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網際網路知識經濟的興起

《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今天要為您分享的是方軍老師的《付費》這本書,本書的副標題是: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這本書全面分析了知識經濟這個行業,讓我們對於知識經濟有一個整體、全面的瞭解。

本書作者方軍老師,有15年的互聯網與知識產業的從業經驗,這本書都是作者實踐總結的乾貨,絕對不是紙上談兵。

本書深度剖析了知識產業這個行業,還介紹了“個人知識支柱”、“知識商業畫布”和“知識矩陣”這樣的三個非常實用的工具。不管你是知識消費者、知識從業者還是知識平臺方,你都能從這本書裡面學到你需要的知識。

小編將從知識消費者、知識平臺、知識從業者三個不同的角度為您分享這本書。

《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一、知識消費者

作為“知識消費者”,我們最關心的就是,當我們面對紛繁複雜的學習內容時,我們要如何抉擇?如何學習才能真正學到對我們來講有用的知識?

小編將從:第一、建立“個人知識支柱”;第二、建立“個人知識框架”;第三、用“輸出”和“使用”的方式學習;第四、將知識工具化。這四個方面來為您分享。

1、建立“個人知識支柱”

(1)“個人知識支柱”是什麼?

下面小編將用一個比喻來說明:假如我們把我們的知識看成一座由知識組成的小屋,而你會發現支撐我們這個知識小屋的是幾根粗壯、結實的柱子,這就是“個人知識支柱”。如果沒有“個人知識支柱”的支撐,你的知識小屋就會坍塌為一堆毫無用處的碎磚爛瓦。

“個人知識支柱”對建立個人的知識小屋,起著關鍵性的作用。

接下來,小編再舉一個例子來進一步說明:比如,喬布斯的“個人知識支柱”分別是科技產品、商業、品牌營銷、藝術設計,而且他在每個領域都達到了大師級的水平,也就是他的每根“個人知識支柱”都足夠的高。

(2)如何建立“個人知識支柱”?

建立“個人知識支柱”的過程,就是我們自我知識剖析的過程。

比如,作者建立“個人知識支柱”的過程是這樣的:作者分析了自己的教育背景、工作經歷、個人興趣、時代背景、學習獲得等多個維度,最後發現自己知識之屋的幾個“個人知識支柱”分別是——互聯網產品開發、傳媒內容和知識產業、商業管理、工程思維、創意管理。

當然我們的“個人知識支柱”並不是一塵不變的,它是會根據我們的不斷學習進步,不斷的增減、調整的。

2、建立“個人知識框架”

對於我們的“個人知識小屋”來講,我們除了有幾根粗壯、結實的“個人知識支柱”以外,我們還得先建立起“個人知識框架”,然後再往框架裡面添磚加瓦,這樣建立起來的知識小屋才是非常堅固的、才能經得起振盪、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個人知識框架”是在“個人知識支柱”的基礎上發展出來的,“個人知識支柱”就是一個我們需要的知識領域,“個人知識框架”就是我們學習這個領域知識建立起來的知識框架。

那麼我們又應該怎樣建立自己的“個人知識框架”呢?我們建立“個人知識框架”主要有以下三個渠道,分別是:借鑑經典框架、讀這個領域的經典材料以及向這個領域的專家請教。

比如,你要建立企業管理領域的“個人知識框架”,你可以首先結合彼得·德魯克安迪·格魯夫這兩位管理大師的經典著作《卓有成效的管理者》《格魯夫給經理人的第一課》。

從兩位管理大師的經典觀點中,我們可以提煉出三點,作為我們的企業管理“個人知識框架”,分別是:第一、管理者怎麼讓自己變得卓有成效:關注自己的時間分配和使用方式,關注“我能做出哪些貢獻”,關注“如何發揮自身的優勢”;第二、用格魯夫的“早餐店的生產線”來了解如何進行產出導向管理,從“事的邏輯”的角度掌握如何提高生產率:第三、瞭解有什麼樣的具體工具可以提高管理者的生產率:開會、決策、激勵下屬、招人、留人等等。

3、用“輸出”和“使用”的方式,學習知識

其實我們很多人,每天都在接觸、學習大量的知識,但是我們總是記不住、掌握不了。到底怎樣學習才能更大程度的掌握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的效率呢?

