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神獸你們知道幾個-第二期「白虎」

  • 白虎

    (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

白虎是中國古代神話中的天之四靈之一,源於遠古星宿崇拜,是代表少昊與西方七宿的西方之神,於八卦為乾、兌、於五行主金, [1]

象徵四象中的少陰,四季中的秋季。 [2]

漢時讖緯學說興起,它的象徵含義又多了軍兵、庚辛、義德,漢後道教將其吸納為護法神,稱監兵神君。 [3]

《淮南子》中的五獸之一,即是青龍、白虎、朱雀、玄武,黃龍,又稱天官五獸。 [4]

  • 中文名

  • 白虎

  • 外文名

  • White Tiger

  • 身 份

  • 四象之一、天神

  • 星 宿

  • 奎、婁、胃、昴、畢、觜、參

  • 屬 性

  • 四 季

  • 秋天

  • 居 所

  • 西方七宿

  • 同 事

  • 青龍、朱雀、玄武、黃龍

  • 司 掌

  • 西方

目錄

  1. 1 意義

  2. ▪ 星宿

  3. ▪ 祥瑞

  1. 2 崇拜

  2. 3 易經

  3. 4 宗教

  1. 5 相關記載

意義

上古神獸你們知道幾個-第二期“白虎”

四靈白虎

白虎象徵著威武和軍隊,所以古代很多以白虎冠名的地方都與兵家之事有關,例如古代軍隊裡的白虎旗和兵符上的白虎像。 [5]

星宿

在先秦星宿觀念中,白虎被視作西方七宿化成的神獸,四靈、四象之一,漢代五行學說興起,四象合於五行,西方白虎又多了象徵五行中金行的意義。 [6]

而五行又與五常合一,所以《瑞應圖》雲:白虎,義獸也。 [7]

周朝時,封建制度正式確立,星宿觀念正式成熟,天象得以劃分。西方白虎,奎、婁、胃、昂、畢、觜、參,周天八十度。[8]

祥瑞

古人認為白虎是一種祥瑞,《援神契》曰:“王者德至鳥獸,則白虎動。”

晉《中興徵祥》曰:“王者仁而不害,則白虎見。白虎者,仁獸也。虎而白色,縞身如雪,無雜毛,嘯則風興。昔召公化行陝西之國,白虎應焉。”

《宋書符瑞志》雲:“王者不暴虐,則白虎見而不害。”《感精符》雲:“國之將興,白虎戲朝。”

《括地象》曰:“聖王感期而興,則有白虎晨鳴,雷聲於四野。” [9]

崇拜

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中的玉琮的獸面和殷商青銅器上的獸面都與白虎的形象相似,直到今天我國的彝族、白族、布依族、土家族等民族仍稱白虎是其祖先。 [10]

對白虎的崇拜應源自楚文化中對虎的圖騰崇拜

上古神獸你們知道幾個-第二期“白虎”

白虎

。 [11]

虎一直受到多個民族的崇拜,是正義、勇猛無適度、威嚴的象徵。

據考證,白虎的形象在古羌戎族也有出現,但在我國西南地區最為流行。 [12]

易經

在風水師探勘墓地時,在地形前方左右兩邊突起的地形,可以當作墓穴的地方,都有獨特的稱號,稱之左青龍、右白虎,取其護衛之意,而在公堂中也有相同的裝飾,在左右堂柱上繪有青龍白虎,以其鎮壓邪靈。

易經風水入門的人都知道,前朱雀、後玄武、左青龍、右白虎。其實這是常人講的四獸乃《易經》八卦之四正方位,朱雀乃離卦、玄武乃坎卦、青龍乃震卦、白虎為兌卦。 [13]

考證《易經》白虎位時,往往給人看陽宅風水或墳墓風水的時候,不管什麼坐向,看出去的左邊即為青龍,右邊是白虎,這真的對嗎?

