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插隊引發的一些想法

最近的新聞不斷衝擊著我多年來秉持的三觀,先是疫苗莫名其妙的出事,而後各種老師們不斷被曝出醜聞,自己曾經的老師貌似也被學生舉報了(此老師倒是一直不怎麼老實,如果不是該學生舉報的材料修飾過度,弄巧成拙,此老師可能就不會這麼“幸運”了);不斷有人站出來舉報,譴責,聲討,網絡上一片震盪。當然,我的內心也受到了不小的衝擊,我不禁問自己,這世界究竟怎麼了?可我無論如何也找不到答案。

被插隊引發的一些想法

宗教上有七宗罪,分別是暴食、淫慾、貪婪、憤怒、懶惰、傷悲、自負或傲慢。我也不知道這是否已經把人類的罪惡概括全了,嗯,我記得好像叫做原罪吧?意思就是其他罪惡也是由這些原罪發展成的?我也懶得去探究了。我所思考的是,現如今社會上浮現的那些醜惡的現象,它們的根源又是什麼呢?相信我,我真的有在思考,我就是這樣一個胡思亂想的人。

我和友人(阿祥)交談後,更讓我對這個世界陷入了恐慌,想到為什麼這些事情都集中爆出來,有可能事情的真相比正反兩方描述的都要更加兇險,有可能兩方的敘述可信度都撲朔迷離,甚至這一切有可能是其中一方放出的煙霧彈故意造成這種疑惑…深深的覺得自己的思想被控制了,作為普通人,能獲取的真相真是少之又少;作為普通人,活著就真的已經很吃力了。於是只能安慰自己,是自己格局太小,所以才無能無力。(此處應傳來王者榮耀裡項羽的臺詞:將這混亂的時代,拉回正軌)阿祥勸我不要想太多,安心做個韭菜吧。

(就是老老實實被收割就好了)

被插隊引發的一些想法

真的可以嗎?

真的那麼簡單麼?

真的這樣就完了嗎?

想完了天下,擔憂完了社會,我又開始擔心起了自己未來的子女。如果有一天,他們也不得不獲取了這樣的新聞,會對他們的內心造成怎樣的影響?如果是在我不知情的情況下,我甚至連正確的引導都無法做到。這時又冒出一個疑問,其實小的時候也有聽到大人們私下議論,抱怨某某某貪官汙吏貪贓枉法,某某某官宦子弟仗勢欺人,某某某芝麻小官公報私囊…可是那個時候真的沒覺得這個世界是如此的不堪,如此的黑暗,彷彿就像一個深淵,深不見底。這又是為什麼?阿祥說那個時候沒有互聯網啊,消息還很閉塞,信息流通慢,消逝得快。嗯,是有道理的,如今互聯網發展迅速,拓寬了人們的視野,無數美好的事物映入眼簾,而那些骯髒的糟粕之物也趁虛而入。這是一個重要的原因,但是我認為,還有一種原因就是,小的時候,對這些事情根本沒有意識,也不會去在意,甚至根本不理解大人們的憤怒。而長大後,有了正確的價值觀,自然而然就對那些規則的破壞者們唾棄,對他們的所作所為嗤之以鼻。

對了,規則。成年人的世界是將規則的。俗話說,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何為規矩,何為方圓。以我的理解,就是為那些不得不處在同一生活環境中的人設定的看不見的界限,以限制他們的原始的獸性,或者說本能,保持各自作為人的標準,維持著彼此都認可的秩序。

被插隊引發的一些想法

今天打完球回來,已經八點多了,還沒吃飯,於是去超市買兩包泡麵,如果勤快點就做個飯,懶惰了也有泡麵備著,有備無患。這個時間一般小超市就沒什麼人了,於是我很迅速的拿了兩包泡麵就到門口排隊,前面只有另外一個買醬油和泡麵的大叔,他正在找著零錢,我也不會很著急,就默默的等著。這時候不知道從哪冒出來另外一個大叔,以迅雷不及掩耳盜鈴兒響叮噹 噹噹噹 噹噹 里根浪之勢插隊到了買醬油大叔的前面,大叔一還在低頭找著零錢,我也沒有很著急,大叔二都已經把錢扔在櫃檯上了,他買的什麼東西我都沒看清;我還沒緩過神來,我的前面又來了一個老太婆(嗯,這裡就是不尊敬的意思)帶著他的小孫女,很自然的就把東西扔在了櫃檯上,站到了我身前,我不由得皺起了眉頭,剛想說話(其實我頂多就是說一句,嘿~),耳邊傳來小姑娘的聲音:奶奶,你插隊了。老太婆心態極好,臉不紅心不跳,輕描淡寫的回了一句:啊,沒事兒。我也就沒再說什麼,看著他們結完了賬還在和老闆娘繼續攀談,原來是老闆娘的熟人。

被插隊的我雖然也沒有耽誤很多時間,但是那種感覺還是很不好的,畢竟是自己的利益遭到了侵害。超市買東西要排隊的規矩受到了破壞,而破壞規矩的人沒有得到任何懲罰。

前面找零錢的人慢,你就可以插隊到他前面破壞規矩嗎?

