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現在農村小學都沒有學生了?

溫暖眼眸


"三味"貧困山村出生,從兒時上小學,到現在當教師,一直沒離開過農村。對農村小學的"興衰史"是十分清楚的。

以前的農村小學是什麼狀況呢?

記得還是70年代"三味"上小學那年月,我們村(那時叫"大隊")完小下轄了10個教學點,基本上1至3個村民組(那時叫"生產隊")就設置了一個教學點。那時小學為5年制,各教學點只有1至4年級,到5年級時就全集中到村(大隊)完小就讀。

"三味"所在村民組(生產隊)100多點村民,設有一個教學點,就一個教室,設在生產隊糧倉樓上(木樓)。共2名老師(應該是民辦或代課老師),有時一人輪一天,有時一人輪半天,沒個固定。有近20名學生,全是本隊裡的孩子。1至4年級,混在一個教室,也就是"複式班"吧。

"三味"想著重提示的一點是:村民不過100來人的小山村,就設置了一個教學點,而且學生數近20人,相當於總人數的1/5

可如今又是個什麼狀況呢?

我們相鄰兩個行政村,已合併為一個村完小,原設置在自然村裡的教學點已無一倖存。就是這所由2個行政村合併而成的"村完小",只有1至3年級,而且學生總數不足10人,僅1位老師(也就是"三味"的堂兄)



為什麼會變成如今這個狀況?學生究竟去了哪裡呢?

憑"三味"瞭解,主要原因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近40年來國家嚴格推行計劃生育基本國策,人口增長數量急劇減少。

"三味"兒時那年代,誰個家庭沒5、6個孩子,多的8、9個。可計劃生育後,適齡生育夫婦家庭基本就是1、2個孩子。

二、改革開放後,隨著社會經濟發展加速,大量農村青壯年勞動力湧向城市,其中很多是攜帶子女入城

現在去農村走走,能看見的基本是老年人(留守老人),越是偏避山村情況越嚴重。甚至很多民房已多年無人居住。以"三味"出生地小山村情況看,70年代有100多村民,可眼下總村民僅80多人了,而且常年在村裡生活的,不足30人,且大多是老人。

三、隨著生活小平和文化素質的不斷提高,村民也越來越重視子女的教育問題,很多村民在縣城購買或租賃了房屋,目的就是為了讓孩子能在縣鎮學校上學

正由於以上等原因,農村學校學生數減少十分嚴重。教育行政部門不得不採取"集中辦學資源,逐步拆並學校"的措施。

以"三味"所在縣情況看,基本一村保留一個教學點,一個鄉鎮一所完全小學。

那些教學點,校舍已基本破舊廢棄,有些校園的地基也已被村民吞併。


三味聊心屋


如今農村也實行了義務教育,很多農村有了完小,這在以前是沒有的。沒有實行義務教育之前,很多地方包括城市的的學校也沒有完小。而村小在實行義務教育以前也不是一到六年級,只有五年級或四年級。

國家很重視農村教育,現在農村的教育制度基本上和城市一樣,而且在農村還有一些優惠政策,讓農村的孩子不僅能上學,上得起學,還有上好學。在村小的基礎上,完小在教學制度和管理上更加科學合理,也更加有助於農村孩子的教育問題,他們不再為孩子們的上學問題而擔憂,讓孩子從小學起就可以順利地渡過小學的整個階段,再不用東奔西走為上個小學也得不停地換地方。孩子有了穩定的學習環境,有了學籍“終身制”,也讓家長更方心。

教育是大事。農村如今得益於國家的好政策,在教育上也格外受到了關注。同樣在九年的義務教育中,農村還可以獲得相應的補貼。據瞭解,在農村小學每年每的可獲得1000元的補貼費,初中也能獲得1250元的補貼費。寄宿家庭有困難的學生可以領取生活津貼。也可以享受營養健康補貼,每人每年800元。這在以前的農村家庭來說,是想也不敢想的事情。對於家境貧困的貧困學生和殘疾學生,凡是沒有良好家庭條件的學生,免收全部學費和雜費。國家助學金標準為每人2000元。如果以後孩子們上了大學。在這階段的教育補貼也各有不同。對於貧困家庭學生,碩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6000元,博士研究生資助標準不低於每生每年10000元。

如今,農村的孩子們一點也不比城裡差。那麼,唯有好好學習,報效國家,讓知識改變命運,讓知識成為前進的動力。


新華融媒新消費


近年來,合併農村小學的風頭越來越盛,已經合併的學校無論從教學樓規模還是硬件設施上,比起市區學校也並不差,可為什麼學生還是願意去市區學校或者私立學校去上?