首先按《易經》八卦來講,前朱雀離卦、後玄武坎卦、左青龍震卦、右白虎兌卦,是立極於後天八卦以戊己為中宮,座北向南劃分八卦方位的理論而說。那麼陽宅風水或墳暮風水是坐南向北,或坐東向西……等,它的白虎位也是右邊嗎?是否要考慮《易經》變易之裡,隨著“用事位”而變化呢。

《易經》的三大原則,不易、變易、簡易。凡事都在變化,變化當中有個不變的理,這個理就是簡易之道。按一些人的說法,不管什麼坐向左邊就是青龍位,右邊是白虎那是一種錯誤。應該以“用事位”隨八卦方位而定論方為正確。 [14]

所以說易經風水入門時,得先去把易經的太極、兩儀、四象、八卦萬物搞清楚搞明白。那樣你在實地堪輿的時候才能得心應手,隨形而變化。但是不管你怎麼變化,心中得有個中心思想,那就是——陰陽。

宗教

上古神獸你們知道幾個-第二期“白虎”

白虎

由於白虎是戰伐之神,所以有多位的猛將被說成為白虎星充扥世的,如:唐代大將羅成、薛仁貴等人。

在道教興起之後,白虎被道教吸放,龍虎被借用為道教煉丹的術語,就是指“鉛汞、坎離、水火、陰陽”等的同意詞。而道教煉丹分內外(內丹煉氣,外丹煉丹藥,筆者才疏學淺不敢十分確定),內丹是就陰陽五行而言,龍陽,生於離,離屬火,故云‘龍從火裡出’,虎陰,生於坎,坎屬水,故云‘虎向水邊生’,兩者結合之後,一陰一陽,互相調和,稱為道本,都是元神、元精的代表。

而另外一種說法是,性屬木,木代表東方,於卦為震,故比為青龍;情屬金,金代表西方,於卦為兌,金白色,故喻為白虎。金能夠克木,故情多損性,而用二八之真精氣,使之交合為一,則金木無間,龍虎自伏而成丹,在人體中則以肝為龍、腎為虎,而外丹則仍取陰陽之意,以龍為鉛,虎為汞。

《雲笈七籤》卷七十二引《古經》四神之丹稱:“白虎者,西方庚辛金白金也,得真一之位。“ [15]

除此之外,白虎還被神化起來,《太上黃籙齋儀》卷四十四稱白虎西鬥七星君為:“奎宿天將星君,婁宿天獄星君,胃宿天倉星君,昂宿天目星君,畢宿天耳星君,觜宿天屏星君,參宿天水星君。”,稱白虎為監兵神君。

至於其形象,《道門通教必用集》卷七雲:“西方白虎上應觜宿,英英素質,肅肅清音,威攝禽獸,嘯動山林,來立吾左。”

亦為凶神形象,《協紀辨方》卷三引《人元秘樞經》:“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所居之地,犯之,主有喪服之災。”即俗語所云“喪門白虎”或“退財白虎”者。 [16]

相關記載

在中國四聖獸中,另外一個常常跟龍相提並論的就是‘白虎’;虎,為百獸之長,它的威猛和傳說中降服鬼物的能力,使得它也變成了屬陽的神獸,常常跟著龍一起出動,‘雲從龍,風從虎’成為降服鬼物的一對最佳拍檔。而白虎也是戰神、殺伐之神。

白虎具有避邪、禳災、祈豐及懲惡揚善、發財致富、喜結良緣等多種神力。而它是四靈之一,當然也是由星宿變成的。是由二十八星宿之中,位西方七宿:奎、婁、胃、昂、畢、觜、參。所以是西方的代表,而它的白,是因是西方,西方在五行中屬金,色是白的。所以它叫白虎不是因它是白色,而是出於五行。

《漢書 》|卷二十六 天文志第六:“西宮咸池,曰天五潢。五潢,五帝車舍。” [17]

在這裡的不是白虎,而是咸池。《天文訓》:“咸池三星稱大歲” [18]

