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一、甄嬛與果郡王的愛情

甄嬛與果郡王到底是惺惺相惜、兩情相悅,還是綠了皇帝不值得可憐?一直以來都是被爭論的話題。我無意在愛情方面去探討誰對誰錯,僅在劇情走向的角度分析,甄嬛記恨皇帝的理由,放在電視劇裡毫不違和,且合情合理。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甄嬛執意出宮到底是為了什麼?都說是“莞莞類卿”傷了她的心,這理由放現代可以,放古代就顯得奇怪。為人妾侍,尊敬主母才是本分,為何與前主子爭愛情?貌似不是離宮的根本原因。

作者給甄嬛安排的緣由十分妥當——皇帝維穩多疑,導致無罪的功臣甄遠道全家流放。誰要說自己父母被害,還能劃清界限嬉笑承寵,那才是真正的心大。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因此,被當替代品只是傷透心的一個方面,嬛嬛離宮、而後與果郡王有私情、再因幫助父親、調查果郡王“死因”回宮,一切就都說得通了。

二、“大家閨秀”與“小家子氣”

古風文常以“嫡庶長幼”來設定女主女配的人格、心氣兒。嫡女一般溫厚大方、庶女或是芝麻官的女兒往往敏感刻薄。其實真正的大氣和小氣之分,絕對不是用出身、化妝、容貌、懂不懂事來區分的,關鍵在於是否能透過現象看本質,知輕重、辯是非,不被眼前利益矇蔽。

皇帝涼薄和不可依靠,凡在後宮呆久了,都能明白幾分。陵容、眉莊、甄嬛亦如是。

面對皇帝后妃不顧他人情面,譏諷陵容出身卑微,陵容是如何做的?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她不敢回懟眾妃,更不敢質疑皇上,她選擇抱大腿,把矛頭指向了或寵的甄嬛、眉莊。

反觀眉莊、甄嬛是如何做的?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華妃陷害她們,她們就懟華妃,皇后設計她們她們便對皇后。沒能力隱忍不發,有了能力一招制敵。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端妃、敬妃受人尊敬,是因為她們懂得以德報德、以怨報怨;祺嬪、陵容被人厭惡,是因為他們拜高踩低,受了欺負不敢聲張,卻把怨氣發在比自己好說話的人身上找平衡。

大家閨秀以道理處事,小家子氣憑權力揚威,勇者抽刀向惡人,懦者抽刀向弱者。

三、沈眉莊——未曾吹落北風中

眉莊小主性子孤傲清冷,她的端莊與冷漠和端妃敬妃卻不同。都說人活著總得有個精神支柱。端妃敬妃活著是為了丈夫和生存,甄嬛葉子是為了反抗和愛情,陵容皇后活著是為了權力和地位,眉莊活著是為了踐行內心的原則。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所謂爭鬥即分清敵我。“我”隊伍裡的人自然是朋友,敵人隊伍裡的人絕不去沾惹。別說是端妃、甄嬛,連敬妃也深諳此道,不然不會忽略了瑛貴人的性命,拿了書信,只為一招扳倒敵人陣營的三阿哥。

眉莊則不同,她的所作為不止是取決於對方是敵是友,更取決於他的行為是否符合眉莊內心堅持的準則。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安陵容可以為了討甄嬛喜歡,隻身責辱餘答應。眉莊誤解甄嬛替華妃說話,是嬛兒進宮後變得趨炎附勢,故而才說出“話不投機半句多”這樣的重話(當然也有溫實初的原因)。

可見,眉莊眼裡,姐妹情也好、陣營也好,她認為對的事情,就要去做;她認為錯的事,縱使姐妹去做,她也要斥責。

如果沒有甄嬛,興許後宮和她玩得最好的人是葉瀾依。

四、若是能走回頭路

在上帝視角看眾人,我們做觀眾的,完全能清晰地體會每個人由單純簡單到城府深厚的心路歷程,除了機關算盡的精彩,還有因失誤導致得不償失的後果。如果能走回頭路,也許他們會是不一樣的結局。

1.安陵容的敏感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我不覺得是人就要開得起玩笑,有許多玩笑是很傷人的,大度之人不計較,不意味著我們就可以肆意取笑,生活艱辛,何必佔嘴上痛快,讓身邊人難過呢?

當初陵容和甄嬛做了寢衣,淳兒無意間透露金龍出雲不被皇上喜歡,還脫下來當邊角料送了淳兒。至此淳兒本無過錯,畢竟她一直以為寢衣是繡娘做的,更無意得罪陵容。可年少的甄嬛處理這件事,不可謂不聰明,然而太過不細心。

甄嬛的做法是,聽完淳兒的話——支走淳兒——支吾打岔——叫宮人送貴重簪子給陵容以示安慰。

看上去沒什麼問題,可陵容為什麼更加怨恨?一則是甄嬛已經察覺了淳兒話裡不對,非但沒阻止、更沒挽回,只是不痛不癢支她離開罷了(當時甄嬛年少氣盛,聽聞皇帝喜歡自己繡的衣服,難免有些許得意);二則陵容眼中,不論分為高低,你我都是妃妾,皇帝皇后做這種事,叫平衡關係,你甄嬛做這種事就是故作高姿態,這種玩手腕的事,用得著你來顯擺?

