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大瘦身」

作為曾經的港股之王,騰訊近期的表現實在差強人意,這與公司的二季報脫不了干係。

8月15日,騰訊公佈2018年第二季度財報。截至2018年6月30日,騰訊總營收736.75億港元,同比增長30%;淨利潤178.67億港元,同比下降2%,環比下降23%。

值得注意的是,騰訊二季度保持30%的營收增速很難得,但卻低於市場預期的776.6億港元。更糟糕的是,騰訊淨利潤同比下降2%,這是自2005年以來首次出現同比負增長。

在利空消息衝擊下,8月13日,股票股價收盤報325.8元,下跌3.04%,股價創出年內新低。此後數日,騰訊股價連續下跌,最低跌至319港元。相較年初的階段高位475.6港元,股價累計下跌超過30%,公司市值足足蒸發掉1.3萬億港元

騰訊“大瘦身”

真正讓投資者擔憂的是,作為騰訊“現金奶牛”的遊戲業務增長乏力

財報顯示,騰訊遊戲收入增長6%,達252.02億港元。其中,智能手機遊戲收入176億港元,同比增長19%,但環比下降19%;個人計算機客戶端遊戲收入129億港元,同比下降5%,環比下降8%。

要知道,2018年一季度騰訊遊戲的同比增幅還在32%。時間回放到2017年,騰訊遊戲更是所向披靡。2017年春節期間,騰訊爆款遊戲《王者榮耀》曾創造出單月流水超30億元、趙雲“皮膚”單日流水超1.5億元的財富奇蹟。

騰訊“大瘦身”

基於對騰訊遊戲的看好,各路資金對騰訊股票青眼相加。2017年騰訊股價漲了115.25%,是2010年以來最大的漲幅。騰訊市值從2018年年初的2萬億跨越至4萬億,實現質的飛躍,“港股之王”的美稱從此而來。

但人怕出名豬怕壯,騰訊遊戲的一路狂飆也引發監管層的特別關注。

毫無疑問,騰訊遊戲是一把雙刃劍,在為騰訊創造源源不斷的現金流的同時,也對全社會造成一系列的負面影響。

2017年7月3日起,人民網連發3篇文章,痛批《王者榮耀》向社會釋放負能量,且缺乏監管。三殺過後,騰訊市值一天縮水超千億港元。

騰訊“大瘦身”

一石激起千層浪,繼人民網之後,多家央媒集體發聲,矛頭直指《王者榮耀》。其中,新華社怒斥“沒有責任血液的遊戲註定走不遠!”,直指《王者榮耀》對自身引發的社會問題缺少應有的歉意與解決誠意。

隨後,騰訊推出《王者榮耀》防沉迷“最嚴”禁令。規定12週歲以下(含12週歲)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時,晚上9點之後禁止登錄;12週歲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時,超出規定時間將被強制下線。

騰訊“大瘦身”

與此同時,騰訊還推出健康遊戲防沉迷系統的“三板斧”: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陸時長、升級成長守護平臺、強化實名認證體系,號稱這是中國遊戲行業有史以來最嚴格的防沉迷措施。

網友實測發現,青少年只要在網上隨便搜索一個身份證號碼,或者通過身份證號生成器隨意生成號碼都可以登錄遊戲,防沉迷系統的破解軟件也迅速出現。

但是,監管層並未放鬆對遊戲行業的重視程度,監管措施層層加碼,嚴監管已經常態化。

在社會輿論的炮轟下,《王者榮耀》熱度下降,2018年5月的下載量較去年同期減少85%。騰訊趁機引入《絕地求生》《怪物獵人:世界》《堡壘之夜》等多款國外遊戲,但商業變現之路卻不像之前那樣順暢。

8月13日,騰訊電腦遊戲平臺WeGame下架了《怪物獵人:世界》。騰訊聲明中稱,相關監管機構接到大量舉報,取消了該遊戲的資質文件,現執行下架整改,停止遊戲售賣。事實上,遊戲上架之前,騰訊已經對遊戲中的諸多細節進行整改,但依然難以逃脫被下架的命運。