咸池還有一個解釋,就是太陽洗浴之所。在《淮南子.天文篇》:‘日出於暘谷,浴於咸池,拂於扶桑。” [19]

1.白額虎。《史記·秦始皇本紀》:“二世 夢白虎齧其左驂馬,殺之,心不樂。”漢 張衡《西京賦》:“東海 黃公,赤刀粵祝,冀厭白虎,卒不能救。”

2.西方七宿奎、婁、胃、昴、畢、觜、參的總稱。漢 賈誼《惜誓》:“蒼龍蚴虯於左驂兮,白虎騁而為右騑。”《史記·天官書》:“參為白虎。”《後漢書·郎顗傳》:“罰者曰白虎,其宿主兵。”李賢 注:“《天官書》曰:‘參為白虎……下有三星,曰罰,為斬艾之事。’故主兵。”《封神演義》第七一回:“南分朱雀北玄武,東按青龍西白虎。”清 馮桂芬《釋鶉》:“以鶉火為鳳,方與蒼龍、白虎、元武相稱。”

3.特指迷信傳說中的凶神。《警世通言·三現身包龍圖斷冤》:“白虎臨身日,臨身必有災。”嚴敦易 校注:“白虎,星命迷信裡面的凶神。”《協紀辨方書》引《人元秘樞經》:“白虎者,歲中凶神也。常居歲後四辰。”

4.飾白虎圖像的軍旗。《禮記·曲禮上》:“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陳澔 集說:“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以為旗章。”《吳子·治兵》:“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玄武;招搖在上,從事於下。”

5.漢 宮殿名。故址在今 陝西省 西安市。《三輔黃圖·漢宮》:“鳳凰 通 光曲臺、白虎 等殿。”唐 白居易《東南行》:“議高通 白虎,諫切伏青蒲。”黃葆楨《張星伯席上呈徐班侯先生》詩:“蟹行文字來瀛海,六籍笙簧 白虎 空。”參見“白虎觀”。

6.古代雜伎中扮演的形象。《魏書·樂志》:“六年冬,詔太樂、總章、鼓吹增修雜伎,造五兵、角觝、麒麟、鳳皇、仙人、長蛇、白象、白虎及諸畏獸、魚龍、辟邪、鹿馬仙車、高絙百尺、長趫、緣橦、跳丸、五案以備百戲。”

7.石灰的別名。見 明 李時珍《本草綱目·石一·石灰》。

8.豆腐的別名。清 趙翼《儒餐》詩:“儒餐自有窮奢處,白虎青龍一口吞。”自注:“俗以豆腐青菜為青龍白虎湯。”

古代吉祥物·虎

老虎號稱“百獸之王”,其文化內涵與吉祥含義也豐富多彩。它是勇氣和膽魄的象徵,虎的圖案通常出現在古代兵器和古代武官的服飾上。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虎形物品,古人認為有辟邪的作用。

而白虎在傳統文化中有著更深的含義,它是“五靈”之一,五行屬金,在天上代表西方七宿,在地上代表“右方”。古人還認為白虎不害物是統治者實行仁政之兆。文/圖 鍾葵

古代除了有“四靈”說外,還有“五靈”說。所謂“五靈”,就是在龍、鳳、麒麟、龜“四靈”的基礎上再加上白虎。

“五靈”是王者之嘉瑞

晉杜預在《春秋左傳序》中說:“麟、鳳五靈,王者之嘉瑞也。”唐孔穎達疏曰:“麟、鳳、龜、龍、白虎五者,神靈之鳥獸,王者之嘉瑞也。獨舉麟、鳳而云五靈,知二獸以外,為龜、龍、白虎。”唐薛濤《試新服裁製初成三首》曾引用“五靈”的典故,詩中寫道:“九氣分為九色霞,五靈仙馭五雲車。”以此形容新服裝飾之華麗吉祥。