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曾經對吉姆·柯林斯說:“把才華應用於實踐之中——才能本身毫無用處。許多有才華的人,一生碌碌無為,通常是因為他們把才華本身看作是一種結果”。

德魯克的意思就是:知識只有“使用”起來,才會創造價值,知識本身毫無用處。

學習最有效的方式之一就是——以“使用”的方式,學習知識。

比如,工程類的知識在過去100年的時間裡快速的演進,關鍵原因之一就是——工程類的知識不斷的被投入使用,然後反饋、修正、改進。

使用知識的兩個誤區:第一,不能把碎片化的知識不加思考地投入使用;第二、不能教條化地使用知識。

另外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就是——以“輸出”的方式,學習知識。

讀書,被認為是最重要的學習方式,書所提供的信息往往比較稀疏,需要我們用想象和思考去補全,讀書使我們處在一種主動活躍的狀態。然而讀書又往往讓我們以為自己已經掌握了,但實際並非如此,最好的檢測方式就是“輸出”。

“輸出”可以刺激和優化學習過程,當我們能邏輯清晰的“輸出”的時候,我們才算是對所學內容有了一定的掌握。現實情況往往是,我們看完一本書,感覺上看懂了、掌握了,讓你分享的時候,又什麼都講不出來。

“輸出”也有兩個陷阱需要避開:第一,對於一些無法直接重複和驗證的領域,這樣的輸出可能有事後合理化、美化的傾向;第二、這樣輸出以後,我們可能錯誤的固守自己的經驗,固執的認為自己所總結的就是對的,在未來情況發生變化,需要進行變化時失去靈活性。

4、將知識工具化

“知識工具化”就是將我們學到的知識消化、吸收、重組為能指導我們具體行動的工具。

塔勒布的《黑天鵝》裡有這樣一句話:

“我認為,任何不是建立在實踐基礎上的理論都是值得懷疑的,特別是在複雜體系中,那就是:技藝(知道怎麼做)要優於知識(知道什麼)”。

在商業上最成功的一個將“知識工具化”的例子就是“豐田的精益生產理論”,這個理論不僅被用在全世界的其汽車生產領域,而且還被用到產品開發過程、服務業、軟件開發過程等等領域。

傑弗裡·萊克提出了豐田4P模型,是一個四層的金字塔:最底層是理念,著眼於長期的思維;之上是流程,杜絕浪費;再上是員工與事業夥伴,尊重他們,激勵他們,使他們成長;最頂部是解決問題,持續改進與學習。

《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二、知識平臺

作為知識平臺,我們可能最關心的就是我們要如何找到自己的平臺定位?我們要如何分析自己的商業邏輯是否正確?小編將從“平臺的四個不同定位角色”和“知識商業畫布,分析商業邏輯的工具”兩個方面來為您分享。

1、平臺的四個不同定位角色

(1)產品化

產品化,就是把知識轉化為產品與服務,比如將知識轉化成一本書、一門課、一個音頻節目、一個付費訂閱專欄等等。

我們可能覺得知識產品化,就是知識生產者做的事情,其實很多平臺所協助交易的並不是已經定型的,而是需要重新創造的,往往平臺的決策決定了知識產品長什麼樣子。

知識產品化平臺,可能會自己生產產品;也可能深度參與部分內容的生產;還可能是設定好規則後交給第三方來生產。

作為產品化平臺,我們得知道產品的形態是什麼?產品的價值是什麼?

