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2014年就有市场人士断言,未来5年,传统百货商场将面临“生死劫”,或许会在2018年前后彻底消失。

这一言论现在看来太过耸人听闻,但传统百货的关店潮持续发酵,据市场研究机构的不完全统计,2017年全国至少有45家百货店关门歇业。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消费升级和电子商务的冲击,以及头部连锁品牌商场的碾压式竞争,使得中小传统百货的转型迫在眉睫。它们需要一种新业态进行导流。

新业态近日出现在了杭州下沙自游港广场:商场中不时传出鸟叫声、水流声,吸引着整个商场顾客的目光——这个夏天,嗒咪动物奇幻乐园正式开业,给杭州带来了一场奇妙的商场动物园之旅。

走进嗒咪,就像穿梭在热带雨林,蜥蜴趴在树根上、松鼠从自己的专有通道里来回穿梭看着人类、远处不时传来鹦鹉的叫声......区别于楼下货柜里单一陈列的物品,嗒咪汇聚了整个商场的活力。

这种全新的“动物园实景体验+消费”商业业态,给规模不大的自游港广场带来了可观的客流导流。嗒咪动物奇幻乐园的工作人员告诉锌财经记者,嗒咪开业当天便收获了近万客流量。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类似的室内动物园在国内并不多见。从2016年开业的广州正佳广场“极地海洋世界”,到2017年投入运营的武汉天地壹方韩国zoolung zoolung,再到2018年天津天河城的Only Zoo,像嗒咪这样,将动物园搬进百货商场的创新组合屈指可数。

虽然受到转型中的商场热捧,但室内动物园大体量、高投入、重运营的特质要求也让商场望而却步。传统百货欲借新物种导流,新物种本身也面临着难以回避的三大难题。

锌财经对此采访了嗒咪的负责人,从商业体量、前后端运营、商场留存率三个方面,看室内动物园如何利用新商业模型完成商超新物种的“达尔文进化”。

难题一:超负荷体量

室内动物园不是人人都能玩得转

从2014年遵义自游港全国第一家空中动物园建成,到2018年杭州嗒咪动物奇幻乐园开业,嗒咪历时了4年的沉淀。嗒咪运营负责人王立刚表示,

在未来半年,嗒咪计划开10个店,实现商业模型连锁化发展。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奇幻乐园现场图

四年前,贵州遵义自游港奥特莱斯广场,2万平米的西南最大海洋馆1.6万平米的全国首个空中动物乐园,把传统的野生动物园搬到了商业综合体屋顶,将人、自然、动物融合在同一个场景,通过亲子体验活动为商场引流,成为当地家庭游乐的潮涌地。

周末动物园出行是大多数家庭出游的选择。然而被关在笼子里的动物看起来实在可怜,体验感也很差。嗒咪CEO陈程程马上要当妈妈了,她便开始想,自己以后能不能跟孩子随时随地去观赏动物,渐渐地就融合出了室内动物园这个想法。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CEO | 陈程程

这是嗒咪迈出的第一步,也开启了新一代的动物园转型。

但对普通商场来说,这样的体量并不是他们能hold得住的。

嗒咪的一个海洋馆需要5吨水,一般商场的荷载只有300到500公斤,商场本身已有的物业结构无法配合。而原本高楼层的设计及困难的施工程度,使得传统商场改造成本巨大。

嗒咪奇幻乐园初具雏形时,曾和万达进行过进一步的商榷,希望能够较之前的改造进行洽谈,但在最后一步遭到了万达北京总部的否决。没有人敢去尝试这个创新,因为把动物园、海洋馆这种业态开到室内史无前例。

嗒咪和万达的合作方案中,光改造费就需要6千万,几乎耗费了整个百货改造的费用。这让许多商场望而却步。

在传统百货转型的风口浪尖上,失败的成本太高,高到谁也不敢轻易去尝试这个新物种。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奇幻乐园现场图

但在王立刚眼中,嗒咪的形态是各大商超所需求的,只是需要重新输出成一个大众适宜的版本,“别的商场不试,我们就在自己的商场改造”。

最终嗒咪的面积从一开始的一万多平米降到5千平米,最后变成3千多平米,并按商场需求和柱间距来设计楼层,这就是今天下沙自游港的嗒咪奇幻乐园。

走进嗒咪,不仅可以近距离观察生物,还可以亲身体验喂食、玩耍。根据动物不同的生活习性和地域属性,这里分成了热带雨林、狂野大陆、水母秘境等9个区域,共110种小动物

难题二:“人员+动物”