面對一個班七八十甚至上百個學生的班額,絲毫沒有減退學生家長擠破頭去私立學校和市區尤其是新區實驗學校的熱情,去私立學校可以理解,畢竟動輒一年上萬的學費還是比公立有用的吧?何況私立基本都是封閉寄宿式,省去了接送和早晚輔導的煩惱。這個無可厚非。可是大家都紛紛去市區學校是為什麼?他們的老師不是和我們農村老師一個教育系統嗎?平時開教體局會議時還能遇見這些市區老師跟我們一起開會,他們也不見得比我們學歷或者教學經驗高多少啊!可是你聽聽家長門怎麼說的:“人家市區老師就是教的好,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咱們老家整天都是語數外,一週才一節體育課,還沒有副科老師,一個主課老師教幾個班,這不把我孩子培養成書呆子了?”

的確,農村小學副科確實不能按規定開展,但我們確實沒那麼多老師也是事實,市區老師動輒上百,而我們只有那二三十個老師,還是合併之後,缺老師只能一個老師教倆班,但我們班額少阿,市區老師一週五六節語文課,而我們農村老師一週最少18節語文,雖然副科沒那麼多,但我們學生在不上輔導班不額外補課的情況下照樣考出了好成績不也是一種補償嗎?別的家長抱怨孩子坐在人多班裡聽不見老師講的什麼時,我們這都是位置隨便坐,

別的家長抱怨孩子學不會還得報昂貴的輔導班時,我們這老師隨時都可以開展一對十的免費課堂時時輔導,市區孩子放學埋頭苦做作業時我們的孩子早就完成作業在田野上瘋玩了,該學的時候認真學,該玩的時候就讓他好好玩,不應該就是這樣讓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的童年嗎?

雖然現在一直在提素質教育,一直在批判應試教育,但高考的指揮棒一揮,我們不還是按成績評判一個孩子嗎?家長心心念的不還是孩子的成績嗎?我們農村小學的孩子教出來的成績也沒差阿,為什麼學生還是越來越少呢?


農村小柒


在我們村的小學裡,現在只有十來名小學生。而我們上小學的時候,學校裡有一百多名學生,隨著社會的發展,村子裡的學生越來越少,我發現有以下主要原因:

第一、大部分家長外出打工,選擇將自己的孩子帶在身邊,這就直接導致有很大一部分學生離開了農村小學。

第二,農村小學教育質量過於低下,很多家長為了讓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選擇帶孩子離開農村,去縣城小學接受教育。

以上兩個原因就是農村小學學生減少的原因。


我的老朋友949


農村學校學生少,原因簡單沒幾條。

首先因為城市化,年輕人往城裡跑,

城市化率年年高,農村人口年年少。

其次計劃生育好,只生一個多不要,

計生政策記心中,娃娃年年都減少。

第三農村條件差,教師進城要趁早,

優秀教師每年招,不優秀把關係找。

第四教學質量差,進城讀書最重要,

孩子前途是大事,不管花錢多與少。

農村學校曾輝煌,最近十年往下掉,

學校新建質量好,可惜裡面空落落(lao)。

學生稀疏教師少,教師年事都已高。

半天難見人走動,無人讀書無人鬧。

社會發展永向前,留住記憶無煩惱。


雨一直在下滴滴答答




嘟嘟視頻


現在農村小學都沒有學生了,都到城裡讀書去了。農村生活好了,有的人認為城裡的教育好一些,有經濟能力的,就讓孩子去城裡讀小學。有的人在外面打工,讓孩子跟在自己身邊讀書。我們那裡的小學的學生一年比一年少。農村小學學生減少,這在很多地方都有這種現象。


千雪的世界裡


問題:這個世界農村生活不下去.所以要進城打工.掉落子女也不行.順便帶他進城就學。但是也連累一部份農民子女無書讀.如果有書讀也要一個勞動力的人送到幾+裡.除了送子女讀子女上學校不用務農了。


星火燎原241718926


在教育和醫療兩方面,城市有著巨大資源優勢。現在的人都懂得,接受良好的教育的重要性,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誰都盼望自己的孩子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山村奔向鄉鎮,鄉鎮奔向縣市。現在的農村,十室九空,小孩外出求學,大人外出打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