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亳州花戏楼


花戏楼位于安徽亳州城北关,涡水南岸,原名大关帝庙,又称山陕会馆,是一座建于清康熙年间的专供演戏的建筑

花戏楼座北面南,建筑面积3163.1平方米,院内以大殿为主建筑,戏楼辅衬,坐楼建于两侧,供看戏饮筵用

建于清顺治十三年,为山西商人王璧、陕西商人朱孔领发起筹建,后经康熙、乾隆共三朝百余年多次扩建,面积达3163平方米

因这里主奉关帝,又称“大关帝庙”;因戏楼遍布戏文,彩绘鲜丽,俗称花戏楼。

花戏楼大门为三层牌坊架式,仿木结构,水磨砖墙上镶满砖雕,雕有人物、车马、城池、山林、花卉、禽兽。花戏楼大殿为主体建筑,戏楼辅衬。

花戏楼的砖雕,属晋派微雕艺术,场面宏大,虽然人物小如花生米粒,但是人物栩栩如生,神态各异,结构严谨、线条圆润、题材丰富而又有内在联系,同时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

在寥寥数十平方米的水磨砖上,雕有52幅作品,共雕人物115个,禽鸟33只,走兽67只,组成《李娘娘住寒窑》《三顾茅庐》《白蛇传》《郭子仪做寿》《吴越争霸》《达摩渡江》《老君炼丹》《魁星点元》等各幕戏曲故事和民间典故

戏楼座南面北,舞台前伸,形如“凸”状,四方翼角,加之屋面琉璃铺饰,金碧辉煌。舞台用六根立柱顶立,檐角之下立方柱六根,柱础雕有故事图案。舞台正中屏风透雕二龙戏珠,上悬匾额曰“清歌妙舞”,中间上下场门有二额“想当然”、“莫须有”

岳武穆王庙即岳飞庙。位于花戏楼东侧,创建年代不详,是亳州人为纪念爱国将领岳飞而修建的庙祠

院内正中放有秦桧夫妇石雕像,面对大殿岳飞等人,常年跪于露天之中。

花戏楼景区由火神庙、朱公书院、岳王庙、张飞庙和大关帝庙组成













方寸之地,展现了大千世界。花戏楼的砖雕,属晋派微雕艺术,场面宏大,结构严谨、线条圆润、吸纳了徽派精巧玲珑、刀法严谨的雕刻工艺。在不足10厘米厚的水磨青砖面上,透雕成各种飞禽走兽、山水人物,场景处理得极富层次,微妙之处刻得十分清晰,炉火纯青的技艺使人赞不绝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