核心的竞争力永远是业务水平,只有掌握更全面的知识,才能在管理和治疗方面获得话语权。为此,团队成员定期开展模拟培训,坚持学习,总结经验教训,奠定了扎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并参考国外先进经验,制订严谨、细致、规范的操作流程。邀请ECMO领域著名专家台湾大学柯文哲教授浙大儿院做专题讲座,选派团队赴台大医院观摩学习专业技术。通过多方面学习,提高自己的医疗技术水平。最终,ECMO团队秉承精准管理的原则和先进严谨的技术,在ECMO运行管理中,能够精准调节pH值、药物品种和剂量、呼吸机参数、肺循环和体循环阻力分配和血流比例。至今ECMO团队已发表ECMO相关论文17篇,其中SCI共5篇,其中省级课题1项。无论是医疗技术水平,还是科研能力,浙大儿院这支团队是一支名副其实的“精品ECMO”团队。

团队的严谨、专业和辛勤、努力,得到了各方认可和褒奖。陆续荣获“宋庆龄儿科医学奖(2011)”、“浙江省科技进步一等奖(2012)”、 “中国教育中心爱在基层——最美妇幼天使典型集体(2015)”、 “第二届中国体外生命支持学会最佳团队协作奖(2017)”等等。浙大儿院心脏中心ECMO团队也吸引了新华网、人民网、浙江在线等多家国内知名媒体多次宣传救治事例,就连《Nature》杂志也以《Huge difference for the smallest》一文特别报道,这支团队在国内拥有较高社会影响力,整体实力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成绩和荣耀属于昨天,日臻成熟的浙大儿院ECMO团队始终不忘最初的医学梦想,我们会不断努力,为幸罹患重症心肺衰竭的患儿极其家庭,奉献青春、热情和智慧!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医疗队

大会为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医疗队撰写的颁奖词

屯垦戍边

有天山雪莲为伴

行医为民

塞外明月相照

是猎猎西风中的妙手仁心

是茫茫大漠上的杏林春暖

穹顶之下

大爱无疆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浙江大学“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由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25位医护人员组成,2016年4月起,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开展援建,通过“强管理、育人才、带队伍、壮学科”,快速提升第一师医院管理水平和医教研能力,让边疆各族群众在家门口就享受到了和内地一样的优质医疗服务,被当地群众誉为“最接地气的援疆工程”和“增进民族团结的民心工程”,受到中组部、国家卫计委、浙江省党政代表团的高度肯定和评价。

这其中有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的新生儿科副主任医师陈正和普外科副主任医师钱云忠,他们响应祖国召唤,远离家乡,不畏艰苦,前往祖国的西北边陲新疆救死扶伤,为边疆百姓的健康保驾护航。

两度援疆干部陈正

让新生之花在塔里木盆地更加绚烂的绽放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陈正,作为医疗队队员和技术专家,2016年4月第一次援疆,工作重点是制定规章制度、规范诊疗常规、培训基本技能。通过几个月的病房改建,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于2016年9月8日正式成立,实现从无到有,到首批“组团式”援疆工作结束时,综合诊疗能力已达到阿克苏地区领先。首次援疆任务即将完成之际,考虑到一师医院新生儿科新建不到一年,基础薄弱,学科能力需要持续性提升,陈正毅然决定再次援疆。2017年2月,陈正被任命为浙江大学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领队和兵团第一师医院副院长第二次进疆赴阿克苏,在此期间,他带领医疗队以“强管理、带学科、育人才、提水平”为要求,落实浙江大学6家附属医院与第一师医院“以院包科”协议方案的签署,为第一师医院的发展打下了基础。目前第一师医院新生儿科综合实力在兵团和疆内地州级医院处于领先,充分带动了阿克苏地区危重症新生儿救治水平的提升,2017年成为兵团重点学科,2018年“浙江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疾病南疆诊治中心”也已成立。

援疆干部钱云忠

到西北去,到边疆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喜讯!浙大儿院ECMO团队获第四届“最美浙江人·最美天使”称号!

钱云忠,2011年8月主动请缨参加中国第22批援马里医疗队,在艰难困苦的动荡环境中,他仍圆满完成了援非任务,被授予马里国家级雄狮奖章。5年后,他又成为了浙江大学第二批“组团式”援疆医疗队的一员,前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医院开展援建工作,通过改变小儿外科门诊设置、成立导师带徒工作室等方法帮扶一师医院小儿外科发展,同时积极参加博州自治区小儿继续教育培训班。目前兵团一师医院小儿外科常见的疾病基本都能完成,大部分危重疾病也能给予积极的急诊处理,为二期手术提供了时间,实现了援建的初级阶段性成果,真正做到了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援疆期间,钱云忠亲往阿克苏地区的阿拉尔、一团、四团、十二团、十六团、阿瓦提、乌什、图木舒克、巴楚等地进行义诊和巡诊,给当地维族百姓提供了优质的医疗服务,为促进民族团结、维护新疆社会的长治久安做出了贡献,也与当地百姓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