和老闆娘熟識就可以無視規矩,肆無忌憚的插隊嗎?而且你並不那麼著急。

回想起這兩天發生的某些事情,是不是有些相似的地方?有些人確實自身可能有問題,那樣他就可以被傷害嗎?有些人手中確實有些權力,那樣就可以無視法度嗎?

回到最初的那個問題,現如今社會上浮現的那些醜惡的現象,它們的根源究竟是什麼呢?

我彷彿找到了答案,這一切的根源似乎就是最開始的那一次,對規則的漠視。

我們都聽過這樣一句話: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這是劉備去世前給其子劉禪的遺詔中的話,原句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惟賢惟德,能服於人。”目的是勸勉他要進德修業,有所作為。不要因為好事小而不做,更不能因為壞事小而去做。小善積多了就成為利天下的大善,而小惡積多了則“足以亂國家”。

被插隊引發的一些想法

三國劉備文曰:“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這句話講的是做人的道理,只要是善,即使是小善也要做;只要是“惡”,即使是小惡也不能做。這句話值得讓世人知道並銘記在心。後世人傳以“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

劉備以仁義聞名天下,以德行治理黎民百姓。因此在赤壁之戰前夕,劉備戰敗曹操時新野縣的百姓才願意跟著劉備一起逃亡。當然這可能是小說家言,真實性有待考證。

再回想一下剛剛的插隊事件,其實整個事件中每個人都錯了。首先,找零錢的大叔不應該耽誤別人的時間,但是他起碼沒有破壞排隊的規則;然後插隊的大叔二,不應該插隊,是第一個破壞規則的人;其次是插隊的老太婆,首先不應該插隊,同時更不應該在小孫女提醒的時候漠不關心,輕描淡寫的敷衍了事;最後是超市老闆,作為整個超市的負責人,更應該承擔起規則維護者的責任,最起碼應該作出提醒;當然,還有我,我在整個事件中雖然是受害者的角色,可是我目睹了兩次規則被破壞的情況,卻一再的忍讓和沉默,沒有作出反抗,沒有試圖維護自己的利益,讓那些破壞規則的人輕鬆得逞。還有小女孩兒,難道她也錯了嗎?嗯,很不幸,是的,所謂不知者不罪,然而小女孩在奶奶插隊的時候做出了提醒,說明她的心中也是有規則意識的,但是她作出提醒後也沒有任何阻止的行動,任由奶奶去破壞規則,當然也是錯的。

想起另外一件事兒,下班的公交車站,倒車要過馬路,十字路口的交通指示燈十分混亂,嗯,就是馬蘭的十字路口,由於堵車,大部分車輛已經在斑馬線附近停下了,但是行人通行的綠燈其實還沒有亮(不知道為何,那裡的燈亮的特別慢),大部分人都已經繞過擁堵的車輛過了馬路,只有一對母子還站在原地,小男孩不斷嚷著,還等什麼啊,大家都過去了!母親牢牢的抓著小男孩的手,指著遠處還通紅的交通指示燈說著什麼。我想應該在說過馬路的規則吧。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很多壞習慣其實都源於最初的那次放縱自己。很遺憾,我當時沒能站出來阻止小女孩的奶奶插隊,沒能阻止他們對規則的破壞,沒能阻止規則意識在孩子心中過早的出現裂痕。說來也慚愧,連這麼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到,實在沒有臉面去憂國憂民。

被插隊引發的一些想法

孟子講:人性本善。而荀子又說:人性本惡。關於人性善惡的問題,自古就存在著分歧,那社會本來就是好的嗎?還是一開始就是汙濁的?似乎也無法解答。唯一可以肯定的是,規則的制定就是為了從始至終保護所有規則下的人,利益不受侵害;而後來的那些壞人,他們的罪惡在最開始的那次對規則的漠視就埋下了種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