知識產品的形態有媒體、內容、教育三種形態。

其中“媒體形態”包括:報紙、雜誌、大型會議、展覽活動、科技博客、微信公眾號、自媒體、微博、網絡脫口秀、短視頻、條漫等等。

“內容形態”包括:書、電子書、有聲書、圖書精讀本、圖書解讀本、網絡文學、音頻、電視劇、電影、付費訂閱專欄等等。

“教育形態”包括:線下小班課、線下大課、線下實戰營、慕課、視頻公開課、線上視頻錄播課、線上視頻直播課、線上視頻講座、移動視頻直播、線下一對一面談、線上一對一培訓、微信群直播、微信群訓練營等等。

知識產品設計時,應重點關注三種價值:第一、原生性價值。(凱文·凱利在《必然》中將原生價值分為以下八類:時性、個性化、解釋性、可靠性、獲取性、實體化、可贊助性、可尋性);第二、替用戶節省時間,關注時間價值;第三、注重知識產品的解讀難度。

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用戶的“解讀”和“反饋”行為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第一、用戶看內容的時間碎片化了,用戶需要娛樂化的內容;第二、由“弱反饋”變成了“強反饋”。

(2)格式化

格式化,就是指平臺創造全新的格式,或者將某種格式發揚光大。

比如“分答”,是一個知識交易平臺,但平臺上交易的並不是產品化的知識,而是格式化的知識。

格式就是最基本的,顆粒度最小的產品類型,比如60秒音頻、10秒短視頻、微信文章、問答模式等等。

內容的格式也一直在演變和發展:比如開始的PC互聯網時代,主要是博客文章;移動互聯網崛起後,140字的微博,異軍突起;然後就是微信公眾號文章的興起;再後來就是直播內容;再到現在最火的短視頻內容形式。

選擇格式化路徑的平臺,通常會將內容生產的門檻極度降低,讓個人也能參與,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用戶創作內容。

不管是產品化還是格式化,我們都需要關注一個核心概念——核心價值單元。

核心價值單元就是被反覆重複的內容單元

,比如:對於報紙,是一版,或一篇報道文章;對於傳統音樂,是一張CD;對於線上音樂,是一首單曲;對於電視劇,是一集電視劇;對於網絡視頻,是一個視頻;對於自媒體,是一篇推送文章;對於在線教育,是一次課程……

(3)工具化

工具化平臺主要是,知識學習和傳遞的平臺,因為對於單純的信息、娛樂來講,一旦消費了內容,消費就完成了;但是對於知識的學習和傳遞,除了提供內容讓消費者自行理解外,更好的做法就是將知識轉化為工具,從而使知識達成從“存在”到“實幹”的跳躍。

有兩種主要途徑將知識轉化成工具:第一、將知識轉化成陪伴型的教練。比如,在體育運動領域,我們可以根據移動應用中的提示,完成相應的體育鍛煉;第二、將知識轉化成軟件工具。比如,會計軟件、進存銷軟件、客戶管理軟件等等。

(4)商業化

商業化的過程,就是讓產品帶來收入的過程。

對於平臺商業化來講,始終要探索和實踐的兩個問題是:如何設計能給生產者帶來收入的商業化產品?如何設計能給平臺帶來收入的商業化產品?

2、“知識商業畫布”

“知識商業畫布”就是分析業務邏輯的工具,其中包含7個部分,分別是:

第一、平臺/產品(明白分析的是知識平臺公司還是知識產品公司);

第二、知識生產者;

第三、知識消費者;

第四、資源方(平臺或產品的資源方);

第五、商業化產品(獲取收入的產品是什麼);

第六、生產型社群(由生產者組成的群體);

第七、消費型社群(由消費者組成的群體)。

我們用“知識商業畫布”工具來對公眾號發展起來的新媒體做一個業務邏輯的梳理,以讓我們理解“知識商業畫布”工具的使用:公眾號運作的產品就是推送的微信文章,通常由很少的幾個人生產內容,通過微信公眾平臺構建一個消費型社群,收入來源一般是——軟文營銷、電商導流或自營電商、衍生商品、付費知識產品、教育培訓、收費會員俱樂部等等。