甄嬛前期的狀態,對“踩一捧一”的言論有些木訥,甚至心中暗喜。有分位低、不便生事的緣故,也有依靠皇帝寵愛沒吃過虧的原因(初入宮的眉莊也是如此)。好在甄嬛以熹妃身份回宮之後,反應快了許多,知道留下隱患的言論應當機立斷制止,也避免了許多不必要的禍事!

2.果郡王的張揚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這部劇裡說得上人見人愛花見花開的唯有果郡王了,果郡王的好,宮裡宮外無人不知,果郡王也是放肆,明知道甄嬛是寵妃,還夸人家腳白......

本來甄嬛回宮之後,皇上信了風言風語對她產生了懷疑,連傻子都看出來甄嬛現位列熹妃,皇上待她卻不如當日待莞嬪。摩格求娶,果郡王劫轎算是別無他法,可之前皇上與熹妃商量的時候他真心不該推門而入,愛情方面,他太過欠考慮!

同樣是想幫(滴血驗親)熹妃/玉嬈,慎貝勒如何說的?

“去給太后請安的路上,看見各宮冷冷清清,唯皇嫂這熱熱鬧鬧。”他是來這湊個熱鬧。

皇上聽了,發覺是這麼回事,更沒懷疑弟弟是不是和甄家人有勾結,還對他斥責祺嬪的表現很滿意。

關心則亂,按道理果郡王一見甄嬛的事就亂了心神是情有可原,做出一些出格的舉動可以理解,可嘆他的每一次維護,都是把他們的愛情一步步推向深淵。

說句題外話,同樣是不屑榮華富貴的王爺,慎貝勒雖沒有果郡王的治國才能,也沒有老果的赫赫戰功,但人可不傻。大結局他誤以為熹妃讓老六稱帝,因而反駁了敦親王,熹妃立刻表態讓老四繼位,慎貝勒眉頭一皺發現事情並不簡單,又拐個彎回罵敦親王“既不同意老四,又不贊同老六,那你一定有不臣之心!”可見能安然度日這麼久,慎貝勒也不是靠傻白甜能混過去的。

五、浣碧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浣碧和安娘娘誰更討人煩?多數人都說是浣碧。論道理,浣碧幫甄嬛的時候遠比坑她的時候多,唯有一次“探望眉莊”事件(小像事件並不算真正的害人),是她鬼迷了心竅信了曹琴默,不管是出宮修行還是與甄嬛共苦,都是浣碧陪在她身邊。相比之下,安娘娘做的大小事情可不是一件兩件,不僅僅是自私自利,更是加害於人。

可是為什麼不喜浣碧的人遠多於安娘娘呢?

浣碧佔了半正面角色。反面角色做了壞事,留一點善心,觀眾更容易理解她們不容易。反倒是正面角色有了私心,如同玉上的瑕疵,很難被人原諒。

浣碧介入了男女主的愛情。電視劇裡做壞事的人,不一定被人在意,介入主角愛情的人,則往往被人唾罵。若是男性角色死乞白賴追女主還好些,說他“深情執著”這四個字也罷了,若是女性角色...怕是說她自輕自賤一身汙水是跑不掉了。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還有最主要的一點:安娘娘多少是個縣官家的女兒,到底是正經大小姐。浣碧是罪女的孩子,本是小姐命落個丫頭身子。說到底,雖說王侯將相寧有種乎?!一個丫頭有想飛上枝頭的想法,縱然是身處現代,推崇人人平等的看客們,也難免代入自己是個大小姐的身份,看這丫頭的行為,當真是僭越了。

話說同樣是做了壞事耀武揚威,不喜歡夏冬春和餘娘子的有的是,討厭曹琴默和富察貴人的少之又少。我琢磨半天,興許是演員長相問題——富察長得端莊、曹貴人又長得沉穩委屈,演壞人都不像個壞人。

六、從未存在過的純元皇后

(此篇無意引戰,僅為個人感受和一些思考)

美人有千面!分析《甄嬛傳》里人物設定、性格和相關劇情!

四郎說:終究沒人比得上純元!

甄嬛眉莊變了心,玉嬈採蘋太稚嫩,華妃葉子又驕縱,端敬二人又不美,為什麼是人都有缺點呢?那就喜歡純元好了,純元是沒有缺點的,喜歡的人是不允許有缺點的。

任誰都知道,喜歡人也得有個道理,他好歸好,到底得是個豐潤鮮亮的人物形象。管他是身邊人、還是明星、甚至於林黛玉薛寶釵這樣的紙片人。在你心裡,有立體的形象,有方方面面的特點,這才說得上ta確實在某種程度上“存在”,方談得上“喜歡”。

你追星、追男神女神,是追她這個人?還是追求你自己內心的一個夢?

皇上喜歡純元皇后,是喜歡她這個人?還是喜歡那個容貌美麗、氣質高雅、品行言談毫無短板、琴棋書畫樣樣精通的完美幻影呢?

你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