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蟹五殼如何衝刺屬於自己的蟹王,are you ready?

2018年的河蟹養殖有著較2017年不同的表現。但是在最根本上又沒有太大的改變。

簡單的說來,江蘇的河蟹四殼在挨颱風、暴雨,伏底前行。湖北的河蟹在忍受37℃的高溫,焦躁難耐。無論如何去看待天氣,它都已經在哪兒造成了十足的影響。

河蟹五殼如何衝刺屬於自己的蟹王,are you ready?

2018年缺氧翻塘數據較2017年有所降低,但是根據水色、投餵量、水草夾草情況來看,偷死的現象普遍的存在。

8月依舊深陷高溫的第五殼,全月的微風悶天,缺氧翻塘,蛻殼死亡。今年的第五殼依舊深情可待。

河蟹五殼如何衝刺屬於自己的蟹王,are you ready?

河蟹的蛻殼是一個承前啟後的過程,前面蛻殼的翻倍率影響著後面這一年的翻倍率。雖然前期1-2殼的影響可能沒有那麼重要,但是我們可以很數字化的通過一個完整的表格細化的算下來,相差10%的蛻殼翻倍率,到了年底的時候會產生多大的河蟹體重上的差距。

河蟹五殼如何衝刺屬於自己的蟹王,are you ready?

通過表裡的數據我們可以看到:河蟹如果一直保持一倍的翻倍率或0.9倍的翻倍率,兩者只是差0.1的翻倍率,五殼最終的規格差異會有36.196克(等於0.72兩)

2018年的漢川河蟹整體的第4殼就是在這樣的高溫、低氧的條件下度過。較大範圍的出現了蛻殼期蛻殼不遂,蛻殼死亡,基本上第4殼較2017年的蛻殼時間區別不明顯。

在這樣的第4殼基礎上,對2018年的河蟹第5殼的後期管理工作就提出了更加嚴格的要求,面臨的挑戰也更加嚴峻。要想獲得良好的翻倍率以及河蟹品相。畢竟2016年河蟹2.2和2.5的規格差別是非常的明顯的。

如何做好第5殼的管理工作?

在詳細的闡述蛻殼期間細緻的管理工作之前,讓我們先分析一下河蟹蛻殼的時候需要那些重要的條件。

這一點上的分析我們可以運用水世紀推廣的核心理念“雙養理論”作為一個理論支持。

“雙養理論”簡單的歸結起來可以用八個字來表達:外重溶氧,內重營養。即河蟹蛻第5殼的時候,我們需要讓水體保持充足的水體溶氧,為河蟹提供充足的營養,尤其是河蟹自身足夠的營養積累。

外部環境管理

1.水草管理,水草作為河蟹養殖的核心。5殼期間的水草基本上不會出現較大的問題,有草就有草,沒有就沒有,沒草談好的水體環境是不現實的。

5殼開始初期這個階段的輪葉黑藻生長速度較快,基本上會處於一個過密的狀態,為了防止水草過密出現的懶蟹和投食不便。一般建議在5殼開始的前一個星期的時候就要把塘口的輪葉黑藻打頭、抽行一次性到位,避免反覆割草,引起水混,水草的保留量根據管理能力的不同可以保留40%--60%的水草面積。

割完以後根據塘口的殺蟲、殺菌的工作安排合理改底、解毒等工作,配合強效底淨+水博士。

河蟹五殼如何衝刺屬於自己的蟹王,are you ready?

另一個比較現實的問題就是會有部分塘口沒有水草或者水草的密度小於30%的整體面積。針對這樣的塘口環境建議要加大整個水體的改底、調水工作,要想保持住良好的水體環境,3-4天改底(強效底淨)、調水(水博士)的工作就要循環一個流程。

並可以沿邊鋪設一些輪葉黑藻,畢竟能適當的提供一些棲息的環境。

進入5殼結束到河蟹出塘的階段,需要注意輪葉黑藻的腐爛問題,這個階段氣溫逐步的下降,輪葉黑藻的生長期基本結束,開始結籽,爛草。

受此影響水草腐爛消耗水體溶氧,水體的亞鹽等有毒指標會快速的升高起來,水質惡化,纖毛蟲的問題會比較嚴峻。改底、調水的工作依然不可鬆懈。

河蟹營養管理

河蟹自身的營養積累主要來人工的餌料投餵、水體的初級生物餌料,其中以餌料所在佔的比例最高。

1.餌料的選擇。5殼階段涉及到壓黃增重,一般建議投餵高蛋白的飼料,比如專門的壓黃料。同時配合冰魚、粗糧等搭配投餵。

2.投餵量的多少。餌料的投餵量一般可以維持在5%-6%個點左右,具體投餵量根據塘口的吃食情況、天氣、蛻殼高峰期做臨時的調節,這個就需要每天做好巡塘的工作,檢查吃食情況,及時的調節。如果塘口的泥鰍等野雜魚比較多,水草環境比較差,可以適當提高飼料的投餵量,減小野雜魚鬧食引起的水混壓力。

