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小吃集錦

蘇州小吃1:“蘇州雞頭米”

蘇州雞頭米也是蘇式小吃的一絕。這種雞頭米刺很少,香氣濃郁、吃口軟糯,被稱為“南芡”,不像“北芡”那樣渾身是刺,很難採摘和剝肉。“北芡”一般都是做藥材的居多,即使用在食品中也是為了體現其藥用特點。蘇州的雞頭米則不同,它沒有藥材的氣味,所以特別適合做高檔小吃。

雞頭米是百姓對芡實的俗稱,我國芡實以蘇州南芡最為著名。蘇州民間食用雞頭米的方法很多,最大眾的吃法就是雞頭米羹。其製作方法十分簡便,將鍋中水燒開後把新鮮雞頭米放入鍋中,煮沸後以藕粉勾芡,出鍋後加入少許糖桂花即可裝碗入盆。也可不加這些附料或調味品,可在水開後加入雞頭米,水再開後1分半鐘即可起鍋。盛入小碗中,略加上一點冰糖即可食用了。

每年一次,夏末初秋,蘇州一道風景,沿街剝雞頭米賣雞頭米。傍晚,從竹輝路由東向西,可以看到,兩三里路,兩面人行道上,兩三個、三四個,作堆在-起,老老少少,邊剝邊賣。盆裡面,剛剝出的雞頭米,白白嫩嫩,圓圓溜溜,煞是可愛。這道風景始於何時,怕難說得準了。陸文夫寫過小巷賣玉蘭花, “阿要玉蘭花”,滿街飄香,寫過小巷賣新米,“阿要買新米”,齒頰生津,沒看到他寫過沿街剝雞頭米的。

雞頭米數十粒包於一個球內,又滑又糯,像小圓子又非小圓子,天下竟有此美食。再後來知道,它學名叫芡實,水生作物。如板栗、松子,外有硬殼,需剝開,說是有機具剝。一以貫之,還是手剝,大拇指上戴個銅製的手指。以前農民自己剝,再上街賣。近十多年來,農民幾乎不剝了,一是煩,剝一天也不過三四斤;二是勞力轉移了,沒人剝了。天無絕人之路,有息就有生,有阻就有通,剝雞頭米,一個新的行檔出現了。城裡的人,數百數千的人,成了剝雞頭米的季節工。不用招,自己自覺自願投入的。近年來,這種費力氣又不大賺錢的勞動密集型的工作,其主力已經逐步地轉移給了外地進蘇的農民們了。

備註:蘇州雞頭米主要用做小吃和做湯菜類,被稱為“南芡”。全球其它地方出的雞頭米都有藥味,都只可被叫做“北芡”,無論它的產地是在海南島還是在黑龍江。

蘇州小吃集錦

蘇州小吃2:“緊酵饅頭”

緊酵又稱緊酵饅頭,形態比較小,經油炸的就叫油氽緊酵,是一種鮮肉為餡的蘇式食品。在蘇州、上海等地流行,秋冬季上市,尤其是造房子、搬新家、春節之前,是人們互相饋贈的禮品,被稱為“興隆饅頭”。出售時裝一扁型大眼竹藍,籃內墊以油紙,一籃約裝兩市斤,面上還要加一張紅紙,用繩紮好後以便手提。

緊酵,即指做包子麵皮時,用酵母不多(約一般用平常做饅頭時酵母的三分之一或四分之一量),進行輕度發酵,經蒸制後膨脹鬆軟程度低,冷後呈塌陷狀。緊酵饅頭蒸熟後雖不及一般包子軟松膨脹,但一經油炸,卻能繼續膨脹,給人的感覺是饅頭髮起來了,可以討個口採。緊酵饅頭鮮肉為餡,還要拌入一些皮凍,經油炸後緊酵變得外脆內松,顏色金黃,汁多味鮮,香味撲鼻。

一般肉包子,熱食時滷汁較多,冷卻後卻無汁,均被鬆軟的包子皮所吸收。而緊酵麵皮吸收滷汁慢,故冷卻後在溫度較低的情況下,置兩三天再去油炸仍有滷

緊酵饅頭製做方式考究並獨特,風味絕佳,最近已經被列入蘇州市非物質類文化遺產。

蘇州小吃集錦

蘇州小吃 3:“縐紗湯包”