值得加以區分的是,在傳統文化中有兩種不同含義的“白虎”。一種是源於古代天文學,運用於風水學,代表特定方位和五行的白虎;另一種指存在於現實中被視為吉祥物的白虎。

先說第一種。中國古代天文學把星空的恆星劃分為“三垣”和“四象”七大星區。“三垣”是指上垣太微垣、中垣紫微垣及下垣天市垣。各垣都有東、西兩藩的星左右環列,其形如牆垣,故稱為“垣”。紫微垣居於北天中央,所以又稱“中宮”,或稱“紫微宮”,象徵皇宮。太微垣象徵政府機構,天市垣象徵街市。在“三垣”外分佈著“四象”,也就是二十八宿的合稱。

“四象”即二十八宿

古人之所以稱二十八宿為“四象”,乃因東南西北各有七宿,每七宿聯繫起來很像一種動物。如東方的角、亢、氐、房、心、尾箕七宿,角像龍角,氐、房像龍身,尾宿像龍尾,它們連起來就像一條騰飛的龍。因東方屬木,木的代表色為青色,於是古人稱東方七宿為青龍,又稱蒼龍。南方的井、鬼、柳、星、張、翼、軫七宿,柳為鳥頸,張為喙,翼為羽翮,它們連起來像一隻展翅飛翔的鳥,因南方五行屬火,火的代表色為硃紅色,所以古人稱南方七宿為朱鳥,又稱朱雀。西方的奎、婁、胃、昴、畢、觜、參七宿,奎象虎尾、胃、昴、畢像虎身,觜、參像虎頭,連起來像一隻跨步向前的猛虎。因西方屬金,金的代表色為白色,故稱西方七宿為白虎。北方有鬥、牛、女、虛、危、室、壁七宿,室、鬥像龜的頭、尾,虛、女、牛像龜身,連起來像一隻緩緩爬行的龜。因北方屬水,水的代表色為黑色,黑色為玄,故稱北方七宿為玄武。

“四象”作為四方的代名詞,先秦的《禮記·曲禮》已有記載:“行前朱鳥而後玄武,左青龍而右白虎。”疏曰:“前南後北,左東右西,朱鳥、玄武、青龍、白虎,四方宿名也。”古代“左東右西”的概念與我們現在看地圖有區別,現在的地圖都是上北下南,左西右東。古代的地圖是倒過來的,下北上南,這樣就成了“左東右西”。

上古神獸你們知道幾個-第二期“白虎”

“白虎銜屍”為“兇象”

風水學將“四象”運用到地形的分析上,以“四象”之形論吉凶。《三國志·管輅傳》記載:“輅隨軍西行,過毋丘儉墓,倚樹哀吟,精神不樂。人問其故,輅曰:‘林木雖茂,無形可久。碑言雖美,無後可守。玄武藏頭,蒼龍無足,白虎銜屍,朱雀悲哭。四危已備,法當滅族。不過二載,其應至矣。’”管輅根據毋丘儉墓的“四象”處於“四危”狀態,判斷毋丘儉兩年之內會有滅門之禍。

東晉郭璞在《葬書》中也提到“四象”。他說:“地有四勢,氣從八方。故葬以左為青龍,右為白虎,前為朱雀,後為玄武。玄武垂頭,朱雀翔舞,青龍蜿蜒,白虎馴頫。形勢反此,法當破死。故虎蹲謂之銜屍,龍踞謂之嫉主,玄武不垂者謂之拒屍,朱雀不舞者騰去。”

古代還以“五靈”配五行,《禮緯·稽命徵》稱:“龍,木也;鳳,火也;麟,土也;白虎,金也;神龜,水也。”東漢許慎在《五經異義》中,又把“五靈”歸納為五方:“龍,東方也;虎,西方也;鳳,南方也;龜,北方也;麟,中央也。”由此可見,白虎五行屬金,是西方的代名詞,這種觀念由來已久。

