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領先,北京市16區都新設這個機構!

全国领先,北京市16区都新设这个机构!

撰文| 武紅利

剛剛過去的2個月,本市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緊鑼密鼓——

6月6日,石景山區融媒體中心正式成立;

6月12日,大興區融媒體中心成立;

6月16日,延慶區融媒體中心成立;

6月19日,朝陽區融媒體中心成立;

7月16日,西城區融媒體中心成立;

7月18日,通州區融媒體中心成立;

7月21日,海淀區融媒體中心成立;

……

識政君(ID:PoliticalInside)梳理發現,兩個月來,15個區級融媒體中心密集掛牌,加上早在去年7月就已經掛牌的昌平區,全市16個區級融媒體中心均已建立,建設速度全國領先。

按照中央要求,市委明確提出,要將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作為今年加強全市宣傳思想文化工作的切入點。3月10日,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杜飛進到延慶調研,對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提出了

“六個一”的要求,即下定一個決心,創造一個條件,建好一支隊伍,聚合一個平臺,探索一個機制,再造一個流程,積極推進媒體融合。

相加到相融

全国领先,北京市16区都新设这个机构!

識政君(ID:PoliticalInisde)注意到,16區區級融媒體中心建設都著眼於推動傳統媒體與新媒體從相“加”到相“融”,力爭實現優勢互補,產生聚合共振效應。

採用的主要措施是,整合電視、廣播、報社、網站、移動客戶端、兩微、第三方賬號等平臺資源,並按照“中央廚房”模式運行,實現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

其中,朝陽區融媒體中心整合已經形成的“一報、一臺、一網、一端、兩微”全媒體宣傳平臺,實現選題報送、任務分發、內容製作、內容發佈等環節的全流程管理,達到互融互通。除區級媒體外,朝陽區各委辦局、街鄉還將成立區融媒體中心分中心,加強各級宣傳幹部、基層通訊員隊伍建設,搭建“一個區級融媒體中心+N個基層分中心”的多層次多點架構,形成上下貫通、左右聯動的聚合型融媒體平臺。

豐臺區融媒體中心,整合豐臺廣電、《豐臺報》各發布終端,完成從報紙版面、電視屏幕向手機端的整體遷移。重點打造形式多樣、功能齊備的新媒體矩陣,包括“北京豐臺”官方微博、微信,今日頭條客戶端、新華客戶端、人民號、百度熊掌號。

全国领先,北京市16区都新设这个机构!

昌平區融媒體中心,整合設立了“中央廚房”總編輯部,負責宣傳任務統籌、重大選題策劃、採訪力量指揮、宣傳效果監測評估等,全面指揮調度整個傳媒中心的前端採編力量,媒體採訪中心負責執行指令、收集需求反饋,進行視聽、圖文等基礎素材初加工,形成具有新聞價值的“半成品”數據庫。各類電視、報紙、廣播、新媒體等平臺根據受眾需求進行再加工,最終形成具有“差異化、分眾化、立體化”的新聞產品,經各宣傳平臺和總編輯部審核後正式刊播。

房山區融媒體中心,將原來的“三微三網一端”整合為“一微一網一端”,並將構建全媒體運行機制,建立統一指揮調度、高效整合採編資源、融合運用多種技術、適應多介質新聞生產的新型多功能一體化採編平臺,實現新聞信息一次採集、新聞產品多種生成。同時,搭建融媒體指揮調度系統和全媒體稿件編輯系統,統一發布選題採訪指令,採訪媒資第一時間回傳入庫,各平臺編輯按需製作融媒體產品,報紙、電視、廣播、網站、微博、微信、客戶端等多平臺動態發佈。

巧借外腦

16區在建設區級融媒體中心中,廣泛藉助“外腦”,與人民網、新華網、央廣網、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北京日報、北京廣播電視臺、千龍網等中央和北京市屬媒體、技術公司“強強聯手”。

據公開信息,合作方有些是以智庫的方式發揮作用,有些幫助承建融媒體中心,有些則是開展渠道合作。

全国领先,北京市16区都新设这个机构!

東城區融媒體中心,組建了融媒體智庫,聘請《人民日報》、新華社、中央電視臺、《北京日報》、北京電視臺等中央及市屬媒體的資深媒體人以及社會專業機構、網絡大V,組建東城區新聞宣傳智囊團,進行新聞宣傳的深度策劃,指導開展深度報道工作。

海淀區融媒體中心,與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新聞學院、新浪、今日頭條、網易、快手等高校和企業,成立中關村媒體融合發展聯盟,聯盟將圍繞海淀區委、區政府中心工作,推動媒介資源、政務資源、科教資源有效整合,推動信息內容、技術應用、平臺終端、人才隊伍共享融通。

大興區融媒體中心,與北京廣播電視臺簽署深度融合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攜手打造本市首個區屬媒體+市屬媒體多方協作、融合傳播的新型融媒體平臺。

全国领先,北京市16区都新设这个机构!

