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七天很長,還趕上了今夏北京最酷熱的幾天。

七天很短,一轉眼就從開始走到了結束。

用一天的時間認識彼此,用三天的時間成為團隊,用六天的時間學習知識,用七天的時間完成共同的目標,"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世界……

8月7日, 由華夏銀行、財新網、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聯合主辦的"來,一起造世界!"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在中國科學技術館閉營了。孩子們最後一次走進教室,一起完成了團隊的作品,在特約導師的協助下展示七天學習的成果。手繪海報、科學短劇、PPT講演、還有機智問不倒的互動問答……20個孩子,五個小組,每一個都在努力表達自己對科學的發現和理解,並告訴我們,這七天給予他們什麼。

或許應該說,他們科學的思維,強大的想象力,空前的創造力,默契的團隊感,還有更多無法預料的潛能……所有這些都是孩子們給予大人們的驚喜和感動。

一個團隊

在此之前,他們是四個人,或許來自北京不同的區,甚至住在同一個區也從來不曾謀面。而從8月1日起,他們組成了一支隊伍,甚至結下更深厚的友情。

本次參與訓練營的孩子中有5名男生,分別在5個小組中。每天課程的任務裡,男生們也擔綱了不一樣的角色。

常浩天性格沉穩,說話也不大聲,但走近他的時候,常常聽到他一邊動手一邊說著學校裡、家裡的小故事。他沒有搶著做隊長,卻總是最有擔當、執著完成任務的那一個。李昊陽身材胖胖,還自帶喜劇因子,是一顆圓溜溜的開心果。解國慶更是主動擔當了隊長,雖然他的"星空"小組四人都不善表達,但七天也已經磨礪出心照不宣的默契。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團隊合作完成小實驗是每天的必修課)

本次訓練營的年齡跨度也堪稱近幾年最大。6歲半的韓一鳴和15歲即將升高中的毛鑫玉恰好在同一小組中。大手拉著小手,小女孩依偎著大女孩,雖然只是7天,卻好像已經分不開,在她們之間,看得到甜甜的信賴。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妹妹和姐姐的悄悄話)

一份禮物

本次暑期科技訓練營由"科學隊長"全程提供教育支持。從物理到天文,從地理到生物,還用生活中常見的電器、橋樑為切入點,深入淺出地剖析工程技術等原理……每天一個知識點,每天一個小實驗,每天一個工具盒子,像是捧著一個奇妙的禮物。孩子們在動手中不僅獲得了樂趣,也用更直觀的方式把知識點變得更為觸手可及。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動手,讓知識觸手可及)

8月3日,零卡文化創始人、CEO於曉芹老師為孩子們送來了一份特別的太空禮物。在《星球奇境》中,帶領孩子們瞭解人類探索太空的歷史:從遠古時期只能靠肉眼仰望星空,到伽利略創制天文望遠鏡使我們看得更遠,到我們發射出一系列的太空探測去飛往其它的星球,再到建立國際空間站、宇航員能長期待在太空……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孩子們體驗宇航服,漫步太空)

人類是天生的探險家,在探索和學習的道路上勇往直前。如今,人類也在積極尋找更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發現火星上的生命並改造火星,在月球建立永久基地,探索木星衛星歐羅巴等等……孩子們還試穿了太空服,近距離體驗太空的神奇幻境。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於曉芹老師帶來了星球奇境的奧秘)

"我們希望藉此機會,為這些孩子們打開一扇窗,使他們看見世界的不一樣。參與這場星球探索和太空科學發現之旅,這一經歷可能會伴隨他們一生。"

一位大咖

8月5日,中國科學技術館的客流特別大,難道是有什麼大動作?

巧了,這天是專屬於暑期科技訓練營的大日——有一位大咖蒞臨。

"他在網絡上擁有幾十萬的粉絲,從'閒談物理'博客到微博再到專欄文章,他用講故事的方式講科學道理,用生動有趣的口吻談論冷僻的學術名詞,他讓公眾看到了物理學家感性、多情的一面。"

他是李淼,也是孩子們的"三水叔叔",物理學家、網紅科學家、科普作家、詩人,中山大學天文與空間科學研究院院長,曾被評為中國科協2015年度十大科學傳播人。他先後出版的《給孩子講量子力學》、《給孩子講宇宙學》和《給孩子講相對論》高居科普童書榜單前列,深受讀者喜愛。

這是當天下午的小驚喜。三水叔叔笑盈盈地走進課堂,給孩子以及家長們講述了做青少年科普的心得和初衷,同時也接受了孩子們各種熱烈提問,並給每一個孩子送上了一本頗具紀念意義的簽名版《給孩子講量子力學》。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三水叔叔正在給孩子們簽名)

