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術後就是不肯開口說話 這位大伯究竟怎麼了?

浙江在線-健康網8月17日訊(浙江在線見習記者 王一鳴 通訊員 吳玲瓏)

6個月前,48歲的張大伯被人發現意識不清後,緊急送往浙江醫院靈隱院區。在全麻的情況下,浙江醫院腦外科醫生為他施行了右側開顱腦內血腫清除、去骨瓣減壓術。

經過手術治療後,張大伯恢復了健康,但是卻總不肯開口說話。神經外科副主任醫師孫虎覺得很奇怪,明明是右腦受傷,如果出現左側肢體偏癱的情況可能是正常的現象,但是怎麼會影響左腦控制下的語言功能呢?

術後鬱鬱寡歡 原是因為心裡負擔重

針對張大伯不願開口說話的情況,孫虎和患者家屬進行了充分溝通。經過溝通後孫虎和患者家屬一致認為張大伯之所以出現不肯開口說話、鬱鬱寡歡的狀態,主要還是因為擔心手術留下的刀疤影響美觀、對於康復缺乏信心等心理負擔原因所致。

怎麼幫助患者恢復生活的信心和勇氣?孫虎想到了為患者進行顱骨修復手術。

“顱骨修補術,是針對腦外傷及開顱手術等導致顱骨缺損而對其進行修補的手術。不僅可以減輕頭暈、頭痛和癲癇等腦外傷後遺症,同時也對患者的心理康復有利。”

孫虎說,作為腦外科醫生不僅要對付得了疑難腦病,擅長“刀”尖上起舞,還得為患者的恢復情況、刀疤的美觀程度、將來的生活質量操心。

給患者頭部做“整形” 解決不美觀等問題

“我們首先為張大伯做了三維頭顱CT掃描,依據顱骨數據,經過私人訂製,做一個與張大伯頭部高度吻合的頭骨缺失形狀的弧形鈦網。”孫虎介紹說,取回弧形鈦網後,再通過手術將張大伯原先右側開顱腦內血腫清除術的刀疤掀開,用螺釘把訂製的弧形鈦網固定好就行了。“等患者的頭皮上長出毛髮後,手術導致骨瓣缺失的美觀問題就基本不存在了,患者再也不用承受他人異樣的眼光。”

經過兩個多小時的顱骨修補術後,張大伯看著“整形”後的頭部,整個人精神都好了很多,“終於願意開口說話了。”

手术后就是不肯开口说话 这位大伯究竟怎么了?
手术后就是不肯开口说话 这位大伯究竟怎么了?

從玻璃到鈦合金金屬 助力患者心理康復

最早的時候,腦外科醫生是用玻璃做顱骨修補的,再後來換成金屬平板,如果遇到病人頭骨形狀不是平的時候,還需要在手術途中整形狀。隨著醫療科技的進步,現在的顱骨修補術都是使用鈦合金金屬網做的了。鈦合金金屬網不僅厚度上輕薄,它的磁相容、組織相容性也比較好,與人體的排斥反應也較少。

孫虎說:“在腦外科手術中,會把骨瓣切掉,這樣影響美觀也不利於患者心理康復。”而且頭皮和腦組織貼一起,容易引發頭暈、頭痛和癲癇,如果日常生活中腦部稍稍經受一點外力,失去支撐和保護的腦組織就很容易受傷。“顱骨修補術可以在腦外科手術後的3~6個月期間完成,並且患者年齡一般建議不超過70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