“白虎”的另一種含義是指現實中存在的白虎,它是孟加拉虎的變種,原產於中國雲南、緬甸、印度及孟加拉等地。目前白虎已是瀕危動物,全世界只有200只左右。

王者行仁政 白虎不害物

最早記載白虎的古籍是《山海經》,《山海經·西次四經》稱孟山有礦產及奇特動物,“其陰(北面)多鐵,其陽(南面)多銅,其獸多白虎白狼,其鳥多白雉白翟”。虎為猛獸,白虎雖然性情溫和,有“小姐”虎之稱,但也不是吃素的。晉常璩《華陽國志·巴志》記載:“秦昭王時白虎為害。”晉葛洪《西京雜記》也記載:“秦末有白虎現於東海,黃公為虎所殺。”

也許是因為白虎性情溫和,體態優美,加上難得一見,後來人們逐漸把它視為瑞獸,並把白虎的行為與社會政治聯繫起來。古人認為,如果白虎早上發出如雷的吼聲,則預兆著將有聖人出現,如果封建統治者施行仁政,白虎就不會傷人害物,如《宋書·符瑞志》稱:“王者不暴虐,則白虎仁,不害物。”

頭枕“猛虎”魂夢穩

老虎相貌威猛,其額頭正中有“王”字紋樣,被稱為百獸之王。傳說虎為樞星散開而生成,是勇氣和膽魄的象徵,自古以來關於虎的詞語就有很多,如虎將、虎賁、虎子、虎步、虎視、虎踞、虎嘯等,古代兵器上常刻有虎的圖案,象徵威武,明清時期四品武官的補服圖案為老虎像。

虎是陽獸,代表雄性和陽氣。人們認為擺放虎的塑像和懸掛虎的圖畫可以鎮宅辟邪,保佑安寧。

每年農曆五月初五為端午節,又叫“天中節”,為一年中“陽極之日”。物極必反,陽氣極盛之時必然會產生“熱毒”之類的“邪氣”,這些“邪氣”會干擾家宅安寧,不利身體健康,因此人們利用艾草、菖蒲等植物驅毒辟邪。據晉代《風土誌》記載,每逢端午節這一天,人們把具有防蟲害功效的艾草紮成人形,或編織成虎形,或用彩布剪出一個虎形,然後再用艾草貼上去,這樣編織成或剪出的吉祥物稱為“艾虎”,據說把“艾虎”佩戴在身上可防止邪毒侵襲。有人還在小孩額頭上用雄黃畫一個“王”字,寓意借虎驅邪。

為確保睡眠安穩,不受“邪氣”入侵,古人經常用虎形枕作枕頭,據說頭枕虎形枕就不會做噩夢。

虎形物品在婚嫁禮物中也是常見的。在西北地區,姑娘的陪嫁品中必有一對面老虎,還有虎頭鞋、虎頭枕、虎頭帽等,按傳統的看法,帶著這些虎形物品,什麼“邪氣”都不敢近身。

在古代,很多畫家都喜歡以虎為題材作畫,人們常將虎畫掛在衙署或家中廳堂正中,以代表威嚴。現代人似乎對虎的兇猛和霸氣有所顧忌,甚至認為在家中擺放虎像、掛虎圖會破壞和諧氣氛。其實對虎形藝術品不必太顧忌,虎形物品自古以來就被視為辟邪吉祥物,尤其有利於武職人員。銳於進取,勇於變革的企業家也可以在辦公室放置虎形飾物或掛虎圖,以增強自身的氣勢和堅定信念。

寓意改革的吉祥圖稱為“大人虎變”,畫面為一隻斑斕猛虎。此圖寓意源於《易經》革卦九五爻的爻辭和象辭。爻辭為:“大人虎變,未佔有孚。”象辭為:“大人虎變,其文炳也。”意思是大人物要實行變革,就要像老虎的斑紋到秋天就變得光澤鮮明一樣,必須使其面目一新,才能成功。“有孚”的意思是“大人”要以身作則,言行一致,講信用,先改革自己,然後改革周圍的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