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方程式

幸福方程式

幸福方程式

abstract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填平人心的無底深淵”……

keywords

薩繆爾森;幸福方程式;叔本華

前段時間看到一個視頻

做一個城市的幸福指數調查

節目主持人採訪一個路人:

您好,請問,您幸福嗎?

那人脫口而出:我姓傅啊!

那您為什麼幸福呢?

我爹姓傅啊!

主持人有點蒙圈,好奇地問:

為什麼你爹幸福,你就幸福呢?

那人說:因為我是親生的啊!

主持人:@#¥%%*……

01

,

幸福是每一個人都關注的問題

可是——幸福在哪裡呢?

美國行為經濟學家薩繆爾森

幸福方程式

提出了“幸福方程式”

幸福=效用/慾望

02

,

效用是一種心理感覺

低效用,比如沮喪、自卑、失敗感

高效用,比如美滿的家庭生活

帶來樂趣的工作、受到社會的尊重

財富無疑可以帶來高效用

但它們之間又不是簡單的線性關係

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卡尼曼教授

幸福方程式

揭示了金錢和幸福之間的這種關係

他發現:

美國家庭年收入達到7.5萬美元之後

幸福感就不再提升

03

,

在去年的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也表明

雖然“收入多少”與“幸福感”

基本呈“正相關”,但我們發現:

年收入在30萬形成一個幸福的拐點

超過30萬的家庭隨著收入越高

幸福感卻反而下降

年收入在100萬元以上的高收入群體

幸福感甚至低於8-12萬的家庭

這與卡尼曼教授的發現是一致的

也就是說,在這個閥值之上

幸福的提升就不能簡單通過

財富的增長來達到

而是更多體現在精神層面

美國科學家曾經

對收集長達40年的數據進行對比

他們發現:在這段時間中

人們的收入翻了3倍,同時

離婚率也翻了2倍

自殺率增長了3倍

犯罪率增長4倍……

04

,

真實的生活是這樣的:

在效用增加的同時

我們的慾望也在同步增加

現代人獲得幸福的閥值越來越高!

我至今仍清晰地記得

小時候對於過年的渴望

因為有新衣服穿,有好東西吃

大人還要給壓歲錢

可以放鞭炮

還有好看的春晚……

這就是那個年代的簡單幸福

那些對當年我們有著莫大誘惑的東西

對於今天90後、00後的人來說

早已沒有了新奇的感覺

05

,

年味越來越淡

因為每天都在“過年”

春晚也成了一塊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的雞肋

——想當年,大家抬著小板凳

哪家有彩電就集中到哪家

看得那個叫津津有味、喜笑顏開

那種單純的幸福現在已很難再尋到了

也僅僅在10年前

能買一輛汽車就能獲得滿足

那可是標榜生活質量的硬通貨

現在得是牛啊、馬啊什麼的

才能達到與過去同樣的幸福感

06

,

我們再來看這個公式:幸福=效用/慾望

效用是分子,與幸福正相關

即:在慾望一定的情況下

效用越高,幸福感越高

慾望是分母,與幸福負相關

即:在效用一定的情況下

慾望越低,幸福感越高

更進一步分析

效用的增加來自於升職加薪、賢妻良母

顯然,這絕非僅靠個人意志就能夠獲得

這就是說,除了個人的努力

還需要因緣和合的機遇

可能十年磨得一劍,已是老天垂青

也有可能半生蹉跎,黃粱一夢而已

07

,

但,慾望則不然

它幾乎完全來自於你的內心

實在是有極大的迴旋餘地

如果不加以修養,僅在“身”的層面

那麼,勢必就如同叔本華所言:

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填平人心的無底深淵”

生活本身就是一種“不斷延續著的欺騙”

幸福方程式

而如果我們只是有意識要壓制慾望

又能產生多大的作用呢?

……

這個問題拋給你了

- tips -

行為經濟學是心理學與經濟學相結合的產物,它將行為分析理論與經濟運行規律、心理學與經濟科學有機結合起來,打破了傳統經濟學對“理性人”的假設,真正實現了經濟學對於“人”的研究。

幸福方程式

幸福方程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