《付費》互聯網知識經濟的興起

三、知識從業者

作為知識從業者,我們最關心的就是如何將我們所掌握的知識包裝成為暢銷的知識產品?小編在這部分內容裡,會介紹本書給出的一個分析知識產品與服務的工具,這個工具將幫助我們創作出更好的知識產品。

這部分內容包括:第一、知識從業者的五種類型;第二、製造完美的半成品;第三、知識產品矩陣,分析知識產品與服務的工具,這三個部分。

1、知識從業者的五種類型

知識從業者有五個類型:

第一、知識原創者(塔尖上的少數人,他們所創造的東西往往難以直接被理解和直接應用,這也使得它們與普通大眾之間需要解讀者)

第二、知識傳播者(知識經濟的主流人群,他們負責解讀經典的知識,然後傳播給普通大眾);

第三、知識產品經理(管理商品與構建系統的人);

第四、知識經紀人(實現商業價值的人);

第五、知識價值領袖(創造巨大社會價值或商業價值的人)。

2、製造完美的半成品

我們所認為的商品一定是一個成品,而在書裡面作者卻說:真正成功偉大的產品,其實都是“完美的半成品”。

到底是怎麼回事呢?作者拿iPHone舉了一個例子,說iPhone就是一個“完美的半成品”:第一、它的產品本質是“半成品”。我們拿到iPhone以後,不是直接就用,而是我們根據自己的喜好,安裝自己喜歡的應用、遊戲和內容,我們和蘋果公司一起共同完成了屬於我們自己專屬的iPhone的製作;第二、它的操作系統和APP Store形成的軟件平臺,對於應用和遊戲開發者來講,也是“完美的半成品”;第三、它給消費者提供了“合適”的開放性。

我們製作知識產品也是一樣的,我們要做的是用戶有“適當”的發揮空間的“完美半成品”,而不是用戶一點發揮空間都沒有的“完成品”。

3、“知識產品矩陣”,分析知識產品與服務的工具。

我們所講的知識付費,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在付費?是為知識本身嗎?為了知識的效果嗎?還是什麼呢?

我們既不是為“知識本身”付費,也不是為了“知識的效果”付費,而是為“經過包裝的知識”,也就是為知識產品或知識服務付費。

創業邦總編輯李勞據認為,按用戶的消費喜好可以把知識分為三類,分別是:第一、技能類,可直接學習的,指向用戶的短期實操;第二、經驗類,可以諮詢建議,指向用戶的中期決策;第三、智識類,可慢慢體悟,指向用戶的長期自我成長。

我們一般通過“知識產品矩陣”的“交付方式”和“產品的目標”兩個維度來分析知識產品與服務。

第一個維度就是交付方式,交付方式又分為3種:第一種,就是單次交付,比如圖書;第二種,就是連續交付,比如,日報、付費訂閱專欄;第三種,就是交互式交付,比如課堂。

第二個維度就是產品的目標,產品的目標有“收入”和“滿足用戶需求”兩種,如果主要目標是收入,我們就稱為商業化產品;如果主要目標是滿足用戶需求,我們就稱為用戶產品。當然很多時候都是一個產品同時具備這兩個目標,只是看哪種成分佔得比較多。

如果產品的目標是收入,我們還得分析是用戶付費,還是第三方付費。

比如,我們用“知識產品矩陣”對付費訂閱專欄做一個分析,付費訂閱專欄是用戶付費、連續式交付,它可以看成是對圖書的一種改造,用戶付費不變,只是由單次交付變為連續式交付。

另外作為自媒體,保證內容更新的頻率和內容質量的穩定性非常重要,這可以說是自媒體生存的根本。

這本書能幫助知識消費者,學會建立自己的知識支柱,更有效的學習;幫助知識平臺,藉助“知識商業畫布”這個工具,找到自己的定位,實現商業價值;讓知識從業者,通過“知識產品矩陣”工具的使用,創作出更好的知識產品。

這本書就是讓你(不管你是什麼角色),都能在這個知識經濟爆發的時代,獲得更大的收穫。

恭喜您,又讀完一本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