"給孩子講科學課更要具體、形象,尤其要注重停頓,給孩子們更多時間反饋。"而對於環衛子女暑期訓練營,他說,"能夠有機會突破壁壘,得到學習的機會,是一件太好的事情",同時,也希望更多人能夠關注到這些孩子,關注到少兒科普教育這件事。

一場"嘉年華"

用15分鐘時間展示自己的團隊,用手繪、實驗、情景劇、手工製作、演說等形式展示訓練營中的收穫。這不是畢業典禮,更像是一場由孩子們擔綱的科學嘉年華。現場所有的觀眾,以科學性、創新性、想象力、動手力、團隊性等5個維度為標準,給五組孩子進行投票。最終產生了小科學家獎、最強大腦獎、心靈手巧獎、最佳團隊獎,以及科學之星獎5個獎項。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結營儀式上,特別邀請到全國十佳音樂主持人、西安音樂廣播節目監製&主持人高傑和資深學員肖童組成主持搭檔)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這個小組憑藉情景劇+現場實驗,獲得了"科學之星"大獎)

"幾天的課程,我都一直在記筆記。孩子們因為父母工作的關係聚在一起,並且很快融合在一起,能有機會更好地感知世界,學到更多知識,也認識了很多新的小夥伴,懂得了團隊的意義。不同年齡的孩子相信都會有各自的收穫。真的非常感激。"學員家長代表說道。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專業科學教育機構科學隊長為這次暑期科技訓練營提供專業內容支持)

無論是稚嫩的語言還是童真的表演,亦或是大孩子的沉穩,小朋友的可愛,都讓大家歡笑動容。

作為特約導師,與孩子們一同參與最終彙報的東家APP聯合創始人魏雷也在短短的時間被孩子們打動。"他們有自己的表達方式,也知道如何去發揮自己的才能。這七天,他們在集體裡探知宇宙、瞭解科技,在未知的世界裡找到了更加確定的自己。這是一次成長的過程,有星辰大海,也有無數閃亮的時刻,相信他們會一直印刻在心裡。記住這段時間,記住這些收穫。"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現場評委掃碼為孩子們投票)

"看到他們完成作品時的堅持與韌性,創造和分工的能力,已經能夠感受到這七天拓寬了他們的視野,豐富了知識,同時也不斷知道自己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北京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翟串聯從初選開始一路見證著此次活動,"訓練營是短暫的,但它對孩子們的成長定會產生長期的作用。"

一種寄望

"五年了,我一直在見證孩子們的成長。環衛子女成長計劃對這些孩子們影響很大。" 北京市市容環境衛生協會副秘書長關拯玉感慨道。

2014年,華夏銀行聯合北京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共同成立了"助力環衛職工子女成長基金"。五年來,"環衛子女成長計劃"聚焦"環衛子女成長"和"搭建能力提升平臺"兩大主題,倡導並致力於充分利用社會公共資源,開展系列公益活動。北京市有600餘個環衛職工家庭參加了各種活動。該計劃曾帶領孩子們參觀國家大劇院、中國美術館、故宮博物院、北京電視臺,開拓了孩子們的眼界,還通過在中國美術館等場地舉辦暑期藝術訓練營等形式,讓孩子們登上了國家大劇院的舞臺,讓他們的創意藝術垃圾桶在故宮進行了展示。去年,孩子們在中央美術學院進行了7天攝影培訓,他們擁有了人生第一臺相機,用童真的好奇心和觀察力,記錄生活中的美好和日常,還在鳥巢的金色大廳舉辦了攝影作品展。

"來,一起造世界"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迎合當今教育界流行的STEM理念倡導,讓孩子們更科學地認知和理解世界,旨在將科普覆蓋到更多資源不及的孩子。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又一年,暑期訓練營閉幕了)

"在這裡感受到孩子們平凡、質樸又可愛的一面。相信這樣的活動,不僅僅是教授知識,而是要在短短的時間裡提升他們的興趣,為他們打開一扇窗,照進一束光,看到不一樣的世界,孕育更多可能性。"作為活動主辦方之一的財新傳媒副社長、副總裁傅繼紅道出了初衷。

"華夏銀行連續5年支持這個公益項目,一來是要挖掘環衛子女的潛能,讓他們有機會飛得更高。同時,也像孩子們展示的一樣,這需要多方聯合、共同努力,才能持續下去,並且做出成效。"

華夏銀行辦公室副主任朱國曉表示,"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是對孩子的承諾,也是企業對社會的承諾。

2018環衛子女成長計劃暑期科技訓練營順利閉營

是我們,想要為他們打開一扇窗,看到世界的不一樣。

是他們,為我們打開了一扇窗,看到他們心裡不一樣的世界,創造了無數未知的可能。

"明年見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