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01

快只是一種速度 慢才是人生哲學

近日來翻開手機,看到最多的詞語莫過於“90後”。90後大多處在尷尬的年齡,大家都埋頭苦幹忙著結婚生子加薪升職。置身於燈紅酒綠中摸爬滾打忘記生活。

但94年的她,卻捨得放下一起於終南山中尋一靜謐之處迴歸天地。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叫梓默,是一個藏於深山中的精靈。

十幾歲時,她就隻身一人來到西安闖蕩。她曾穿著“恨天高”拖著皮箱奔波於各個城市之間,也曾站在高樓上望著車水馬龍的夜城痛哭流涕。為了事業,她把自己變成了另一個人。

除了工作外,大部門時間全在於客戶應酬,從一個飯桌趕到另一個飯桌,與素未相識的人談笑作樂。她過上了人人羨慕的繁華生活卻丟失了內心的安定與朝氣。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直到幾年前,她約了幾個好久不見的老友聚會,那是一場沒有談笑風生、隨聲迎合的聚會。

大家一起在茶香中回憶過去感慨現在。一位老友感慨到“生活比以前好,內心卻越來越浮躁”。就是這麼一句話,讓梓默內心大為觸動。

是啊,物質只是附屬品,他不能讓我們真正的迴歸內心。

聚會結束後,她就開始思考“生活的意義到底在何處,為什麼拼命的得到了自己曾經夢寐以求的東西,卻始終無法快樂”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接下來梓默花了很長很長的時間去尋找答案。

02

直到一天她在終南山尋到了答案。

那是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大自然在陽光的照耀下舒展著身體。梓默與朋友驅車來到秦嶺遊玩,剛進山打開車窗,微風吹來森林深處獨有的清香味道,讓人不自覺深吸一口氣忘卻煩惱。

車子緩緩行駛到石峽溝,大家紛紛下車。放眼望去四周群山環繞,水流聲伴隨著鳥鳴聲,聲聲悅人。抬起頭來看到的是城市裡少有的蔚藍天空。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這些讓人愉悅的寧靜叫醒了梓默死氣沉沉的心。她突然萌生了一個想法“何不在這山中為自己打造一個家,前院種花,後院種菜,彈琴作畫,讀書品茶”。

回到西安後,她就毅然決定放棄已有的功名利祿,帶著家人準備在秦嶺山中打造一個民宿。

要有大舍之心,才可於天地間暢談人生,不是麼?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於是,梓默就簽下了石峽溝的一家民舍。

那家民舍已經兩年沒人居住,荒草叢生,一片狼藉。村民們朋友們都認為她這是在胡鬧。可是梓默內心清楚的知道,這就是我的小院。

就這樣,她開始了長達一年的改造時間。從前期的規劃到後期的採買,從搭頂棚到壘院牆,點點滴滴她都親自參與其中。她告訴我“惟有自己親手去做,這間小院才會有溫度”

在這世間最怕用心。

一個94年的小姑娘用一顆迴歸的心花費300多天的時間終造就了一片自己的天地。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給小院起名為“丹青茶宿”,大抵是因為她與姐姐的名字中含有“丹青”兩字,又或許是她希望自己能夠永葆一顆青綠的丹心。

丹青茶宿像一個藏在深山中的小姑娘一般穿著她那橙紅色的外衣日日佇立在山前水後。

丹青的客房極為講究,每一間都藏著梓默的心思,每一間都獨具特色,淡雅而乾淨的牆色在提醒著我們在這世間行走的我們要不被塵浮所沾染,簡練的線條輕描淡寫的烘托出沉穩與自在。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除了丹青茶宿的空間設計外,每件客房的命名也飽含著梓默的用心。

“遲早”“春秋”“見山”,《一代宗師》裡面說到“人要往遠看,過了山,眼界就開闊了”。我們每天行走於鋼筋水泥之間,見人見社會怎麼能夠見自心呢。見山見自然見天地才能夠找到這顆心啊!

03

這些細小而又溫情的美好吸引了無數文人雅士。丹青的美不是獨立遺世的它是與終南山融合為一體的悠然美。

山居的梓默常常隨著天氣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她總喜歡清晨客人尚未起床之前在山間獨自一人行走,晴天方可聽聞鳥兒清脆的鳴叫,潺潺的流水聲,彷彿置身於夢境。雨天則可鄰窗而立,在煙雨濛濛中看落葉在空中飛舞。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晨間行走觀景,午間聞音喝茶,晚間吟誦撫琴。梓默的泡茶技術可謂是一流,來到丹青的客人可以選擇品一壺梓默親手泡的茶,也可自己動手。不論是哪一種選擇都不會影響茶本身的味道。

丹青共有三層,每層皆有茶室。最有特色的莫過於二樓,二樓是一個大露臺,除了古香古色的茶座,還有一棵梧桐樹。在初造小院時梓默就一心想要在院中種一棵,但是從城裡拉一棵樹打疫苗要花1000元,那時需要大量資金的梓默放棄了這一方案,於是從隔壁村找到了現在這棵梧桐樹,車進不去,只好五六個人從隔壁村將連拉帶拖將這棵種進了小院。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在梧桐樹的庇護下坐在露天的茶室品一壺香茶,撫一曲清音,邀三兩好友隨性暢談,敞開心房,享受大自然的美,不談喜悲,只聞花香。讓淡淡茶香嫋嫋琴音充斥整個山谷,讓我們的日子慢下來讓心靜下來。

現代社會科技在快速發展,人心在快速膨脹,我們行走在這快消時代難免會忘記自己從哪裡來到哪裡去,我們滿足於快速進步的時代。卻忘了慢才是人生哲學。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日子慢一點,陽光暖一點,內心靜一點這大概是梓默現在生活的重心。我想也會是我們大多數人嚮往的生活。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她在秦嶺深處過著大部分人嚮往的生活,她是大山中的茶仙子

山居|茶道|香道|花道 |團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