蟹黃湯包是靖江美食一絕,但湯包卻非靖江特有。在過去,蘇州的“縐紗湯包”也是一絕。這種湯包皮薄如紗,小巧玲瓏,汁多味鮮,因此取名“縐紗湯包”。史料記載,至少在清代的乾隆、嘉慶年間,湯包在蘇州就已經十分流行了。不過在蘇州這個特別講究時令的地方,湯包也被賦予了明顯的時令特色。也許是因為夏季天氣太熱,又沒空調,吃起來太熱,加上餡料難做的緣故,蘇州人過去吃湯包只吃春秋冬三季。如今有了空調冰箱,蘇州人一年四季都能吃到湯包,已經不那麼講究了。不過,要想吃到地道的縐紗湯包,那可要花點時間去尋找了。好在蘇州的資深吃貨很多,即便是藏在古城小巷內,吃貨們也總能找到。

能嚐到傳說中的“縐紗湯包”,全靠被譽為美食家的“銀髯老人”帶路。沿著人民路軌道交通二號線工地一直向北,看到北寺塔後,向東拐進西北街,往前走上一兩百米,就能看到路南側的吳盛興了。小吃店不大,在蘇州也遠沒有啞巴、震源等小吃店有名氣,但在蘇州的吃貨圈裡,這裡的縐紗湯包好吃,早已是吃貨盡知了。因為全蘇州只此一家,而且7塊錢可以買到10只湯包,即便交通不便,不少吃貨也願意到這裡品嚐,足可見湯包的魅力。

湯包好吃,做法是關鍵。前人將湯包的做法歸結為這樣幾句:“春秋冬日,肉湯易凝,以凝者灌於羅磨細面之內,以為包子,蒸熟時湯融不洩。”對於自家湯包好吃的秘訣,老闆張洪剛毫不隱瞞。他說自己做了20多年的湯包,總結了一套自己的獨門秘籍:縐紗湯包的皮要薄,制面須用老酵母,而且醒面的時間不宜太長,揉麵要揉出勁道,揪麵糰的時候甚至能聽到輕微的啪啪聲。這樣的麵糰擀成麵餅,韌性十足,薄而不透,一小片面皮甚至可以拉成小手絹那麼大。湯包要好吃,餡料不僅重要,放多少也很關鍵。看老張做湯包,小小的麵皮上居然放著一大塊肉餡,完全包不住的樣子。奇怪的是,老張巧手翻飛,只用幾秒,便將麵皮拉出,肉餡全被包了進去。短短一分鐘,居然做出了十多個湯包。

湯包個小易熟,上籠蒸5分鐘即可。原本光滑的湯包受熱後表皮發皺,狀如縐紗,煞是誘人。“銀髯老人”說,老蘇州吃湯包有講究,最好現做現吃,寧可人等湯包,不可湯包等人,冷了湯包就不好吃了。吃湯包的時候也要注意,因為滷汁很燙,切不可一口吞下。要先咬一個小口,吮吸湯汁,再吃湯包。若是一口吞下,不僅滷汁容易四濺,而且還可能燙傷嘴,那可就得不償失了。

靠被譽為美食家的“銀髯老人”帶路,記者來到了北寺塔後,西北街口的吳盛興。門口的顧客正絡繹不絕地購買新鮮出爐的“縐紗湯包”。進去點上一籠,熱騰騰的湯包表皮微皺,厚度不過薄薄的兩三張紙,狀如縐紗。透過表皮,肉餡泛出微紅,混合著湯汁輕輕晃動,煞是誘人。

吃客們先咬一個小口,小心地吮吸湯汁,再細嚼慢嚥。再來上一碗泡泡餛飩,湯水過過,更是爽口。老蘇州說,吃湯包有講究,最好現做現吃,寧可人等湯包,不可湯包等人。可即便這樣,還是有不少吃客吃完還另外打包帶走,雖然湯汁不保證還是那麼豐富,但剔透可人的樣實在讓人抵不住誘惑。

蘇州小吃集錦

蘇州小吃4:“虞山蕈油麵”

虞山蕈油麵的“澆頭”是正宗的產自虞山的松樹蕈——附生在松樹根部的野生食用菌類。虞山多松林,每到春秋季節,特別在雨後,就會長出許多蕈來。這蕈的顏色一如松樹皮,呈淡棕色;形似開了傘的蘑菇,但顯得更瘦長苗條;質地也略帶一點松樹的“堅韌”,比菜場裡賣的蘑菇更富含纖維素;其味也更勝一籌。

