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歷史上的數學發展

商代的陶器和甲骨卜辭中,有很很多的記數文字,安康地區雖未發現甲骨文,但是一些陶器上已經出現豎畫記數| 、‖、、l、×等單字,到了周代單位記 數已達到百位數,如《史密簋》銘文:“佳十又二月,"”“(獲)百人,”如果取掉“又”字,則是十二月,便是複數,從一、二到百,說明是遵循十進制的這種記數法,含有明顯的位值制意義。證實了當時人們已掌握了初步運算技能。

安康歷史上的數學發展

傳說夏禹治水時,“左準繩,右規矩”,說明了規矩、準繩作為測量的工具由來已久。成書於戰國前後的《考工記》一書還涉及到分數、角度和標準量器容積的計算等數學知識,在春秋戰國時製作的青銅器及鏃矢、鐘上都用到分數的概念,不同的部位要求有不同的角度,於是便產生了衡量角度大小的一些單位,如矩=90°,磬折=151°52'32(或等於135°)等等。《考工記》還載有標準量器的尺寸,而在製造標準量器時,顯而易見都要應用計算的方法來確定其容積。安康地區出土的量器有銅龠一件,圓筒形形,直口平底,一側有環首柄,全長13.5釐米深1.85釐米,口徑3.15釐米,容水10毫升;銅撮一件,形制與銅龠相同,全長10.4釐米,深0.8釐米,口徑1.6釐米,容水1毫升;銅尺,長23.6釐米,寬2.3釐米,厚0.07釐米。一端刻三個長方格,每格為一寸,在四五寸之間,各垂直刻一細線,另一端未見刻度,有一圓孔。

安康歷史上的數學發展

除以上外,各縣還出土大批陶鍾或銅鍾,銅鍾是古代最重要的量器之一,是一種圓形壺,用以盛酒漿或糧食。春秋齊國的“公量”,以四升為豆,四豆為區(甌),四區為,十釜為鍾。其中豆、區、釜皆為古量單位。旬陽縣漢墓出土的一件“旬陽重七斤”銘文鍾,其形制即為圓口、高領、鼓腹、圈足,高24.2釐米,口徑8.3釐米,就是古代量器實物。以上這些器物,都反映了當時實用數學發展的一個側面。

安康歷史上的數學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