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議」爲鏡

一個人走上領導崗位,就站到了民心這桿秤的一端。其形象如何、作為如何,是清是廉、是利己還是利人,群眾都會給出準確、公道的評價。

明代何良俊是松江人,他在《四友齋叢說》中談到家鄉相沿的一種舊俗:“凡府縣官一有不善,則里巷中輒有歌謠或對聯,頗能破的。”就是說,府縣官員有做得不好的地方,百姓就會以歌謠或對聯的形式說出來,而且一針見血。

何良俊舉例說明。嘉靖年間,松江官吏袁澤門愛好吃喝,他的一個“同榜”也姓袁,住在松江府的東邊。兩人關係密切,時常聚在一起,用搜刮來的錢財吃喝。百姓中傳唱著兩句民謠:“東袁載酒西袁醉,摘盡枇杷一樹金。”後來,又有對比兩名官吏的對聯傳出:“松江府同知貪酷,拼得重參;華亭縣知縣清廉,允宜光薦。”當時,松江府同知是潘仲驂,華亭尹是倪光薦,前者貪酷、後者清廉,前者該參、後者該薦,百姓態度十分鮮明。

“欲考吏治,莫若詢諸民言。”為政者,總免不了直接或間接地與百姓打交道。考察官吏政德時,聽聽百姓的公正議論和評價,不僅能瞭解得更深入、更客觀,而且能防止“帶病提拔”,避免出現“一路哭”的情況。“凡被糾彈付清議者,即廢棄終身,同之禁錮”“官職之升沉本於鄉評之予奪”,古時候,這些辦法在一定程度上約束了官吏,使他們不敢踐踏底線、觸碰紅線。顧炎武認為,清議有益。他在《日知錄》中說:“天下風氣最壞之地,清議尚存,猶足以維持一二。至於清議亡而干戈至矣。”

百姓的聲音,有的十分尖銳刺耳。清代交河縣令周自怡素有貪名,在任3年,大肆搜刮民脂民膏,被巡撫彈劾後丟官罷職。周自怡離開交河縣那天,一群年長的百姓為他送來泥土。周自怡不明所以,大聲呵斥。百姓解釋說:“這是地皮,我們擔心你在交河沒有刮夠,所以挑了幾擔來。”不是百姓太刻薄,實為官吏太過分,周自怡雖然被羞辱,卻無話可說。

“民議”不僅直刺弊病,也能替正直的官吏伸張正義。宋真宗時期,永康軍判官劉隨興利除弊,嚴禁借馬市勒索少數民族,被百姓稱為“劉父”。一次,他因拒絕上級請託,被人陷害,蒙冤去職。監司來永康察訪巡視的時候,成群的百姓攔馬質問:“我劉父何處去也”“還我劉父”。監司再三撫慰,大家才散去。情況報告朝廷後,劉隨的冤屈得以昭雪,很快官復原職。

認識到百姓評議的強大能量,有人還動起了歪腦筋。宋代向子忞主政衡州時,當地曾遭遇大旱,米價急劇躥升。為了平抑物價,向子忞迅速派人到豐收地區搶購糧食。這一舉措,顯然觸動了那些想要發橫財的富豪鄉紳的利益。他們通過偽造民意,將向子忞拉下馬。消息傳出後,士民聚在衙署前敲登聞鼓,“鼓為之裂”。事情的結果,是真民意戰勝了假民意。

“讓人說話,天塌不下來。”對待群眾公正的評議,黨員幹部理應持歡迎的態度。只有保證群眾說話的權利,具備容人說話的氣量,我們才能真正瞭解人民群眾幸福不幸福、快樂不快樂、滿意不滿意;只有識別哪些是群眾的真意見,哪些是改造後的假意見,我們才能更好地知曉為政得失、集聚群眾智慧、匡正各類時弊。否則,就會“一葉障目,不見泰山”。

筆者參觀過一次古鏡展。一面西漢時期的鏡子上刻著這樣的銘文:“結以組,昭美人,無私親,可取信。”那時,女性定妝的最後動作,就是佩系綬帶、照照鏡子,鏡子不講私和親,是誠實可信的。由此想到,群眾的那些公正評議,不就像鏡子一樣嗎?我們正衣冠、察得失,怎能少得了這面“鏡子”呢?

“民议”为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