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干山里拳拳心 省委省政府邀請院士專家代表療休養側記

2018-08-18 07:01 | 浙江新聞客戶端 | 記者 李攀 通訊員 沈黎霞 章榮明

莫干山里拳拳心 省委省政府邀请院士专家代表疗休养侧记

院士專家考察德清“千人計劃”產業園等地

8月的莫干山,風動葉舞,暑氣盡消。8月13日至16日,受省委、省政府邀請,全省30位院士專家放下忙碌的科研工作,來到德清療養休假。他們有的是享譽中外的學界泰斗,有的是嶄露頭角的後起之秀。4天假期,院士專家們賞綠水踏青山、匯群智謀創新,科技報國的情愫愈加濃烈。

8月14日上午,“國千”專家、寧波市智能製造產業研究院首席科學家董芳豔挽著愛人的手,漫步在裸心谷的幽回山徑,幸福洋溢在臉上。“平時忙著搞科研,陪伴家人的時間少,這次是難得的機會,浙江對人才的重視和呵護讓我很感動。”董芳豔是人工智能領域領軍專家,曾為多家世界知名企業設計研發產品。兩年前,她放棄海外高薪工作,聽從祖國的召喚,和丈夫一起到寧波創業。選擇浙江,打動她的是這裡求賢若渴的姿態和對人才無微不至的服務,“剛到餘姚經濟開發區,當地就為我們配備了助創專員,提供了人才公寓。”有這麼好的人才和營商環境,董芳豔相信一定能在浙江“創”出一片天地。目前,她正主導開發用於替代導盲犬的導盲AI機器人。和董芳豔一樣,截至目前,浙江共有400餘位數字經濟領域專家入選“千人計劃”。

中國的知識分子歷來有濃厚的家國情懷,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重道義、勇擔當。將軍樓、劍池山莊……這些隱秘在莫干山山林間的古樸建築,見證過一段鮮為人知的歷史,令中國工程院院士、華中科技大學機械科學與工程學院教授李培根感慨萬千。34年前,也是在一個盛夏,來自全國各地的傑出中青年經濟學者齊聚這裡,他們激烈爭論、縱論國策,影響了日後中國經濟社會改革進程,史稱“莫干山會議”。撫今追昔,李培根說,現在黨和國家更加需要廣大知識分子發揚擔當精神,這是一份沉甸甸的責任。作為恢復高考後的第一批研究生,他長期致力於機械製造及自動化領域研究,在美國威斯康辛—麥迪遜大學獲博士學位後,他選擇回國傳道授業。如今,年近七旬的他依然活躍在學術一線。今年7月,李培根被聘任為浙江省大灣區建設院士專家顧問。“不論在何時何地,都要胸懷大局,無私奉獻。”李培根說。

莫干山里拳拳心 省委省政府邀请院士专家代表疗休养侧记

愛國之情、報國之志只有融入偉大奮鬥之中,才能書寫出無愧於時代的人生。數字經濟如何幫助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如何助力新興產業的培育,對浙江創新創業的優勢再造有什麼樣的引領作用?寄情山水之餘,院士專家們聽報告、開座談、考察浙江“千人計劃”德清產業園,掛在他們心頭的,依然是專業前沿、科技發展。8月14日晚,院士專家們齊聚一堂,共同為浙江的數字經濟“把脈”。“數字經濟領域核心產業已經成為推動浙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支撐力量,規模連續3年超萬億,我們要想進一步取得突破,就必須攻破‘卡脖子’的技術難關。”“省千”專家、湖州芯啟源電子科技有限公司CEO盧笙的發言擲地有聲。作為芯片研發的後起之秀,他率領創新團隊,自主研發嵌入式主機USB3.0核心模塊,通過了USB國際組織認證。“國千”專家、杭州匯萃智能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才健直抒胸臆:“我們成百上千家拉鍊企業為什麼拼不過國外一家老牌企業,一個薄弱環節就是缺陷檢測技術的滯後,這樣的核心技術要不來、討不來,只能自己拼出來。”近年來,他一直致力於研發智能高速機器視覺平臺,希望推動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3個多小時座談,暮色已濃,但院士專家們意猶未盡。

8月16日,休假結束了,大家互道珍重,互相鼓勵開啟創新創業的新徵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