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彩的特性」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每天十分鐘,系統學習設計,成為設計師。終生學習,受益終生。這裡是【

知更常青藤】,歡迎你的到來,這是我和你一起學習設計的第三天。

  

「色彩的特性」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色彩的特性

  

引言


  從這一章開始,我們正式進入了色彩。這一章可以幫助你解決基本的概念問題,提升你對色彩特性的理解。

  正如標題所言,你需要學會分辨四種色彩特性,它們是: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那麼這些概念有用嗎?坦率地講,並沒有什麼用。我們之所以給出這一章,只是因為它有存在的理由。你在進行設計的時候可能並不會用到這些概念,但是這些概念卻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你,影響你對色彩的選擇、影響你作品的優劣。

  你可以花少量的時間,僅僅通過這一章學會這些概念,這四個概念對於烘托環境,理解色彩體系有十分重要的基礎意義。

光源色


  我要介紹的第一種就是光源色。

  那麼什麼是光源色呢?

  

「色彩的特性」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光源色

  

  發光體發出的光,形成了不同的色彩,我們將這些色光稱之為光源色

  宇宙中的發光體億萬不止,它們發射出不同波長、不同頻率、不同振幅的電磁波,我們將只具有某一種波長的色光稱之為單色光,顧名思義,它只有單色。

  既然存在單色光,那麼就有複色光,這種色光由兩種及其以上的色光混合而成。

  還有一種比複色光更為複雜的色光,我們稱之為全色光,這種色光包含了紅、橙、黃、綠、青、藍、紫所有波長,最具代表性的就是太陽光。

  一旦我們提到複色光,那麼就表示色光在混合,這恰恰揭示了一部分色彩體系,色光的混合我們稱之為加色模式,這是十分明顯的,因為這些色光真的在“相加”。我們最常見的加色模式

正是RGB。

  不同於色光的混合,顏料的混合恰恰相反。紅色顏料呈現紅色是由於反射了紅光,吸收了其餘色光;藍色顏料呈現藍色是由於其反射了藍光,吸收了其餘色光。一旦我們將兩種及其以上的顏料混合,那麼,這些顏料之間會相互吸收各自本該反射的色光,這種情形就像給色光做了減法,我們稱之為顏料的減色模式,最常見的減色模式是CMY。

  我們將在後面的章節中詳細介紹這兩種混合模式。但是你應該能夠察覺到,這些概念對你學習和實踐計算機繪圖有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比如Photoshop。事實上,學習所有基於計算機圖形學的軟件,你都應當具備這個基礎,而這篇文章,恰恰起到了這個作用。

固有色


  說完了光源色,我們來看看固有色。

  

「色彩的特性」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固有色

  

  通常意義下的固有色,就是我們平常看到的色彩。如果在正常日光中我們看到一個物體是紅色的,那麼紅色就是它的固有色。比如白色物體,它之所以呈現白色,就是由於反射了日光中所有的色光,儘管這是理想情況。自然界的光色是如此複雜,以至於我們必須得以理想的情況去理解事物的本質。

  對於白色物體而言,它的物體分子特性使其會反射所有色光,因此,你看到的還是白色光線,這是它呈現白色的原因。不過,如果將光源換成藍色,那麼對於這個白色物體而言,它反射了藍色,你看到的就會是一個藍色物體,那麼它到底是藍色的還是白色的呢?

  事實上,前面的章節我們說到,物體沒有色彩,色彩是主觀概念。不過,為了便於人類識別和分類,我們將日光下物體呈現的色彩叫做固有色。

  關於固有色,值得一說的是,它們能夠反射電磁波,也能吸收電磁波,這裡的電磁波即色光。如果物體吸收了色光,而不反射,說明色光與物體相互作用的時候被消耗了,而電磁波是具有能量的,如果電磁波被吸收了,它的能量必須以其他形式表現,否則能量就不守恆。

  大多數情況,物體會以熱量的形式對吸收的電磁波進行能量轉換。因此,黑色物體吸收所有色光,這就意味著黑色物體產生的熱量最高。

  有些物體吸收電磁波後不僅會散發熱量,還會發光,以光能的形式表現。

物體色


  上面提到固有色,對於白色物體而言,儘管在紅光照射下呈現紅色,但是白色依舊是它的固有色,那麼紅色就是它的物體色,即物體表現出來的色彩。

  物體呈現物體色取決於物體本身特性和光源色的共同作用。許多因素都會影響物體色,不同的時段物體色都會變化,環境的影響是物體色變化的最主要因素。

  黃昏時候的物體會呈現出紅色或者橙色,因此,你可以通過物體色來表現時間變化。這也意味著,在圖形學中,尤其是繪畫領域,從來沒有什麼色彩是理所應當的:樹葉是綠色的?天空是藍色的?不,並不如此,你可以修改天空的色彩為紅色與橙色的變化色彩,這會讓你的作品產生黃昏的感覺。

  這就是物體色的作用,能夠表現情緒和環境,能夠表現時間。

  

「色彩的特性」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物體色

  

環境色


  除了上述三種色彩特性,還有最後一種:

環境色。環境色的產生,主要是光照對環境的照射,環境進而反射光線影響物體色彩所致。

  比如,一個在藍色天空下的蘋果會呈現部分淡藍色,就是環境色的影響。這可能和物體色會有混淆的地方,但是,你不必糾結於這些地方。環境色是反射了光源產生的色彩對物體的影響,最終影響到了物體色,物體本身也會反射光線,這也意味著物體也是環境本身。

  通過環境色同樣可以表達時間和情緒,也可以表達距離,如果在藍色幕布中的物體色彩越趨近於藍色,說明它距離藍色背景越近,反之越遠。

  你的作品,應當考慮環境色。作品的和諧與否,都會受到環境色的影響。

  有些作品看起來不舒服,我們經常會說某個作品的效果很突兀,就是沒有與環境色融合、協調好環境色的緣故。最常見的就是電影當中的特效,有些特效的能夠與環境相互融合,有些五毛特效則達不到這個效果。

  當然,並不是掌握了環境色就能夠做出協調一致的作品,以上的幾種概念都很重要,還有上一章講過的陰影也是影響最終效果的一大因素。

總結


  • 我們將色彩特性分為了:光源色、固有色、物體色、環境色
  • 光源色可以進行加色混合、顏料的混合產生了色光的相互吸收,形成了減色混合
  • 利用物體色可以表達不同的效果:情緒、時間、距離
  • 正確處理好環境色,能夠讓你的作品更協調

下章內容


  • 色彩的屬性和分類

如果文章對你有價值,讓你得到了提升,請用【打賞】餵食作者,讓他繼續為你奮鬥。如果你有疑問或建議,請留言告訴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