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巖井俊二說:如果當初我勇敢,結局是不是不一樣。如果當時你堅持,回憶會不會不一般。最終我還是沒說,你還是忽略。這是不是最好的結局,我們都已經不計較。

可是

如果沒有如果

後來也沒有後來

後來的我們 沒有 等我們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青春的愛情大部分註定是疼痛劇,好像沒有經歷過疼痛的我們就不會長大,如果可以,我希望一直要不要長大。成長的代價是用“分手”換來的,那我們可不可以一直牽著手不放開?

劉若英說《後來的我們》是她很多年前就想好的故事,是她的執念,這個執念裡也包括對陳昇的嗎?可能有吧,只是後來,把一切都留給了時間。

在我懷疑世界的時候,你給過我答案。

後來,為什麼答案是錯的呢?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匆匆那年》裡,陳尋最後對方茴能說的只是一句“好久不見”。

是啊,好久不見。四個字把我們之間的距離變成了:我和你,好久不見。

曾經說過的喜歡,原來也不過如此而已。

那時候,我們以為喜歡就是永遠。後來才發現,我們只有曾經,沒有永遠。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在愛情裡,最大的悲哀是--我努力過。

在《匆匆那年》裡,陳尋說“你可以打我,你可以罵我,但你千萬不要說我沒有努力過”。

在《後來的我們》裡,林見清說“我真的努力變成你想要的樣子。“

但,我已經不是我原來的樣子。

張一白總是擅長用電影勾起那些被時間封印了的疼痛青春記憶,在我們忘了“愛是什麼”的時候,他會在你已經結痂的心口,狠狠地重擊一下,然後告訴你“曾經你們愛過”。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回憶就像電影在腦子裡一幕幕上演,你們從相遇、相知、相伴,到相戀、相對、相負、相棄,再到相念、相憶,原本已經模糊的場景,全部都回來了。原來錯過了的愛情並沒有離開,只是那個錯過的人走了而已。就像劉若英說的“因為時間不是用來忘記愛,而是用來見證愛”。

在看《前任》的時候,很多人哭了,或許看哭了的人懷念不是曾經的前任,而是曾經留下的遺憾。而剛好我的遺憾和前任有關,僅此而已。因為

當時的我們,都倔強的以為“一個以為不會走,一個以為會挽留”。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感謝青春的陣痛,讓我們還有過去可追憶。如果你想去看《後來的我們》,請不要哭。眼淚漫過曾經結痂的傷口,是會疼的。

愛過很久的朋友,你知道嗎?午夜夢迴,我依然能清晰的記得當初你說喜歡時的眼神,因為我曾經在那裡住過,只是後來搬走了。

那裡有我曾經的整個青春和愛情。

後來的我們是愛了很久的朋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