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大V陳杰人借網炒作 5年名下帳戶資金流水過億 地方官員找他拜碼頭

網絡大V陳杰人借網炒作 5年名下賬戶資金流水過億 地方官員找他拜碼頭

“我批評官員是不容忍官員對人民的欺凌或者對人民賦予權力的褻瀆,我批評政府的不當行為是希望這個政府更優秀、更好地為人民服務,我批評社會的不良現象是為了這個社會更乾淨、更和美。”在微信公眾號“傑人觀察視角”上陳杰人如是寫道。

自稱為“批評者”的陳杰人先後註冊運營著“傑人觀察”、“傑人觀察高度”、“傑人觀察平臺”等21個公眾號,5年多發佈網文3000多篇。在公號裡,陳杰人或點評時政、或揭露官員醜聞、或批評監督政府因“敢言”、“敢爆料”積累數十萬,粉絲不少還是“鐵桿粉”。

但讓粉絲們大跌眼鏡的是,7月4日因涉嫌非法經營罪、敲詐勒索罪等多項刑事犯罪,陳杰人被帶走調查。

湖南警方偵查認為,陳杰人以網上發帖虛構和誇大事實炒作實施要挾,幫人“了難”,涉案涉事金額四千多萬元。截至目前,包括陳杰人兩個弟弟、前妻、兩位情人在內,其家族已有多人被調查,案件仍在進一步偵辦中。

被調查後,陳杰人供述稱自己 “濫用網絡影響力,辜負廣大粉絲信任”。他說:“在很多不瞭解真實情況的網友看來,我是披著光鮮外衣的網絡大V,但實際上我是打著公平正義的旗號,為了個人的名與利,幹了很多不良勾當的互聯網害蟲。”

線下襬拍線上“曝光”

拿下治汙工程,改改預算就賺百萬

陳杰人是一名“自媒體人”,早年曾在多家媒體工作,因虛假新聞等問題先後被開除解聘。在公眾號個人簡介中,他自稱畢業於清華大學法學院、中南大學政治學與行政管理學院博士,是中國政法大學研究員、碩士生導師,還是資深媒體人、法律文化工作者,品牌策劃和危機公關專家,曾入選“中國最具有影響力的100名意見領袖”。

網絡大V陳杰人借網炒作 5年名下賬戶資金流水過億 地方官員找他拜碼頭

陳杰人幾乎每天撰文,或點評時政、或揭露醜聞、或表達隨感。他在文章中毫不諱言自己農村出身、父親早逝、母親雙目失明,10歲生日時能吃到雞蛋就很幸福。

這些文章為陳杰人“圈粉”數十萬。在粉絲們看來,這位清華法學院畢業、擁有博士學位的網絡大V,既“勤奮勵志”、又“仗義直言”,堪稱“為民請願的反腐鬥士”“公平正義的守護者”。

湖南警方調查卻發現,陳杰人一連串撰文的“曝光”、“舉報”、“仗義直言”背後另有真相。

陳杰人諸多文章中,震動相當大的一篇,是2016年底發佈的《與湖南環保廳長XXX商榷:綠色發展不能光說不練》。

文中稱,雙峰縣青樹坪鎮業稼村的村民帶著死雞死鴨到邵東縣上訪,控訴河水汙染帶來的影響,還“有圖有真相”地附上村民上訪的現場照片。

其後,湖南省環保部門、婁底市政府就此採取的行動,陳杰人緊緊跟進,隨時撰文發表評論。一時間,有關業稼村流域的河水汙染,成為輿論焦點。

該系列文章的背景是,陳杰人得知湖南正開展環境汙染整治行動,一部分清淤工程就涉及他的老家業稼村,迅速線下操作,安排二弟陳偉人等人拎著一袋四處蒐羅來的死雞死鴨,到縣政府“擺拍”,並撰寫相關文章。

其後,陳杰人把縣、鄉黨委政府主要領導找了個遍,稱爭取來治汙資金是他的功勞,清淤工程必須由他來做,否則還將繼續發文。2017年5月,陳杰人堂弟的公司、三弟陳敏人如期“拿下”工程。

此項清淤工程,前期完成工程量花費不足200萬,但經陳杰人三次“指導”,陳敏人將預算做到600多萬。

據介紹,施工預算表經來回修改,最初,陳杰人交代陳敏人按照600萬元做施工預算,陳敏人制作了600萬元整的預算表,陳杰人覺得“整數太多,一看就是假的”;經多次修改,才將預算表上報。其後經陳杰人進一步施壓,300萬元工程預付款很快撥付到賬。