騰訊“大瘦身”

儘管所有已購買遊戲的用戶都可以申請全額退款,但這件事對於騰訊遊戲業務的打擊巨大,遊戲玩家對平臺的信任度降低,WeGame平臺甚至可能因此面臨內部支持資源縮減的風險。

據悉,《怪物獵人:世界》從上架到下架還不足5天。由於這款遊戲對WeGame開拓市場有較為重要的作用,騰訊股價隨後下跌3.4%,一天時間公司市值縮水1036億港元

此外,由於文化和旅遊部重組,很多遊戲沒有得到許可證,不能開始商業化運作。騰訊費盡心思引進的PC版《絕地求生》和《堡壘之夜》都在等待政府部門的審批,距離商業變現尚需時日。

除了監管因素,遊戲行業遭遇天花板也是騰訊當前的痛點。在智能手機早已普及的情況下,手遊玩家卻沒有同步跟進。畢竟,手遊最大的消費群體80後已經步入中年,但90後、00後人口數量呈現遞減趨勢,這是導致手遊產業衰退的最大原因。

大概意識到手遊行業終將見頂,近年來騰訊已經在遊戲之外多有佈局,投資便是重點之一。

近年來,騰訊共投資近600家企業,僅在2017年就完成113筆投資,平均每月投資10家公司。騰訊的頻繁投資也獲得相應的回報。

從2017年一季度開始,騰訊營收中的“其他收入”開始激增,2017年全年投資收益為201.4億元,較2016年增長近5倍。2018年一季度,騰訊投資收益為75.85億元,佔淨利潤比例近3成。

騰訊“大瘦身”

烏鎮著名的“東興局”,馬化騰居於主位

對於大批的初創企業而言,能夠獲得騰訊這樣的科技巨頭青睞,得到對方的資金甚至流量支持,最後成功上市融資,聽起來似乎很不錯。

但是,世界上沒有免費的午餐,初創企業想獲得來自騰訊的資金與流量加持,必然要付出相應的代價。最常見的現象是,騰訊獲得初創企業的董事會席位和否決權

,在企業內部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甚至左右公司的成長步伐。

一旦發生利益衝突,初創企業根本不是騰訊的對手,大多初創公司傾向於選擇妥協。近年來上市或準備上市的一大批獨角獸企業,包括搜狗、美團、拼多多等都歸屬於騰訊陣營,受騰訊的影響之大超乎外界想象。

近日,拼多多赴美上市。作為騰訊陣營的一員,拼多多在招股書中坦言:“未能維持與騰訊的關係可能對我們的業務產生重大不利影響。”類似的警示語言也出現在搜狗、美團等公司的公開文件中。

騰訊“大瘦身”

或許,對於外界的輿論聲音,騰訊可以選擇聽之任之。但是,投資者陣營出現動搖,騰訊卻不得不提高警惕。

騰訊二季報發出後,多家大型券商雖然均維持原有“買入”評級,但高盛、大摩、富瑞、瑞信、野村、大和均不同程度下調了騰訊的目標股價。其中,高盛下調幅度最大,從546港元/股下調至508港元/股。

事實上,早在2018年3月,騰訊第一大股東南非Naspers以405港元/股減持2%,持股比例下降至31.2%,套現769.41億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這是南非Naspers持有騰訊17年來第一次減持。儘管減持數額不大,卻在向資本市場傳遞重要信號,足以引發投資者高度關注。

曾經引以為傲的遊戲業務增長趨緩,並且未來充滿不確定因素;靠投資勉強扳回一局,但與所投企業之間的關係相當微妙,未來是敵是友難有定數;投資者陣營開始分化,看空勢力悄然滋長......如何繼續講好資本故事,已經成為騰訊的當務之急。

內憂外患之間,騰訊如何演繹大象轉身?讓我們拭目以待。

另:長期堅持原創不容易,大量粉絲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贊,以示鼓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