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脈動丨久遠的滄桑,三關口明長城

長城在中國歷史的長久歲月中為了抵禦遊牧民族的入侵,我國古代勞動人民為它流盡了多少血汗,貢獻了多少智慧。三關口明長城,這個賀蘭山重要的關隘,在明朝的時候賦予了他特殊的使命,今天就跟著世茂君去看看。

城市脈動丨久遠的滄桑,三關口明長城

曾經的三關口長城

明統治者為了邊防安全,特於三關口築長城(明稱邊牆)設關隘,使其成為古代銀川城防的“四險”之一。

此關口是寧夏與內蒙古阿拉善左旗的交界地,銀川至巴彥浩特公路穿關而過,在關口處可看到長城遺址。三關即從東向西,設頭道卡、二道卡和三道卡,後人稱之為三道關。這裡山脈蜿蜒曲折,地形雄奇險峻,兩山夾峙的山坳中,原建有關隘。

當年修築長城時,這裡多沙礫少土壤,於是軍士們遍剖諸崖谷,得壤土數處;又因無水,做水車百輛,到關口20多公里的平吉堡取水,與壤土、礫石相拌,夯築而成,堅固異常。

城市脈動丨久遠的滄桑,三關口明長城

現在的三關口長城

三關口該段長城地勢險要,走向形式複雜,長城、壕塹、烽燧密集,有土夯、石砌構築方式,是西部保存最為完整的一段明長城。而選擇穿越山頭、壕溝、草地、斜坡等各種地形,則是現在非常驢友經典的徒步線路。

城市脈動丨久遠的滄桑,三關口明長城

登上三關口放眼望去,地勢開闊,長城從北面的賀蘭山上逶迤而下,跳過公路和河床,又沿南面的山坡繼續伸向遙遠的天際,頗有“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之勢,壯哉!

城市脈動丨久遠的滄桑,三關口明長城

賀蘭山山闕,三關口長城,邊塞風雲中,引來多少英雄好漢,有多少金戈鐵馬的故事在這裡流傳,獵獵秋風中我彷彿聽到了戰馬的嘶鳴,看到了騰起的狼煙,三關口長城在賀蘭山的懷抱中,訴說著往日的雄風。

城市脈動丨久遠的滄桑,三關口明長城

互動留言

關於長城,有孟姜女哭長城,有冰道運石,也有戚繼光建烽火臺,歡迎各位小夥伴來留言,告訴世茂君,關於長城你的記憶。

世茂一直本著“締造生活品位”的理念,將文化、景觀等各種元素融合進了每一個家庭的日常生活,這一次跟隨世茂君,我們重新瞭解了明長城,感受屬於它的城市脈動。下一站我們再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