莘莘學子,黃老師爲你們加油啦!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今天是2018年高考第一天,83年前的今天著名的教育家黃炎培先生應邀參加了上海光華大學十週年的紀念活動,並發表了重要演說。“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實。”這是黃炎培一生恪守的信條。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黃炎培(1878—1965年)

黃炎培先生(1878—1965年),字任之,別號抱一,上海市川沙縣人,是我國近現代著名教育家。成長於中華民族苦難深重的年代。民族的苦難,國家的危亡,催促著他探尋救國救民的道路。一生經歷了兩次重大的社會變革,是“歷史的見證人”。

1902年,他在南洋公學師從著名的愛國主義教育家蔡元培,受恩師影響,他從改革與生產勞動相脫節的傳統教育入手,興教育,辦學堂。1905年,在實業家楊斯盛的資助下,黃炎培先生創辦了浦東中學,以“為國育才”為辦學方向,邀請社會名流陳獨秀、沈雁冰、惲代英、郭沫若及美國著名哲學家、教育家杜威來校講學。該校教學質量之高,聞名遐邇,在當時贏得了“北南開、南浦東”的讚譽,培養出來的學生英才輩出。1932年上海淪為孤島後,黃炎培先生和職教社的先賢一起在上海法租界創辦了位育小學,“位育”取自《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寓生長創造之意。當時,位育小學的《章程》明確提出教育的目標是:“尊重兒童個性,滿足生活需求,鍛鍊健康體格,激發愛國思想,助長創造精神,培養治事才能,提高作業興趣,指導休閒活動。”這樣注重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理念,在30年代上海的學校中極為罕見。1943年,又創辦了位育中學。該校先後走出了一大批出類拔萃的英才,被譽為培養大學校長的搖籃,陳佳洱、田長霖、陳敏恆、陳秉衡、王生洪、曾繁仁、陳祖德、吳啟迪、周家倫等皆為該校校友。1945年黃炎培的延安之行可謂意義重大,他在讚歎中國共產黨領導有方的同時,用了三個晚上與毛澤東促膝談心,時間長達十幾個小時,藉此機會,他提出了一個在他心中困擾已久的問題:歷史興亡週期率。“歷史週期律”是指中國歷史上的政權經歷興衰治亂,往復循環呈現出的週期性現象。極端的不公導致社會的崩潰,從而達到新的相對公平,週而復始。在中國,極端的貧富懸殊是歷史週期律的推手。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毛主席與黃炎培(右二)

黃炎培問毛澤東:“當共產黨執政後,沒有了戰爭的壓力,也沒有反對黨的監督,黨員思想必鬆懈,繼爾形成惰性,當享樂成風之時,你怎麼解決權力腐敗,跳出這個政黨存亡的週期?” 毛澤東鏗鏘有力地回答:“我們已經找到了解決這個問題的辦法,這就是‘民主’,即人民群眾的監督。只有讓人民起來監督政府,政府才不敢鬆懈。只有人人起來負責,才不會人亡政息。”毛澤東的回答使黃炎培茅塞頓開,從延安回到國統區後,他發起成立了中國民主建國會,並寫下了70餘頁的《延安歸來》。在文中,他寫道:因為他們(指共產黨)現在所走的路線不求好聽、好看,切實尋求為解除民眾的痛苦、尋求實際知識、從事實際工作,集中一大群有才能的文人、武人來整理不算小也不算大的地方,當然會有良好的貢獻,我認為中共朋友最可貴的精神則是不斷地要好,不斷地要進步,這種精神充分發揚出來,前途希望是無限的……

黃炎培從二十八歲起到八十九歲逝世前,堅持每天寫日記,達六十年之久。他對文稿、信札實行科學管理,保存得很好,因而但凡從事研究黃炎培在世時期的歷史、社會和文化的學者,都能從他留存下來的一手資料中得到啟發。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中華職業教育社原址

中華職業教育社結社於1917年,它孕育於民主革命時期,一直活躍至今。它的發展離不開黃炎培先生的不懈努力,更離不開眾多投身職業教育的志士,這其中,江恆源即是重要的代表。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江恆源攝於浙大湄潭分部文廟前

