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定情信物自古就有,如今看到流傳下來的舊物,心中暗自叩一叩,就有無數故事裹挾著舊時的月色撲面而來。

今日七夕,這篇好物指南帶你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禮有什麼講究。

01/玉佩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結恩情?美玉綴羅纓。”

古時“君子無故,玉不去身”,溫潤的玉佩,謙謙的君子,解佩相贈,定下重逢之約。

02/戒指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道殷勤?約指一雙銀。”

戒指又稱指約、指環,有詩云:“龍香小柄琵琶彎,切玉玲瓏約指環。試按花深深一曲,海棠開後望郎還。”摩挲著指環,踟躕遠眺的倩影遙遙可見。唐《李章武傳》,王氏子婦在兩人分別時贈李章武白玉指環一枚,並賦詩一首:“捻指環,相思見環重相憶。願君永持玩,循環無終極。”戒指雖然有著約束的意味,但並不阻礙它成為從古至今最受歡迎的定情單品。

03/耳環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致區區?耳中雙明珠。”

清時李笠將簡單的耳環稱之為“丁香”,繁複的稱為“絡索”,他說對於女子“一簪一珥,便可相伴一生”。“還君明珠雙淚垂,恨不相逢未嫁時。”這裡的明珠就是耳環,退回信物,宣告著對一段感情的單方面結束。

04/手鐲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致契闊?繞腕雙跳脫。”

手鐲,又名釧、腕釧、跳脫。在梁陶弘景《真浩》中,仙女萼綠華就贈送羊權玉和金的跳脫。

05/簪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結相於?金薄畫搔頭。”

簪,古人用來綰髮的飾物。又名“搔頭”,漢武帝寵愛李夫人,曾用李夫人的玉簪搔頭,因此得名。

06/釵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慰別離?耳後玳瑁釵。”

釵,也是古人用來綰住髮髻的頭飾,簪是單股,釵分多股。古代男女相別離時,常分釵各執一股,各自珍藏,作為來日重聚的憑證。辛棄疾《祝英臺近》:“寶釵分,桃葉渡,煙柳暗南浦。”寫的就是這樣的別離。白居易《長恨歌》:“唯將舊物表深情,鈿合金釵將寄去。釵留一股合一扇,釵孽黃金合分鈿。” 唐玄宗和楊貴妃也是以分釵這樣的方式相別。

07/手帕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絲縷織就的手帕,“絲”諧音“思”,寓意著相思,“橫也絲(思)來豎也絲(思)”,是古人常見的定情信物。《紅樓夢》裡,小紅因一條遺失的手帕與賈芸結情。寶玉也曾送黛玉兩方舊帕子,以表真心。

08/紅豆

“玲瓏骰子安紅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紅豆,又名相思子。漢時男子被徵兵戍邊未返,妻子終日在村口樹下等待,泣血而死,血淚化做樹上的果子,被人們稱為“紅豆”。摩詰一句“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後人每每就能依著紅豆娓娓道來一個動人的故事。

09/梳子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送梳子,有白頭偕老的意味。一些地方的風俗,結婚當日會有老人替新娘梳頭,並說著“一梳梳到尾,二梳白髮齊眉,三梳兒孫滿地。”的吉祥俗語。

10/同心結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纖手捻殘針縷細,金釵翻過齒痕香。同心小綰寄思量。”

將萬千心緒隨著絲絲縷縷的線纏繞編織,寄託思念,小小一物還蘊含著靈巧與智慧。“何以結中心?素縷連雙針”,“素縷”表示純潔,針表示著“貞”。

11/香囊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何以致叩叩?香囊系肘後。”

香囊,古人用來裝草藥香料的貼身小物,或絲布縫製,或金屬鍛造。又稱香包、荷包、香袋、香纓、容臭。《禮記》“男女未冠笄者,雞初鳴,鹹盥漱,櫛縱,拂髦,總角,衿纓,皆佩容臭,昧爽而朝。”每天向父母請安時必須佩戴香囊,因為是貼身小物,常作為男女之間的定情信物。

《紅樓夢》有一回,黛玉因不見寶玉佩戴之前相送的香囊,傷心賭氣,剪壞了正在為寶玉繡著的香囊。“欲織雙鴛鴦,終日才成匹。寄君作香囊,長得系肘腋。”古代女子靜坐小樓繡香囊,一針一線都用盡心力與巧思。

12/鞋

“何以消滯憂,足下雙遠遊。”

在南朝時,凡娶婦之家須先下絹絲新鞋一雙為聘禮。陶淵明《閒情賦》“願在絲而為履,附素足以周旋。”願做為鞋,與心愛之人長相伴。

13/嫁衣

穿梭古今,看古人定情送物的講究,一定有你心動的那一款!

所有的所有,都是為了走到人生中最重要的時刻。女孩總是會期盼一場特別的婚禮。

中式嫁衣,如今主要有龍鳳褂與秀禾服。龍鳳褂主要元素有鳳凰、祥雲、牡丹,寓意姻緣天定、吉祥和美,常以金銀線織繡,對襟的設計與精湛的技藝,彰顯新娘身份的高貴。

找一份屬於你們的獨一無二的信物吧!

/下載東家APP,淘盡文中好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