這份預算報表,也讓陳杰人兩位弟弟大感驚訝:最初以為最多能賺幾十萬,沒想到光調個預算、改個報表,就能賺幾百萬。對此,陳杰人稱“報上去就是錢”。

這種線下操作、線上再“舉報”“曝光”的做法,是陳杰人的一貫做法。在網絡世界裡,只要是實名舉報、有圖有真相的曝光,就會引起圍觀,但這些“舉報”和“曝光”在陳杰人這裡,不少都成了“生意”——通過傳播炒作舉報,向地方政府施壓,以期達到他的目的。

據湖南警方披露,陳杰人不少文章背後都藏著項目和利益,他還註冊了多家諮詢公司,以提供“法律服務”的名義與委託人簽訂協議後,網上撰文網下“運作”。短短5年間,陳杰人名下賬戶的資金流水過億。

今年,江西贛州一家鋼鐵企業被國務院有關部門認定為高能耗企業必須關停,企業負責人為逃避關停,請陳杰人出面運作,支付了105萬元諮詢費後,陳杰人還沒來得及運作,2018年7月4日就被警方帶走調查。

據瞭解,2013年以來,陳杰人“法律服務”的門檻價從最初的2萬元左右翻倍漲至2017年的10萬元。今年6月,他還在公眾號對“法律諮詢”明碼標價。

善打“政治牌”:

先給官員輿論壓力,再談委託事項

一位與陳杰人相熟的人士告訴南都:陳杰人常用的一種“營銷手法”,是“打政治牌”:先給官員造輿論壓力、再談委託事項。曾有朋友多次勸其注意風險,陳杰人並不在意,稱自己撰文都是“依法依規”。

去年12月,“傑人觀察視角”發佈《添堵還是炫富?貴州畢節在北京豪華酒店開扶貧報告會》一文,配發會場照片稱“豪華會議廳的後部堆放著大量禮品袋,因為不敢造次,我未能打開看看裡面裝著什麼”,影射扶貧腐敗;而後話鋒一轉,稱正有溫州投資商在畢節扶貧投資遭遇陷阱。該文迅速引發輿論關注。

帶壞家風:

弟弟也幹起自媒體 上網製造動靜

成為“網絡大V”、在網上有了影響力後,就能在現實生活中“變現”,陳杰人的“名利齊飛”成為弟弟的“示範”。

據陳杰人供述,自己帶壞了家風,對弟弟形成不良示範。他說,二弟陳偉人本是個文化程度很低的農民,但看到自己開設微信公眾號賺了不少錢,也想學著去網上製造一些動靜,“雖然水平很低劣,但行為很惡劣”。據瞭解,陳偉人小學畢業,15年間因盜竊曾5次坐牢。

2016年3月,陳偉人開設自己的微信公眾號“偉華思考”、“湘中閒話”,摸索了六七個月才弄明白公眾號怎樣使用,也自稱是一名“自媒體工作者”。

今年5月31日,邵東縣某客運有限公司司機趙某上班期間突然感到身體不適,請假回家後到醫院就診,後家屬放棄治療將其接回家中,6月2日趙某在家中病亡。家屬不願做工傷鑑定,又想拿到工傷補償,在與客運公司未能達成賠償協議後,趙某家屬就此請陳杰人幫忙解決,約定賠償金額40萬以上按30%付“服務費”;賠償金額不足40萬按10%付“服務費”。

在陳杰人的指導下,陳偉人首先撰文,通過“偉華思考”發佈《湖南省邵東縣黑心人大代表李某豔草菅人命再添新墳》,並將文章轉發到朋友圈和多個微信群。隨後陳杰人也發佈《墓地事件後,湖南邵陽又發代表醜聞 中小學生在邵東縣委抗議人大代表草菅人命》一文。

落網後自稱“互聯網害蟲”:

地方官員逢年過節都要給他“拜碼頭”

抓住政府官員和企業害怕網絡炒作、一被炒作就有口難辯的現實和心理,公眾號平臺成為陳杰人的“發聲陣地”和“生財之道”。

他將目標對準老家,頻頻“曝光”湖南婁底市政府和官員。用陳杰人自己的話來說,“越是深愛我的大湖南,就越是不由自主地批評不良現象”,他還將“龍虎氣概 家國情懷”作為對聯貼在自家大門口。

有湖南地方官員告訴南都,有地方政府官員一度為“討好”、“拉攏”陳杰人,趁過年過節特地“登門拜訪”,以求陳杰人筆下留情。

為自媒體亂象敲響警鐘:

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應加強“網絡大V”監管

伴隨著自媒體的興起,陳杰人的成名和案發,恰似一面鏡子,映照出整個自媒體行業的喧譁和亂象。

近年來,中央一再強調“互聯網不是法外之地”,先後在刑法、網絡安全法以及兩高司法解釋等法律法規中就互聯網的言論邊界劃出“紅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