江恆源(1885—1961年),字問漁,號蘊愚,別號補齋,江蘇省灌雲縣板浦鎮人。1928年7月起,先後任上海中華職業教育社辦事部主任、總幹事、評議會評議長、副理事長等職,歷時32年之久。江恆源研究職業教育理論、提出主張,制定工作計劃和方案,積極開創事業,是長期主持社務工作的重要領導人之一。

在江恆源參與中華職業教育社社務的32年間,黃炎培一直與他保持通信聯繫。這些信件中,職業教育是黃、江兩先生談論最多的事情,不管是籌措建校,還是社務改革,兩位先生總能排除各種困難,為共同的教育事業而奔波。可以說,兩人的情誼是建立在他們共同熱愛的教育事業上的。字裡行間無不體現出黃炎培對職校建設的殫精竭慮。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09

1957年作 黃炎培致江問漁信札 一通一紙

估價:RMB 8,000-12,000

款識:問老!這幾天,上海氣候如何?你老想健好。我長於偷懶,附上致劉厚老信,信中已經寫著的,請你老看一下,不復寫了。此信請看過後,須勞你老電話招拙夫兄來,託他專送厚老。信中提到的吳玉章,他對你老殷勤問候,關懷的很。匪石事,似還沒有下文,請與拙兄洽。社最近開一坐談會,從總社看到報告,很好!很好!手敬!黃炎培。附函。1957.1.11。

出版:《操觚—黃炎培致江恆源書札》第150-153頁,國際書畫名社總會,2017年。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10

1949年作 黃炎培致江問漁信札 一通一紙(附打繕三紙)

估價:RMB 8,000-12,000

款識:竹莊、問漁、蔭亭三公,同意後並乞轉叔建兄。關於鴻英前途,重累諸公茶餘枕上,時時苦思力索,必有獲得解決方法。茲以反覆考慮之結果,提出革新順序,如別紙。以為只有暫停工作一個期間,才有推陳出新的希望。諸公如同意,一面執行,一面分函各董事請求追認(函中說明弟可提議)。一切留待續談。附打繕三分。手頌公安。弟黃炎培敬啟。一九四九、十二、廿四。

出版:《操觚—黃炎培致江恆源書札》第66-67頁,國際書畫名社總會,2017年。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11

款識:問老!才發一函,適代友早幾天索得社會主義學院講課提綱全分(內仍缺一期),現把這分先寄拙夫兄送周孝老一閱後,隔幾天收回送你老。手敬!黃炎培。謝向之兄(他思想有進步)想已到滬晤見,將於你老一切有很大助力。1957.1.30。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12

1958年作 黃炎培致江問漁信札 一通一紙

估價:RMB 8,000-12,000

款識:問老!關於分社,夜高中整風,接了不少來信。我所欲說的,都公開地寫在另紙(共五張),不復說。我們必須知道:一般人思想經過改造,都在大躍進,使我隨時接觸到感覺到超過我們期望。落後者太可憐了,若不趁早覺悟接受改造,簡直是愛莫能助。問老!但是我們認識到,翻天覆地大變革時代中,先進和落後思想距離那麼遠,也不足為怪(請讀今年5.23中共八大二次會議劉少奇報告)。公開意見五紙,先送你老閱,希望閱後考慮就餘白寫一些你老意見(起兄、艮兄是會商同意了的)。如另紙寫那更好,我只希望我們幾個人意見趨於一致,還相信本來一致的。手敬!附五紙。黃炎培。蔭老如在滬請並一閱,即送知辛、文耕兩同志。1958.7.8。

出版:《操觚—黃炎培致江恆源書札》第160-161頁,國際書畫名社總會,2017年。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13

