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上長得大黑黴塊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女巫在城堡抓蝦


玉米上長得大黑黴塊是什麼?有什麼價值?



玉米作為一種經濟作物,很多種植玉米的農戶都會遇到過玉米上長出4~14釐米左右的瘤狀物,開始它是呈白色的,有的帶有黃綠色、紫紅色,隨後慢慢變成了灰色或者白色,如果把它弄破解以後就會出現大量的黑色粉末。其實這種症狀是玉米黑粉病的的表現。感染此病會造成玉米減產,農民因此非常痛恨。



其實這種大黑黴塊雖然是一種真菌,但是瞭解它的人卻知道原來它還大有用處呢,它不但可以使用,而且還可以入藥。這種真菌在玉米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就長出來的黑黴是可以食用的,可以生吃也可以炒著吃,味道非常鮮美。這種黑黴在以前農村經常作為一道美食使用。



最後這種黑粉菌還可以去藥,由於這種真菌含有很多營養物質,比如穀氨酸、賴氨酸、精氨酸、丙氨酸、黑松菌酸、蚓哚乙酸等,具有補氣安神、益氣養陰、補中解毒等功效。經常食用可以預防和治療胃腸道潰瘍,並且有助於消化和通便。同時玉米黑粉菌還可以產生黑粉菌酸,用於香料工業中合成麝香類的原料。


鄉村波比


玉米植株上長的大黑黴塊,那是玉米生病了,愁還愁不過來,還能高興?

這種病害俗稱“烏米”,學名玉米瘤黑粉病,是散落在土壤中的病菌孢子被雨水衝濺到玉米葉片莖杆上形成的白皮黑心的瘤狀體。它佔用了玉米的一些養分造成輕微減產。如果落在玉米果穗上,則往往影響到果穗的正常發育,造成的產量損失很大。見下圖。





還有一種叫玉米絲黑穗病,是玉米種子發芽時從下胚軸侵入,隨植株生長。發病的植株果穗部位變黑,顆粒無收。是東北春玉米區發生頻率較高的病害。見下圖。



至於玉米烏米有什麼價值?過去人們在飢餓邊緣的時候,玉米烏米可以充飢。和馬鈴薯放在一起炒,加點鹽,裡面有一些可消化吸收的營養。

真正美味的是高粱烏米,無論生吃、蒸吃、炒吃,都令人垂涎欲滴。見下圖。


種田博士後


玉米上的大黑莓塊是玉米的黑粉菌。我們收玉米的時候,最討厭這個東西,不僅影響玉米的產量,而且還把手弄的烏漆嘛黑的,沒想到這還是個好東西。

烏米

玉米在還沒有完全成熟的時候,長出來的黑粉菌,不僅有食用價值,而且還有藥用價值。這個黑乎乎的叫烏米,很多地方叫法也是不一樣的。

“烏米”價值

1.我們以前不知道它的價值,遇到直接就是扔掉,沒想到這個玉米黑粉菌是一種可食用的菌,可用來製作很多的美食。

2.烏米成熟後,變成黑色,可把烏米制成粉末,當做藥材,富含蛋白質、氨基酸等物質,起到健胃、潤腸等功效。


烏米這麼多的價值,難怪種植戶笑的合不攏嘴。不過如今種植上各種農藥的防治,幾乎是看不到了。


肥仔農經


那是玉米黑粉菌,各地叫法不同。主要是由於真菌感染造成的,形成黑粉一樣的髒髒的東西。

不過別看這種看似 又髒又醜的東東,倒是有一定的藥用和食用價值。具體藥用價值,咱也不是專業的,如果真需要,可以問下度娘。不過至於吃嘛,真不敢下口,但據吃過的人說,炒著吃還是味道不錯的,好吧,有機會試試看!

希望能夠幫助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