衡敦壮:一片丹心映夕阳

一片丹心映夕阳

衡敦壮

衡敦壮:一片丹心映夕阳

李德美出生于一九四二年,一九八二年从部队转业来地方,任邳州市车辐山镇党委统战委员。一九九八年组织安排其退居二线,二零零二年办理正式退休。李德美在车辐山做乡镇工作二十年,走遍了全镇二十个行政村,八十七个自然村,田头地边到处留下他的足迹,留下他的笑声。因为他性格耿直爽朗,对人亲切随和,与群众关系密切,与人交往不笑不说话,从不耍官腔,在与群众交往工作中,总能听到他哈哈的笑声,因此,老百姓送他个诙谐的外号“李哈哈”。

退休后本该享受晚年快乐的生活,但是闲不惯的他总是歇不下来。一九九八年七月,经组织安排他担任了车辐山镇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书记。这个党支部七位党员,最大的都已八十多岁,年轻些的同志因为刚退下来,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失落感和不适应情绪,整个支部尤如一盘散沙,党员组织生活无法开展,支部组织名存实亡。李德美担任支部书记后,主动联络支部党员,把他们经常聚拢到一起,开展经常性的支部活动,开始建立了“三会一课”制度。每个季度搞三次党员活动,上级有新的文件精神及时传达,镇里召开“党代会”、“人代会”、“三千会”等列席参加,使退休老干部离职不离心,始终以党支部为家。

为了给老干部们找到“家”的感觉,李德美找党委领导争取,在镇政府办公用房极为紧张的情况下,挤出房屋,开办了老干部活动室。活动室内管理制度健全,活动器材具备,老干部们可以来此看书、读报,打牌、下棋。也可以在一起交流谈心,更便于统一行动去镇内或市里参观学习,从而更加保证了支部活动的正常开展。李德美针对于一些年迈体弱不能及时参加支部组织活动的老干部,老党员进行家访。给他们送去报刊、杂志,传达党委和市老干部局的一些会议精神。利用上门收党费的机会,给年老体弱者送去组织的温暖。

张怀珠是一名八十多岁的老党员,九十年代初从副乡长位置上退休。因对车辐山这片土地的热爱,退休后没有回原籍八路镇。因经济困难,盖不起房屋,一家十几口人就住在原公社拖拉机站院内。后来因孩子们大了,一个个要成家,就攒钱把房屋买下。孩子们结婚都翻盖了房子,他和老伴及那个患有小儿麻痹症,下肢瘫痪的儿子住在老房子内,生活十分困难。破屋偏遭连阴雨,他老伴偏偏又得了脑血栓后遗症。老伴长期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老张退休后就开始照顾老伴和儿子,几十年如一日,从没有离开左右,有时支部活动没法参加。李德美经常单独或组织支部成员去老张家探望。给老张带去报刊学习资料,买上豆油,面粉还有一些营养品。只要听到老李朗朗的笑声,老张就知道“李哈哈”又来看望他了,就连病床上的老伴也会开心地跟着笑。

2014年,李德美又担任了车辐山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的职务。他的工作从老党员老干部方面向少年儿童人群延伸。为了建立少儿读书点这个校外教育的平台,他积极争取镇党委组织支持,配合教育,文化、妇联等部门,第一批在全镇八个村设立了九个少儿读书点。读书点活动达到五有,“有场地、有设施、有书刊、有计划、有辅导”使广大青少年校外阅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受到了社会一致好评。2016年5月,邳州市关工委在车辐山镇召开了全市关工委加强读书点建设推进会,使全市读书点工作掀起了高潮。在李德美的努力下,现在车辐山镇十六个行政村都设立了读书点,使校外读书点达到了全覆盖。

作为镇关工委常务副主任,李德美对全镇的留守儿童,尤其是60多名特困孤儿特别关注,他会同组织、青年、妇联等部门先后对极其困难的26名孤儿和留守儿童进行了力所能及的帮助。他用微薄的退休工资给孩子们买衣服、书包等学习用品,他开着电动车往返于邳州市内和车辐山两地,经常来看望他关爱的孤儿和留守儿童。当儿女们担心他的安全不让他开车时,他就坐公共汽车来这里。他说,关心关爱困难儿童,这是一个老共产党员的责任。友好村的郭文文同学,父母先后病故,无依无靠的她就跟着外公外婆生活。后来外婆去世,外公又找了一个外婆。谁知她的外公又不幸去世了,她和毫无血缘关系的续外婆一起生活,娘儿俩生活十分困难,她一度产生了辍学打工的想法,不想也不能再念书了。

李德美了解这一情况后,再也坐不住了,他从邳州儿子家中来到车辐山,向领导汇报。镇领导了解情况后,安排民政部门专门办理救济,镇村两级拿出帮扶方案,确保郭文文生活有保障不能中途退学。当一切都落实好了,他心中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随后,他又和时任镇党委组织委员一起,专门跑到明德中学,向郭文文当面交代,不要担心生活及学习费用,不要灰心丧志,要好好读书,完成学业。他掏出一千元现金塞在了郭文文手里,孩子看到这位慈祥的李爷爷,眼中噙满了感激的泪水,表示一定要好好读书,学好本领,回报社会。

李德美就是这样一位慈祥可亲的老人,一个曾经献身国防,又在乡镇工作几十年,退休后又离岗不离心,一心只为民的普通共产党员。一名七十多岁的退休老干部,本该在家中享着清福,但是他总觉得清闲着不安心。当我采访他时,他告诉我,他所做的一切都是一个受党教育多年的老党员应该做的。他说,千万别报道他,也别评什么先进。他只想告诉退休的同事们,操守如一,不忘初心。说着,他又匆匆离去,他又要去看望一位他熟悉的一位困难老人。望着他消失在细雨中的宽大背影,听着他那朗朗的笑声,我不由肃然起敬。“哈哈”老李,难得您一片丹心,奉献并快乐着,您有此境界,夕阳一定会无限美好。

来源 :邳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