1958年作 黃炎培致江問漁信札 一通一紙附藍印詩稿2頁

估價:RMB 8,000-12,000

款識:問老!秋意漸深,但我們現在更信人力可以戰勝自然。你老的身體,靠著進步中的療和養,今冬將打破近年記錄地獲得健康,我們先建立起這樣信心來。願談兩事:最近我從集體參觀徐水歸來,徐水是保定北一個城市,是一個全國走上人民公社化的好榜樣。為了懶於詳述,把一首《紅徐水》附上,拿來代替向你老報道。分社事,一切知就近都和你老洽商。一個基本問題是:顧蔭老事實上難以兼顧了。一一已有信來表示堅辭一一將請誰來繼任呢?和起孟、艮仲千思萬考,想得一人胡厥老。社和他有歷史關係,他在思想改造上,群眾信譽上都日在增進。請他來帶頭,實際工作,當然有別位負責,你老看相宜麼?有別位麼?為了這一要點,起孟和我商,想請艮仲抽空來滬一行。但是抽得出空否,還是問題,起孟同出參觀,還未回京。手此致敬(附詩)!黃炎培。1958.9.19,北京。

出版:《操觚—黃炎培致江恆源書札》第162-163頁,國際書畫名社總會,2017年。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14

1961年作 黃炎培致江問漁信札 一通一紙附實寄封

估價:RMB 8,000-12,000

款識:問老!1.28信奉讀後,覺您老精神都還不錯。我這次去西安,受到病魔嚴重的考驗。我受到頸部帶狀皰疹和腦血管痙攣兩症併發,現在百分之九十以上好了。自感老年生命力還不很弱。昨出席全人大常委會兩個半小時,安然而歸。賜書示及第一點,作者沈蕃我曾問主編者申君,(我和他是極熟。)以作者之為人直告之。他答我:作者系北京市文史館館員。由他出身處送稿。這裡熟悉作者的為人極少。我現剪原稿附上。京師人海,亦未有人道及此事。難處在就事實,加以渲染。亦並不完全落空。此刻我亦不能多寫了。待續寫。昨寄日人公信,待再談。手敬!祝早復健!黃炎培。1961.2.1.(附8員)。

信封:上海嘉善路1171弄10號江問漁老先生 啟北京安兒衚衕一號黃任之1961.2.1.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06

1927年作 黃炎培致姜文熙信札一通一紙

估價:RMB 10,000-20,000

款識:體仁我兄:前夕賜飡,心感無已,弟明晨準赴津,《杜詩鏡銓》用畢。先繳其《杜詩醇》一篋尚擬告借參閱,暑期過後定當妥為送還。惟希鑑許,一切容隨時通訊。手此留頌道安!弟炎培上。十六、六、廿七。(外《杜詩鏡銓》兩篋)。

上款人:姜文熙(1875-1971年),字體仁。上海川沙城廂鎮人。就學上海中西書院,後考入天津北洋醫學堂,學西醫,為中國最早就學西醫的第2班學生。畢業後,被分配在袁世凱部任軍醫,後調山東濰縣陸軍第三鎮任軍醫。清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被派往保定東郊首創馬醫學堂(民國後改為獸醫學校,直轄於陸軍部軍醫司),任監督(總辦),民國6年任軍醫司司長。時部長吳光新擬向日本進口嗎啡謀利,經軍醫司同意即可購買,姜拒不答應。曾兼任北京市衛生局局長及主持京漢鐵路局醫務。民國15年(1926年)前後被聘為協和醫學院中文部主任。“七·七”事變後南迴川沙家居。解放後,被聘為上海文史館館員、川沙縣政協委員。性爽直,喜交遊,愛收藏古書、字畫,善詩古文辭,也愛聽京戲,與陳半丁、尚小云等過從甚密。收藏的古書畫積數十箱,除少數捐獻與川沙中學圖書館外,餘在“文革”中被毀。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07

