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夕情殇

文|姜军

——被巧克力掩盖了的那份凄美

电影《天仙配》想必大家都看过,其实,董永的故事是有出处的,普遍地认为他是汉代青州千乘人,在今山东北部,至于他卖身葬父途遇仙女的故事的发生地点,一直没有定论。但董永和七仙女的爱情故事却口口相传,流传至今。

七夕情殇

相传,董永卖身葬父,在傅员外家为奴。玉帝第七女同情董永遭遇,私自下凡,与董永结为夫妇。七仙女一夜织锦10匹,帮助董永改三年长工为百日。百日期满,夫妻双双把家还,这时候王母娘娘却命令七仙女回到天庭,为了董永,七仙女忍痛与丈夫决别。牛郎挑着一双儿女前来追赶,王母娘娘怒极:“呀呵!小兔崽子,我女儿怎么说也是仙女,怎么可能和你一个穷的叮当乱响的凡夫俗子生活在一起?何况那个触犯天条的三圣母把我的老脸都丢尽了,现在又有你这个七仙女出了这档子事。你让我在这仙界还怎么混”?心一狠,用金簪在身后一划,天空出现了一道银河,阻断了牛郎道路。至此,牛郎织女天地各一方,孩儿见不到娘,娘见不到孩儿,织女终日以泪洗面,哀求王母,毕竟王母是神仙,也有慈悲为怀的心肠,终于同意牛郎织女在七月初七这一天相聚。

七夕情殇

不信你看,初七这天你不会见到喜鹊,她们都去天河了,在天河两岸搭起了鹊桥好让牛郎织女相会。这才有了秦观《鹊桥仙》。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渡。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其实,有关于七夕节的传说很多,民间也把这一天叫“讨巧节”,也有叫“乞巧节”。说的是人间的大姑娘、小媳妇如果想心灵手巧,那么就要在这一天的晚上坐在葡萄架下听织女传授女红。使得自己更加的心灵手巧。

七夕情殇

唐宋诗词中,妇女乞巧也被屡屡提及,唐朝王建有诗说:“阑珊星斗缀珠光,七夕宫娥乞巧忙”。据《开元天宝遗事》载:唐太宗与妃子每逢七夕在清宫夜宴,宫女们各自乞巧。不知唐太宗是否给宫内的女眷们送了巧克力和玫瑰花?

宋末元初,七夕乞巧相当隆重,宋罗烨,金盈之的《醉翁谈录》说:“七夕,潘楼前买卖乞巧物。自七月一日,车马嗔咽,至七夕前三日,车马不通行,相次壅遏,不复得出,至夜方散。”在这里,从乞巧市购买乞巧物的盛况,就可以想象得到当时七夕乞巧节的热闹景象。但是我想应该不会有卖乐维斯钻戒,巧克力,玫瑰花。

七夕情殇

更有一说,现在想来吧唧吧唧嘴不是味儿,咋回事呢?就是小时候,每到七月初七,不明白是啥意思,就问妈妈:妈妈妈妈,为什么要过初七?牛郎织女在天上说什么了?妈妈就说,“不淘气、听话的乖孩子在葡萄架底下就能听到他们说话了”。那淘气的孩子能吗?“不能”!以至于我竟然始终没有勇气坐到葡萄架下去。

传说毕竟是传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美好的事物和愿望都被人们赋予新的内容来加以演绎。中华民族向来是个包容的民族,哪怕是西方国家的节日也被人们过得有声有色,尽管人们对这些西方节日懵懂,无论如何它都代表了人们心中那份美好的祝愿。不同的是,七夕,我华夏民族特有的“情人节”!人们淡忘了牛郎织女那份爱情的凄美,用热烈、浪漫的红玫瑰,香甜圆润的巧克力,精光闪耀的乐维斯钻戒代替了姑娘媳妇乞巧的针线女红。

七夕情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