虞山松蕈

這裡自古以來自然環境使然,適者生存,松林的空氣中就含有蕈的胞子,只要溫度、溼度適宜,就會長出蕈來。至今已經能用人工的方法培育出多種食用菌,但未見有人工的松樹蕈。

松樹蕈的加工較為複雜,先要用鹽水浸漬,然後剝去表面一層薄薄的衣膜,清洗掉雜質,用油鍋爆炒調味後,才成“蕈油”。如今在綠色產品的專買店裡也有瓶子封裝的成品賣,但風味與鮮品現炒的畢竟還是不同。

松樹蕈口感比較實,彷彿嫩肉,又似野味,較有“嚼頭”。純正自然的鮮味,甚至還能品味出絲絲松樹特有的芬芳。

其中還有有桂皮、八角、香葉等幾樣。

傳統做功:麵湯要用蹄骨旁、油爆魚頭和多種香料熬成,這樣的湯料與“奧灶面”有幾分相似,觀其色,品嚐其味,感覺兼有“奧灶”和“蘇式”的風格,兼收幷蓄,也許是源於常熟既鄰崑山又近蘇州的地緣關係吧。

蘇州小吃集錦

蘇州小吃5:“奧灶面”

到蘇州崑山遊覽玉峰山,人們總要去“奧灶館”品嚐一碗“奧灶面”。奧灶面以紅油爆魚面和白湯滷鴨面最為著名。紅油爆魚面,麵條細白,湯色醬紅;白湯滷鴨面,白麵白湯,原色原味。

奧灶面深受顧客歡迎,首先在於湯麵有特色。它繼承傳統做法,用青魚的魚鱗、魚鰓、魚肉、魚的粘液煎煮提出,所以味道鮮美異常。其次在於澆頭有考究,爆魚一律用青魚製作,滷鴨則以“崑山大麻鴨”用老湯烹煮,故肥而不膩。再有就是,麵條用精白麵加工成龍鬚麵,下鍋時緊下快撈,使之軟硬適度。奧灶面最注重“五熱一體,小料衝湯”。所謂“五熱”是碗熱、湯熱、油熱、面熱、澆頭熱;“小料衝湯”指不用大鍋拼湯,而是根據來客現用現合,保持原汁原味。奧灶面不僅選料講究,味美鮮醇,另外還有“三燙”的特點:面燙,撈麵時不在溫水中過水,而在沸水中過水;湯燙,配製好的麵湯放在鐵鍋裡,用餘火燜煮,保持其溫度;碗燙,碗洗淨後,放在沸水中取用,不僅保暖,還消毒衛生。因此“奧灶面”即便是在數九寒天,食之也能冒汗。

蘇州小吃集錦

蘇州小吃6:“蝦子鯗魚”

鯗魚即鰳魚,主產於我國沿海,如黃海、東海等,屬近海中上層魚類。我國北方習慣稱之為“膾魚”、“白鱗魚”。魚身一般長約40釐米左右,銀白色、體側扁,以食魚類和無脊椎動物為主。春季至初夏由外海遊至近海產卵後的鯗魚,正如產卵前的鰣魚一樣,其肉質正是最為鮮美之時,兩者堪以媲美。故民間素有“來時鰣、去時鰳”之說。

由鯗魚而蝦子鯗魚,則是蘇州燦爛飲食文化發展的結晶。一百多年以來,蘇州的食品藝人糅合了蘇式烹飪和蘇式蜜餞的製作技藝,最終形成了一道膾炙人口的夏令美食-蝦子鯗魚。

按傳統消費習慣,蝦子鯗魚一般在5月份上市,9月份落市,對不少老蘇州來說,蝦子鯗魚是夏天吃粥的最好享受。蘇州老字號—採芝齋所產之蝦子鯗魚在選料、漂洗、曝曬、配滷、浸製等工藝以及包裝上都有著嚴格的要求。買幾盒採芝齋蝦子鯗魚回去,然後就著稠稠燙燙的稀粥,揀幾塊蝦子鯗魚,慢慢地品、細細地嚼,體會著口中又香又鮮又鹹又甜又脆又酥的開胃滋味,無不感受到那種難以言表的愜意和舒暢。

蘇州小吃集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