1927年作 黃炎培致姜文熙詩稿 橫幅 水墨紙本

尺寸:18×64cm

估價:RMB 50,000-80,000

款識:體仁吾兄:別後留連七十日矣,前五十餘日過得非常快樂,讀書寫字吟詩,晨研究英文,午後研究日文,晚遊覽山海,學游泳,二十五年來無此樂矣。不意樂極悲生,同居之友忽病,為之醫藥,晝則奔走,夜則看護,病不起,則更為之喪葬。此友何人?即六月二十六夜,兄飯我於開成,邂逅室外之喪君。昌運也無。兄之飯我,則未必遇喪君,而喪君亦未必住大連,即病或死,未必在此。人之離合生死,豈能預測哉?《杜詩醇》奉繳乞,檢收近作數首寫呈訂正。手頌道安!內子同叩,炎上。十六、九、十七。《星浦中秋望月》海水砰訇夜樂張,山雲淰淰幕無光。靚妝兒女齊看月,隔著籠紗十幅長。乍明忽墮陣雲深,一例孤陽戰眾陰。合座酒人成獨醒,拼將涼飲入冰心。土風伐鼓迓清輝,日伎籠燈醉不歸。驚起林鳥啼遠夜,繞枝百匝欲何依。萬喚千呼白玉盤,舉頭望斷海天寬。瓊樓高處猶惆悵,誰識鮫宮深更寒。去去回眸對碧霄,山妻鼓興約明朝。酒闌燈滅人聲絕,卻放清光入帳綃。丁卯避暑大連宗風、浩然兩社,中日詩人時有投贈,將別感賦。天生萬物皆吾輿,論交四海恨猶窄。問客無好惟好遊,七萬里程接几席。朅來渤海一舸閒,掛書牛角行看山。相逢談笑樽酒外,百日文字時往還。方今交道成灰燼,朝結金蘭暮白刃。家國洶洶貉一丘,覆雨翻雲焉取信。君不見星浦潮南山月,潮信分明夕與朝,月光不改圓和缺。吾徒懷此向誰說,各抱孤雲自怡悅。

出版:

1.《苞桑集卷一》,第9-10頁,黃炎培著,開明書店出版,1946年。

2.《黃炎培年譜》,第74-75頁,許漢三編,文史資料出版社,1985年。

3.《黃炎培詩集》,第16-17頁,黃方毅編,人民出版社,2014年。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1908

黃炎培致姜文熙信札兩通兩紙

估價:RMB 10,000-20,000

款識:

1.體仁兄!明午可騰出一些時間了。(十八)上午十時左右派車來迎老兄來談談,午刻便飡,飡時還有兩位老友來參加,特此預約,手此致敬!黃炎培。一九五六、二、十七。

2.體仁兄!二月二十日來信收到。你老難得寫這樣的長信。很感謝!我們到底年老了,受生理上的限制是一定的。我這次從1959年12月3日起一直到1960年2月25日止,開了八十多天的民建等全國代表大會,身體很疲乏了。聽醫生的話,在修養中。此信只得授意工作同志代寫。致敬!黃炎培。1960.2.29.

中國書法,從根本上來講是漢字的書寫,因此書寫的熟練度,是技法錘鍊的一個重要指標。黃炎培日日筆耕不輟,平時的詩稿、手札多用毛筆書寫,其每天的書寫量可想而知,字須寫得精熟才能完成,這都得益於他書法的幼功,再加上對碑帖的留心和臨摹,自然能融會貫通,自出風格,黃炎培的書法雖不可比之鐘張,但它代表了文人的書法態度,也體現了一代文人的審美追求。

黃炎培曾為自己寫過一則“自律”,其用意是節約每天時間,集中每天精力,完成抗戰以來既定的任務目標。“自律”第五條寫道:“嘉賓惠臨,上午九時半至十一時半,下午三時至五時,如未外出,皆所歡迎。此外及休假日不招待。其經同意預約者除外。”規定了每天接待客人的具體時間,特殊情況另當別論。黃炎培在“自律”中還寫道:儘可能使當日事情當日了。比如別人來信,如果等自己親自回覆而耽誤很久的話,還不如請同事代筆回信為好;如果既要出席會議,又正好比較忙,寧可在會議中途退場,也不能遲到。他之所以這樣寫,是因為他一貫這樣做的。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黃炎培全家福

這批黃炎培信札是難能可貴的一手資料,其內容詳實,均有紀年,是極好的學術研究材料。細讀這些書札,不僅會為字裡行間的故事動容,也會為整篇書法的連綿氣勢而震撼,它不僅反映了一個時期、一個事業的狀態,更主要的是讓我們看到了一個更為鮮活的黃炎培先生,這正是文人書札的魅力所在。

莘莘学子,黄老师为你们加油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