前后端层层困难考验团队运营能力

区别于楼下商店里单一陈列的物品,嗒咪汇聚了整个商场的活力。几百种动物跟大量游客进行互动,人流的维护、动物的管理、卫生措施的完善

,对商场本身的运营而言,都是巨大的挑战。

每一家嗒咪奇幻乐园的团队至少有四五十人,前场围绕客户进行服务,后场针对动物进行清洁、疾病防御。前后两端的配合,分别实现对人员和动物进行管理。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工作人员帮助游客和动物互动

在嗒咪奇幻乐园的每个区域至少有三位客服在引导,

对动物种类进行讲解,帮助游客和动物互动,增加用户体验感。这些前端服务人员大多都是幼教毕业,经历两个月的培训上岗,在岗期间建立评优系统,再对每个人进行筛选。

商场运营的挑战不止于此。整个嗒咪奇幻乐园引进100多个品种的1000多只动物,这其中就包括检验检疫政策的落实、动物合法性及动物证书的审批等等。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奇幻乐园现场图

室内动物园是基于传统动物园基础下衍生出来的一个专业领域。嗒咪运营团队有着超强的动物园维护管理经验。除了上述的挑战外,嗒咪还要运用自己在传统动物园的运营经验,有针对性地对动物场景进行新内容的开放和互动场景设计,筹备周期至少要半年以上。

通过动物园内的前后端配合维护,着力于前端的客户消费体验,从后端的动物生态进行有效配合。解决前后端的工作链,才能有一个良好的循环系统,构建出整个嗒咪生态链。

也有质疑的声音出现。相较于杭州动物园20元的门票价格,门票定价为120元的嗒咪承受着游客更高的预期。如何解决潜在的一次性消费问题,提高复购率及商场留存率,还有待解决。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门票价格

难题三:如何增加用户黏性?

提高商场留存率仍需检验

从城市游乐商业衍生出的嗒咪,并没有将自己定位为商业化的游乐中心。如何提高用户黏性,才是嗒咪最终的诉求。结合原有的动物园场景,打造趣味性课程,持续稳定吸引客流量,同时增加用户的体验时长,嗒咪正在摸索这样一条导流模式。

嗒咪奇幻乐园的每个动物解说牌边上都有一个二维码,微信扫码可以自动播放语音讲解。从内容上,嗒咪增加了一系列体验课程;从形式上,将动物园作为一个课堂的载体进行转变,把嗒咪打造成一个寓教于乐的智慧动物园。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动物扫码获得语音讲解

在嗒咪奇幻乐园筹备初期,针对课程教学的发展,嗒咪团队在线下进行了免费的“科普进校园”项目,策划互动性强的实验,将动物园中一些方便近距离观察的小动物带进杭州、温州当地的学校。

在校园中实践出的经验,被嗒咪反过来再次应用到动物园场景中去。第一,将传统的户外体验式的自然课程挪进室内;第二,基于学前教育和入学教育做一些酷炫的化学实验,用趣味培养孩子对物理、化学的感知和兴趣;第三,结合科技,发展嗒咪未来实验室,开展益智游乐教育。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嗒咪现场体验课程

除此之外,嗒咪还开发自己的IP体系,打造IP商城,围绕嗒咪场景研发了适合会员的儿童绘本、教学材料和影音视频等。

在嗒咪历时四年的发展演变中,通过缩减面积、长期的人员培训、动物运营经验积淀、教学课程的设置,才将这个新业态从室外挪近室内,再带入商场中。但通过线上线下的课程去增加客户粘性、增加商场导流的方式仍然需要时间的检验。

动物挤爆商场,嗒咪和它的室内动物园进化史

未来实验室自然课程现场

未来,传统百货的发展将无法完全依靠地段、名气和情怀。转型突围,场景、内容、特色才是中小型百货重生的关键。对于嗒咪这样的商场新物种来说,从出现变迁到质疑,再到被接受,一切才刚开始。

文章 ∣ 徐蕾

摄影 ∣ 黄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