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才能掙到大錢?

如何才能掙到大錢?

如果要我把世界上最有價值的東西排序——

第一,應該是空氣;

第二,是水;

第三,是食物。

其餘的所有東西,我認為價值都排在這三樣東西后面。

然而,如果我們用貨幣價格來衡量這些最有價值的東西——

空氣一文不值;

水,接近免費;

食物,位居人類價值鏈的最底端。

從貨幣價格上看,到底什麼東西最昂貴呢?

古董最昂貴;

死人字畫最昂貴;

青花瓷之類的收藏品最昂貴;

稀缺地段的豪宅最昂貴;

限量版品牌商品最昂貴;

鑽石最昂貴;

黃金最昂貴;

比特幣最昂貴;

……

實實在在問一句,對人的生存需求而言,以上這些玩意兒,到底有什麼用?

飢不能食,寒不當衣,從實用角度,這些玩意兒可以說都毫無用處。

黃金在古羅馬是價值最高的流通貨幣,古羅馬三巨頭之一的克拉蘇(另外兩個是凱撒、龐培)帶著當時戰無不勝的羅馬軍隊遠征遊牧民族帕提亞人(今伊朗伊拉克一帶),結果兵敗被俘,帕提亞人知道古羅馬人喜歡黃金,於是便把融化了的黃金灌進克拉蘇的喉嚨裡……

你看,這就是黃金的“食用價值”。

然而,你要注意到,無論鑽石、古董、字畫還是黃金,他們卻都有一個共同的 “用處”——

給別人裝逼特別有用!

我有,你沒有,所以我就很牛;

你有一點,我有很多,所以我就很牛;

只是為了做到比別人牛逼一點點,我們願意為之付出無比昂貴的代價。

那好,如何才能掙到大錢結論就來了:

擁有那些可以讓人裝逼的東西!

某種東西,或許現在價值不高,但如果你能判斷出,它在未來對人的裝逼極其有用,那麼,不要猶豫,有能力的話,你趕緊花錢屯點兒。

這是一種掙到大錢的方式,具體案例,參見那些很早買了比特幣的人,參見那些低價買了很多股票,低價買了很多房子的人。

“未來對人的裝逼有用”,這個判斷說起來簡單,實際上卻是一整套的思維邏輯。

如何才能掙到大錢?

首先,你要有認知真實世界的能力,這樣才能找到真正的、絕對低估的某種資產。

任何一種資產,其價格的高估或低估,都是由眾人的認知和預期所決定,如果是現階段大家都想擁有的某種資產,其價格一定會是高高在上(比方現在大城市核心區的房產),不可能會產生真正的、絕對的低估。只有現階段大家都覺得沒什麼希望,棄之若敝履,甚至看起來好像是騙局的資產(要區分真正的騙局),只有這樣的資產價格才能產生低估。

絕大部分人是賺不到大錢的,所以,如果你想賺大錢的話,你需要知道絕大部分人在想什麼,但同時你務必要與大眾思維保持距離,在他們狂熱的時候,你更是要冷靜再冷靜——巴菲特所謂的“別人恐懼時我貪婪,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大致就是這個意思。

引用一個名人的話:

我不喜歡相信一般人的常識,也不喜歡做常規的事或別人期望我做的事,我追求自己的夢想,不論別人認為那有多麼的白痴或者瘋狂。—唐納德-特朗普

其次,你要敢於冒險,但對冒險又有慎密的計算。

很多人沒有意識到,從精子賽跑的那一刻起,每個人的人生就是一場冒險和賭博,即便你看到某種資產被嚴重低估,但它還有可能持續被低估更長時間,你在買入這種資產之前,就要有這個意識——我可能失敗,可能極低持續的時間超乎我想象。

但是,我還是要試一試,這就是冒險精神。

然而,冒險不是莽撞,而是要經過詳細算計。

行為金融學上有這麼一個小測試:

直接給你1000元錢;

給你一個1%的可能得到100萬元、99%的可能什麼都沒有的選擇機會。

絕大部分人會選擇拿走1000元錢完事,因為,在人類長期的進化中,食物短缺帶給我們基因的偏好是:吃到碗裡的才是肉——確定能拿到手的1000收益,我們絕對不想放棄,而99%可能什麼都沒有的這種概率太糟糕了,大腦的直覺立即就會將其排除。

然而,我們放棄的那個選擇機會,經過慎密計算,其價值是1萬元!

如果你真的想要掙到大錢,你需要詳細對比成本和收益,然後你必須放棄1000元唾手可得的收入,選擇那個風險巨大的機會。

再者,學會使用槓桿,並嚴格計算槓桿的成本。

太多的投資理念都告訴我們,不要使用槓桿、不要使用槓桿、不要使用槓桿!

然而,如果你真的為賺大錢做好了思維準備,這些忠告,你最好當它全部是屁話!

我這裡的“槓桿”是廣義概念,凡是超出你自身資金實際能力的事情,凡是承擔了別人的信用,我均稱之為槓桿。

100萬元自有資金投資,一年收益率高達50%;

管理一個基金,其規模10億元,一年收益15%。

請問,你認為哪個投資者更厲害?

我告訴你,當然是第二個人更厲害!

大家要記住,金錢是個總量的概念,第一位看起來收益率高達50%,但實際上僅僅從市場上賺到了50萬元,第二位雖然收益只有15%,但卻從市場上賺到了1.5億元。

如果讓你選擇,腦子不進水的話,你肯定也是會選擇第二種——哪怕按照當前最普通的基金20%收益分成,你的分成收入也有3000萬元(當然,首先你要讓別人相信你有這個能力)。

如果你選擇了第二種,其實就是用了別人的資金來掙錢,其實就是槓桿。

非要說投資中狹義的槓桿,很多人通過買房實現了財富躍遷,那是因為買房有5倍槓桿,若沒有槓桿,我真的不認為房子比股票更值得投資。

使用槓桿最主要的就是成本。投資期貨的升貼水,就是槓桿的成本,買房貸款支付的利息,也是槓桿的成本,你要嚴格計算槓桿的成本,如果槓桿的成本(資金年化利率)超過資產的可能的收益,那你是在找死。

我為什麼不選擇高槓杆的外匯平臺去炒黃金白銀,資金安全固然是第一考慮,但第二考慮卻並不是什麼高槓杆(我很願意使用高槓杆),而是槓桿的使用成本太高,我承受不起!

最後,堅韌不拔,像傻逼一樣堅持。

這可能是你賺大錢過程中,最重要也最痛苦的經歷。

因為你的選擇和決定,在大多數人那裡看起來相當的傻逼和不靠譜,你必須坦誠來面對這些質疑、嘲諷;

你買入的你認為嚴重低估資產,甚至還有可能繼續暴跌,讓你的神經一再忍受折磨;

你必須忍受長期的乏味和無聊,因為大部分時間市場都是了無生趣的波動,真正的大漲大跌很可能是在極短時間內。

這都是完全逆著人性的事兒,必須得有看起來像傻逼那樣堅忍不拔的思想才能堅持下來,而要能做到這些,你必定有一套自己認知真實世界的框架。

最後總結一下:

想要掙到大錢,除非你擁有子宮紅利(富二代),作為普通人的你,必須找到“未來對人裝逼有用”的東西(饑荒時期的糧食、危機時期的飲用水也算),並提前做好準備和埋伏。

你要有認知真實世界的能力;

你要敢於冒險;

你要學會使用槓桿;

你要像傻子一樣堅持。

囉囉嗦嗦說了這麼多,不如你來做個行為金融學的專業測評吧,點擊下面的小程序,測試一下你大腦中對於財富是個什麼樣的認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