3.投餵方式。投料的時候儘量在塘口開出固定的食道,形成固定的投餵地點。食道的條數根據塘口面積合理設置即可。

4.保肝保健內服藥。河蟹5殼因需要保持一個較高的飼料蛋白點的投餵,對河蟹肝胰腺的壓力較大。需要按療程做好河蟹的保肝保健工作,在投餵飼料的時候配合肝膽泰勒+黃金多糖投餵5-7天。

河蟹補鈣管理

1.補鈣的意義。河蟹的生長增重必須依靠蛻殼才能實現,對於河蟹來說每一次蛻殼都是經歷一次生死,只有成功完成蛻殼才有可能活下去。因此每次河蟹蛻殼的時候都需要進行補鈣的工作,補鈣作用主要體現在:蛻殼前補鈣,為河蟹蛻殼提供一個離子鈣充足水體環境,促進河蟹整齊蛻殼。蛻殼高峰時補鈣,促進河蟹迅速硬殼,減少蛻殼後河蟹互相殘食的損耗。

2.河蟹5殼的特點。5殼的補鈣工作大致的可以分成3個大的階段來處理,母蟹、公蟹、尾蟹。因此大的補鈣工作有至少3次左右,然後根據塘口蛻殼的小高峰具體的調節補鈣次數。可以依照少量多次的原則,增加補鈣的頻率。

3.水體鈣含量對河蟹蛻殼的影響。通過2018年對漢川塘口的水體鈣測定,發現當塘口水體的鈣含量達到50個點及以上的時候,同等河蟹放養密度下,高的鈣含量的塘口,河蟹蛻殼往往能夠獲得一個比較理想的翻倍率。

水體鈣含量低的塘口,通過爆點前補充補鈣素,河蟹的蛻殼數量、整齊度有一個很直觀的改善。

4.抗應激保活力。進入9月份氣溫逐步的回落,大致的氣溫穩定在28-22℃之間,偶有個別天會出現大幅度的降溫,因此需要在做好補鈣工作的時候配合增強體質抗應激的工作,外潑黃金多糖或者抗激靈保持河蟹有一個良好的活力狀態。

5殼作為河蟹養殖過程中的最後一次生長蛻殼,它的好壞直接關係到整個河蟹養殖一年的整體產量與效益。因此需要我們精細管理,謹慎操作。

近期你的螃蟹為什麼不吃食?

最近幾天總有養殖戶朋友跟我說:“小唐呀,我的螃蟹這幾天不吃食怎麼回事啊”。第五殼也快要開始了,現在不吃食螃蟹怎麼長,在這裡給大家分析以下為何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又如何解決這個問題。

1、溶氧

溶氧在合適的範圍內(5-8),越穩定的池塘螃蟹吃食理所當然的會更好,就跟我們人一樣,在溶氧較低的高原地區容易出現噁心、厭食的現象,在溶氧過高的地方,就會有醉氧的現象,所以溶氧在合適的範圍內越穩定越好。這段時間高溫,但是華中的天氣又不怎麼穩定,有時晴有時雨,跑暴的時候,水體最容易出現缺氧的情況。像這種天氣怎麼辦呢?這個時候我們需要一臺能幫助我們準確檢測池塘水體溶氧的神器,早發現問題遭採取措施。

當我們可以時時觀察的時候,也需要5-7天一次底質改良(強效底淨),減少底泥耗氧。天氣不好的時候晚上早點把增氧機打開(22點或者更早),沒有增氧機的池塘,在喂完食後選擇增氧時間長的增氧顆粒(原子氧)撒下去。同時水草過厚的池子,及時割草,可以再推幾條行子出來,減少水草晚上的耗氧。

2、蛻殼

有的朋友會說現在不是第四殼都脫完了嗎,怎麼還說在脫殼。今年的高溫與往年又有所不同,晴的時間較長,但溫度卻沒有去年那樣高。但是湖北地區還是有很多螃蟹的第四殼有所推遲,前段高溫晴天有的只脫了50%-70%左右,到了這段時間的降溫陰雨天又開始脫殼了。所以在這四殼的尾聲適當減少投餵量,補充水體的鈣離子含量的同時補充營養增強體質(應激硬殼靈/補鈣素+黃金多糖)。

河蟹五殼如何衝刺屬於自己的蟹王,are you ready?

3、藍藻

肝臟是螃蟹的解毒器官,也是分泌消化液的器官。今年藍藻的爆發很嚴重,湖北武漢市蔡甸區的蟹塘80%以上都有過藍藻。藍藻死亡之後的藻毒素對螃蟹的肝臟損傷很大,有藍藻的池塘不僅僅要對水體解毒(水博士),還要對肝臟進行修復(肝腸舒),肝臟好的螃蟹吃食更好。

螃蟹已經進入第五殼的準備期,營養很重要,吃食不好,螃蟹怎麼有力氣去脫殼,翻倍率怎麼能高。請關愛螃蟹的健康,從吃食做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