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產值增速百億元!江蘇這個產業正向綠色發展要效益

初夏五月,麥熟梅黃。5月29日,農業部農技中心蔬菜全程綠色生產技術培訓班(南方片區)在南京江寧區開班,交匯點記者瞭解到,向綠色發展要效益,江蘇蔬菜種植業邁出新步伐。

年產值增速百億元!江蘇這個產業正向綠色發展要效益

2008年以來,江蘇蔬菜產值始終居於種植業產值首位,且以每年100億元左右的速度增長,已成為江蘇農民增收、農業增效的重要渠道。2017年,全省蔬菜播種面積2250萬畝,產量5800多萬噸,產值近1650億。江蘇設施蔬菜每年以耕地面積1%左右的速度增長,產量佔蔬菜總產的1/2以上。“綠色蔬菜”被寫入今年省委1號文件,成為全省重點培育的8個千億級優勢特色產業之一。

江蘇省農委副巡視員唐明珍介紹,近年來,江蘇以綠色高效引領蔬菜產業發展,圍繞結構調整、轉型拓展,積極推進蔬菜產業設施化、標準化、綠色化、品牌化發展,推動江蘇蔬菜產業加快提檔升級。概括起來就是“產業定位高,結構佈局持續優化;產業轉型快,質量水平持續提升;產業體系強,集成創新成果豐碩;產業運營活,內涵外延不斷豐富。”

與此同時,江蘇蔬菜產業發展仍面臨不少問題和挑戰,主要體現在“三個越來越大”:保供增收難度越來越大,產業競爭越來越大,綠色生產難度越來越大。

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負責人介紹,針對這些問題,江蘇從技術推廣角度出發,圍繞綠色、高質、高效,聯合省內有關科研院所,開展有關技術研發、攻關與集成,在全省蔬菜主產區佈置12個試驗點,共進行32個試驗,在取得了大量數據的基礎上,提出了融合栽培、土肥、植保、農機措施的“輪、控、改、替”設施蔬菜全程綠色高效生產技術體系,並提出了蔬菜技術推廣應由碎片化向融合化轉變,充分利用各單項技術的疊加和交互作用,揚長避短,分類推廣,合理高效應用各單項技術,實現技術疊加1+1>2的效應。

省農業技術推廣總站高級農藝師曾曉萍解釋,“輪”即輪作換茬,在同一塊田地上,有順序地在季節間或年間輪換種植不同的作物或複種組合。“控”指控病控鹽控生長,是利用栽培、物理、化學、生物等技術措施,控制病蟲害發生和降低土壤鹽漬化水平,優化資源利用率,調節作物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提高蔬菜產品產量和品質。“改”以生物改良為主,指通過有益微生物和生物刺激素等新型物質的應用,達到生態活化土壤養分、重構土壤微生物菌群平衡、修復土壤團粒結構、降解有機汙染物和轉化無機汙染物,促進根系生長、促進植物養分合理利用、激發作物潛能,增強作物系統抗性,提升產品品質的作用。“替”包括品種、肥料、土壤、植保、人工五方面的替代升級。

“輪、控”環節是以實現蔬菜基本產量品質為主,“改、替”環節是以實現節本增效和提高品質為主。

“江蘇蔬菜產業正處於轉型發展的關鍵機遇期,我們將進一步創新完善技術模式,大力集成推廣綠色、高質、高效先進適用技術,加快推進蔬菜生產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為提升全省蔬菜質量、效益和競爭力提供更強有力的科技支撐。”唐明珍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