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D-WAN爲大數據的應用提供支持

隨著如此眾多的用戶應用程序、設備和機器應用在雲端和企業數據中心,越來越多的數據被企業、公用事業和政府機構消費和分析以獲得商業洞察力。

社交媒體和數字銷售點不斷收集消費者反應和人群情緒的數據。這些數據可以讓零售商和其他人更深入地瞭解客戶行為,從而幫助他們更明智地進行銷售。而更好地使用這些數據來吸引新客戶並改善客戶關係的公司正在獲得巨大的競爭優勢。然而,要獲得這種令人垂涎的數據,提供這些數據的分佈式網絡必須靈活、可靠且具有成本效益。

如果沒有虛擬技術、雲計算和軟件定義網絡(SDN),用於解決大型問題的大量計算能力就不可能存在。這三種技術融合在一起,幾乎可以為任何公司提供大數據。虛擬技術、雲計算和軟件定義廣域網(SD-WAN)的融合正在徹底改變網絡以及在網絡上運行的服務的交付、管理和運營。

虛擬和軟件驅動的技術始於數據中心,然後擴展到網絡設備,現在正在推動將用戶和機器數據連接到企業數據中心和雲計算設施的廣域網(WAN)。 SD-WAN將處在為企業IT和採用商業智能的業務部門帶來低成本、可靠連接的最前沿。

如AWS、微軟Azure、谷歌雲等雲計算服務商提供的雲計算服務已經將商業智能發揮到極致,使大量數據可供各種組織使用。通過利用雲計算的規模經濟,幾乎所有公司都可以全面降低計算和連接基礎設施成本,並實現彈性增長。

SD-WAN將遠程用戶和物聯網(IoT)設備連接到雲端和企業數據中心,可以降低帶寬成本,同時使用商用寬帶網絡提供可靠性、性能和安全性。實現這一壯舉涉及將諸如xDSL、有線、寬帶移動、多協議標籤交換(MPLS)等鏈路聚合到單個虛擬WAN中,該WAN根據網絡路徑的可用性和實時質量不斷適應流量和網絡條件。這種非凡的網絡彈性使組織能夠支持更多流量,從而支持更多數據,同時確保應用程序平穩運行,而不會受到擁塞、延遲、丟失,以及抖動等底層網絡問題的不利影響。

SD-WAN將網絡配置與各個鏈路和硬件組件分離。它具有軟件驅動的虛擬網絡覆蓋、可消除不同硬件配置和管理的複雜性、利用所有可用鏈路、集中控制,以及整個SD-WAN結構的可視性。

通過改變組織在當今數字連接世界中的通信方式,SD-WAN在可靠地從移動用戶、分支機構、零售店、製造工廠、遠程工業設施、物聯網設備和許多其他終端提供大量數據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所有這些數據都會傳遞到企業數據中心和雲計算站點,在那裡進行分析和使用,以做出決策來幫助改善業務運作。

隨著人工智能(AI)、增強現實(AR)、物聯網設備成為更多應用的業務驅動因素,企業對SD-WAN的需求將繼續增長。就其性質而言,這些技術依賴於可靠、快速且經濟高效的WAN。很多應用程序可能是數據密集型的,並且一些應用程序都是關鍵任務。他們生成的數據對於改善業務決策和在市場中獲得競爭優勢至關重要。無論應用程序是否是關鍵任務,它們都在爭奪相同的帶寬。這就是SD-WAN增加更多價值的地方:通過使組織能夠針對特定應用程序確定帶寬利用率,甚至根據業務優先級將某些鏈接分配給優先級應用程序。

幾年前,當大型企業將分支機構連接到企業數據中心時,採用多協議標籤交換(MPLS)和其他私有鏈路的成本很高。但是如今,他們需要更高的靈活性,並且正在尋求簡化操作,降低成本,因為幾乎所有人和所有東西都需要通過遠程網絡連接。即使企業總部的員工也需要登錄遠程服務器以訪問其公司的雲計算託管應用程序。

在跨多個位置和跨多個單獨管理的鏈路應用人工策略時,管理大數據成為一項挑戰。管理的位置和鏈路越多,其應用實現必要性能和可靠性的策略就越加複雜和困難。

SD-WAN通過連續轉發IP數據包的邊緣網絡設備改善了這一問題,而中央控制器/協調器則根據實時網絡條件對如何轉發數據包做出動態策略決策。控制器分析多個鏈路的流量,並確定每個應用和各個數據流的最佳網絡路徑。SD-WAN提供無限的鏈路靈活性,因此組織可以聚合多個具有成本效益的寬帶互聯網鏈路,以減少甚至消除它們對昂貴且剛性的傳統鏈路的依賴。

組織通過購買邊緣計算和控制器技術並在內部進行管理或與提供SD-WAN即服務(SD-WANaaS)的服務提供商合作來獲得SD-WAN。SD-WAN的託管服務可以來自單一運營商,也可以來自託管服務提供商,該提供商提供與SD-WAN邊緣設備和控制器集成的運營商中立鏈路。通過運營商中立的SD-WAN服務,所有鏈路和SD-WAN技術捆綁在一起,並一起交付。

很多企業正在使用SD-WAN部署,僅限全球互聯網的WAN,並且越來越多地使用混合網絡,這些網絡將多協議標籤交換(MPLS)鏈路與各種寬帶鏈路聚合在一起為大數據提供支持。 SD-WAN使他們能夠降低帶寬成本,提高可用性和可靠性,並獲得網絡彈性。SD-WAN具有許多優勢,如果沒有SD-WAN提供的靈活性、低成本和可靠性,將會難以證明私有鏈路的合理性,並且難以開展競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