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讀丨杭州媽媽拒買「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應該自己去獲得

夜读丨杭州妈妈拒买“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应该自己去获得

夜讀丨杭州媽媽拒買“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應該自己去獲得

點擊上方綠標 收聽朗讀音頻


夜读丨杭州妈妈拒买“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应该自己去获得

近日,杭州一位媽媽寫給兒子的一封信在社交網絡上瘋傳。

26歲的兒子說身邊的朋友都買了房,想到自己今後要交女朋友,對方結婚會要求房子之類的,所以希望父母給自己在蕭山城區買一套房子。

沒想到,媽媽給兒子寫信拒絕了這一要求。

這位媽媽寫道:“在我看來,26歲的你需要獨自承擔一些事情,而不是像小時候的你一樣,只要哭一下,說一聲,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

“媽媽只是希望你能明白,你終歸要自己飛翔的,而我和你爸爸只是你堅強的後盾,不是永遠頂在前面的那個。”

“媽媽希望,你能通過自己的努力得到自己想要的,無論是房子,還是夢想。你終究是要一個人走向未知的未來。”

看完這位媽媽的信,我內心還是挺震撼的。

這位母親有著清醒的認識,“我把你養育到26歲,為人父母的職責早已盡到。從今以後,你需要的東西,要通過自己的能力獲得。”

然而評論區,大部分網友對這名媽媽的做法表示不理解。

“別的父母都在想辦法讓子女彎道超車,她這是讓兒子自行車換驢。”有理直氣壯地說年輕人買房結婚就是要靠父母的。有說當年是你要生的,現在就要管。

其實在我看來,父母如果有條件的話,可以在適當的時候資助一部分,但不是喊一聲就可以得到一套房,也不是朋友都買了房或將來談女朋友需要房子,所以父母必須給我買房子。

父母當年生了你,養育你到成年,讓你接受教育,父母的職責已經盡到了,難道他們還能為你的人生負責一輩子嗎?

其實這位媽媽並不是不想給,而是想讓孩子培養獨立的意識,26歲不算小了,是該承擔起自己的人生的年紀了。

父母能為孩子做的,終究是有限的,往後的人生,都需要他自己獨行。

夜读丨杭州妈妈拒买“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应该自己去获得

前不久,一則新聞刷新了我的認知。

重慶一名無業男子,竟然跑到銀行向工作人員要錢。隨後銀行報警,派出所趕來,才弄清楚原委。

高職畢業後,20歲的陳東不願出去找工作,整日無所事事,靠家人養著過了3年多。

為了徹底給陳東“斷奶”,家人斷了他的經濟來源。

陳東一氣之下離家出走。錢花光之後,他給父母打電話要錢,父母拒絕。於是他想到了向銀行借錢買飯的主意。

派出所給他買了飯之後,他狼吞虎嚥吃完,吃完還問幫他的民警要錢。

民警聯繫了救助站,結果,救助站工作人員一眼就認出他,說他曾在這裡留宿過幾日,還覺得伙食不合胃口離開了。

而被問到為什麼不工作時,陳東言下之意頗有責怪父母的意思,說自己上學的時候父母什麼都不讓自己做,只要學習就行,而現在卻整天因為自己不工作的事情和自己吵架。

作為一個成年人,不分對象,不分場合地找人借錢,已經是不具備基本社會常識的行為,這種性格發展上的缺陷,很大程度上跟小時候樣樣要求被滿足以至於失去自立能力和判斷力有關。

父母再寵溺,也只是短暫的。當孩子成年走入社會,沒有生存能力的他如何自處?

你以為替他操心,將所有的事情都包辦是愛他,卻預料不到將來他也有怪你的一天。

夜读丨杭州妈妈拒买“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应该自己去获得

成長是個緩慢而循序漸進的過程,從沒有什麼一蹴而就和捷徑。

孩子年幼的時候,父母包攬了所有的家務,沒有讓他學習做飯做菜,在他成年之後,就不要指望他某天突然做出一桌滿漢全席;孩子上學的時候,只要求他學習,不讓他拓寬眼界,看看課外書,和別人接觸,在他成年之後,就不要指望他突然變成一個博古通今,懂得體諒的人;在孩子青春懵懂時期,為了將一切早戀的苗頭扼殺在搖籃裡,就禁止孩子和任何異性的接觸,在他成年之後,就別指望他突然茅塞頓開找到一段美滿的婚姻。

當時種下的因,就是將來結出的果。

沒有誰天生就會做什麼事情,對於孩子來說,父母一時的代勞可能給他們帶來了安逸,可是這也意味著,孩子失去了學習這件事的能力。

你做的越多,孩子會的越少;你事事操心,孩子事事不操心;你替他避開很多坑,可是你自己卻成了孩子最大的坑。

很喜歡美國大法官羅伯茨在兒子的畢業典禮上的致辭:

我不祝願你們好運。在未來的很多年中,我希望你被不公正地對待過,唯有如此,你才真正懂得公正的價值。我希望你遭受背叛,唯有如此,你才領悟到忠誠之重要。我祝福你人生旅途中時常運氣不佳,唯有如此,你才意識到概率和機遇,在人生中扮演的角色。

為人父母就該這樣,人生中很多重要的東西,都該讓孩子通過自己的領悟去獲得,如此,才能真正體驗到人生的真味。

夜读丨杭州妈妈拒买“婚房”火了:孩子,你想要的,应该自己去获得

主播:孫坦

媒體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