通州區委宣傳部與人民網簽署戰略合作意向書

通州區委宣傳部,與人民網、北京廣播電視臺和歌華有線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意向書。人民網將在新聞素材線索、指揮調度、新媒體編輯發佈、傳播效果分析、績效考核等方面為通州區融媒體中心提供技術支持,協助其打造多個終端呈現內容的全新全媒體生態,形成“一體策劃、一次採集、多種生成、多元傳播、科學評價、有效應用”的全新新聞生產流程和模式。

懷柔區融媒體中心,通過與新華網、北京廣播電視臺的戰略合作,形成多樣化的內容宣傳渠道體系,並將逐步對區內相關單位開放接口、邀請入駐,形成本地平臺化融合媒體,藉助新華網、北京廣播電視臺等國家級、市級媒體平臺,拓寬傳播渠道,形成本地化媒體生態圈;藉助新華網、北京廣播電視臺人員優勢,通過導師帶動、經驗分享、共同完成工作等方式提升融媒體中心管理水平、採編團隊業務能力,更好地支撐融媒體中心運行。

延慶區融媒體中心,將在人民日報媒體技術公司提供的技術支持下,打造集報紙、電視、廣播和新媒體於一身的全媒體發展平臺,建設國內首家“廣電+報業”模式的“中央廚房”。

實戰練兵

近日本市迎來強降雨,各區融媒體中心全力以赴,在搶險救災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其中,西城、海淀等區融媒體中心成立不足一週,可謂“新兵首秀”。

西城區融媒體中心,在剛剛成立不到2天的時間裡,積極投入到全區應對強降雨的宣傳報道中。區融媒體中心全體編輯、記者、攝影、編導、攝像按照指揮調度平臺的指令迅速到位,多路記者奔走在全區各主要路段、平房區、立交橋等地,對公安、交通、市政、城管、環衛、園林和各街道進行採訪,報道了大量鮮活的新聞。

全国领先,北京市16区都新设这个机构!

密雲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在安置點現場採訪

自7月16日以來,密雲山區連續遭受暴雨侵襲,造成部分山村斷水、斷電,通信中斷,道路損毀……密雲區融媒體中心的記者,連續7天奮戰在防汛一線,記錄下了密雲防汛搶險的真實畫面。“宜居密雲”官方微博開設直播,實時更新報道30餘條,獲得網友高度關注,總閱讀量達到100萬+。市政府新聞辦統籌協調市政務新媒體矩陣以#2018北京防汛#話題聯動直播,總閱讀量達2371萬+。

7月16日凌晨暴雨來襲。順義區融媒體中心充分發揮媒體融合優勢,統一策劃、統一採集、新聞信息資源共享,根據各類傳播平臺優勢,融合視頻、音頻、圖片、文字、新聞簡訊、深度報道、評論等內容,形成合力。

除了本次防汛報道外,朝陽、昌平等區先行先試,積累了寶貴經驗。

“在推進融媒體建設的過程中,我們還探索建立了一套較為有效的工作制度,包括選題報送制度、總編輯協調製度、每日會商制度、分級審核制度等,確保‘策、採、編、發、存、評’各流程工作順利推進。”朝陽區廣播電視新聞中心相關負責人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

朝陽區融媒體中心於2017年11月底初步搭建完成,其開發的融媒體指揮調度、全媒體稿件編輯等4個系統平臺此前已正式運行,實現了選題匯聚、平臺發佈、存儲管理、數據分析、輿情監測與預警等功能。

昌平區融媒體中心,目前擁有四“微”一“端”一“網”一“臺”一“報”一“廣播”的產品發佈平臺,由“中央廚房”總編輯部統一調度,形成了具有昌平特色的“平臺集成”模式,並開發出了方便快捷的全媒體移動採編應用系統;可視化系統致力於大數據庫建設,為區委區政府決策提供數據參考;“北京昌平”手機APP定位為“新聞+服務”,目前一期建設已經完成,並於3月1日上線運行,截至6月21日,下載量達16.4萬,總閱讀量62萬+。

【知多一點】

16區融媒體中心成立時間一覽表

成立時間

東城

7月7日

西城

7月16日

朝陽

6月19日

海淀

7月21日

豐臺

7月5日

石景山

6月6日

門頭溝

6月30日

房山

7月12日

通州

7月18日

順義

6月23日

大興

6月12日

昌平

去年7月

平谷

6月29日

懷柔

6月28日

密雲

7月2日

延慶

6月16日

(圖片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