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集|夏至,問候

丹青集|夏至,問候

“夏至,五月中。《韻會》曰:夏,假也,至,極也,萬物於此皆假大而至極也。”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

丹青集|夏至,問候

忙起來,總感覺時間怎麼都不夠用

沒睜眼天就亮,一轉眼天就黑

還好夏至,一年中白晝時間最長的一天

黑夜給白天讓步

帶給人一場盛夏的“白日夢”

丹青集|夏至,問候

“日北至,日長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至者,極也。”

——《恪遵憲度抄本》

日長之至,是謂夏至

每年的6月21日或22日,太陽運行至黃經90度。太陽直射地面的位置到達一年的最北端,幾乎直射北迴歸線,北半球各地的白晝時間也達到全年峰值,這一天就是夏至。

丹青集|夏至,問候

這一天,我國最北端的漠河是我國晝長最長之地,晝長17小時;最南邊的曾母暗沙則晝長最短,是12多小時,南北差距達4小時40分鐘。

夏至這天正午,在北迴歸線上的地區將會出現“立竿無影”的景象,人們看自己的影子,也會見到一年當中最短的影子。中國大陸有五個北迴歸線標誌點,分佈在廣東的汕頭、從化、封開,廣西的桂平和雲南的墨江,北迴歸線標誌點設有“窺陽孔”,人們可以驗證夏至中午陽光是否垂直射向地面,是否“立竿無影”。

丹青集|夏至,問候

夏至三侯,陰生陽衰

夏至的物候為,一侯鹿角解,二候蟬始鳴,三候半夏生。夏至日陰氣生而陽氣始衰,所以陽性的鹿角便開始脫落;雄性的知了在夏至後因感陰氣之聲便鼓腹而鳴;半夏是一種喜陰的藥草,因在仲夏的沼澤地或水田中出生而得名。

丹青集|夏至,問候

在炎熱的仲夏,一些喜陰的生物開始出現,而陽性的生物卻開始衰退了。古人說,鹿角不脫落,戰禍不停止;蟬子不鳴叫,貴臣放蕩淫逸;半夏不長出,老百姓會得傳染病。

丹青集|夏至,問候

丹青集|夏至,問候

夏至日,婦女們即互相贈送摺扇、脂粉等什物。《酉陽雜俎·禮異》:“夏至日,進扇及粉脂囊,皆有辭。”“扇”,藉以生風;“粉脂”,以之塗抹,散體熱所生濁氣,防生痱子。在朝廷,“夏至”之後,皇家則拿出“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而且從周代始,歷朝沿用,進而成為制度。

丹青集|夏至,問候

君子以自強不息

夏至在大時間序列里正是乾卦時空。中國人多知道乾卦的意義,乾卦爻辭,潛則勿用,見則在田,朝乾夕惕,或躍在淵,飛則在天,等等,是對人生狀態極好的提示,是方法論或行動指南。先哲繫辭說君子以自強不息,即是說生命享有著造化賦予的充沛的能量,不需要再依傍外物,要勇猛精進,呈現出自身的光熱,展示自身的才華。

丹青集|夏至,問候

夏至仍有詩意,如蘇軾有詞《鷓鴣天》:“林斷山明竹隱牆,亂蟬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鳥時時見,照水紅藻細細香。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轉斜陽。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涼。”范成大的《夏日田園雜興》則說:“晝出耘田夜績麻,村莊兒女各當家。童孫未解供耕織,也傍桑陰學種瓜。”

薰風影短,一夏一至

蛙鳴蟬噪,一木一心

終南丹青,夏日長

......

丹青集|夏至,問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